來源:航空製造網
時間:2015-08-11 00:00:00
盡管航空產品研製模式已經開始進入數字化時代,但由於相關基礎環境和平台條件還不能準確、及時、有效支持產品研製、數據協同、運行監控、全生命周期管理等關鍵過程,導致產品研製過程中,存在數據傳遞及時性差、數控設備運行效率低下、產品質量跟蹤控製難等一係列製約產品及時交付的問題,數字化係統集成、網絡化連通、智能化製造將成為提升航空產品研製和生產核心能力的基本手段。發展航空智能製造技術,應從支撐技術入手,實現從智能製造單元、智能製造係統到智能工廠的演進,最終打造智能航空產品。
首先,針對航空產品研製和發展需求,建立關鍵智能工藝裝備研製和應用能力、形成典型產品智能化生產線、開發一批支持產品穩定加工的智能化係統或裝置,形成全數字化驅動、網絡化協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研製與批生產模式。
其次,針對典型零部件製造過程,研究狀態監控與信息采集、基於工況的決策處理、製造過程建模仿真等智能製造關鍵技術,建立航空產品智能化設計與執行的支持工具,滿足機械加工、鈑金成形、複合材料構件製造、零部件裝配等需求,為航空產品製造提供高精度、高效率、智能化的工藝手段;建立包括智能化測控一體加工、複材自動鋪放、鈑金數字化成形、數字化光整加工、智能物流傳輸、數字化柔性裝配線等智能化裝備及係統,形成航空產品數字化智能化支持產品;研製以數字化、智能化控製為特征的關鍵工藝設備及係統,通過設備聯網、物流集成、數據協調、生產線運行控製等技術方法集成應用,建立關鍵零件的集成化生產線,采用智能化的管理、調整與控製技術方法,實現生產線物流、信息流的協調運行,滿足航空關鍵零件加工精度穩定性、表麵質量一致性控製的迫切需求。
第三,應從現在起圍繞支撐技術、單元技術、係統技術等層麵逐步開展智能製造的推進和實施工作。
智能支撐技術重點要突破的技術包括:適用於航空製造工況及其產品的智能傳感技術,基於大數據的各種工況感知信息的采集、融合和分析處理技術,分布式實時網絡的構建及賽博物理融合係統(CPS)技術,製造過程的虛擬建模、半物理和物理仿真技術等。
智能製造單元技術重點要突破的內容包括:專用嵌入式控製單元、減速機等智能核心器件,實時狀態監控、健康檢測、故障診斷等實時運行監控方法,視覺監控的機器人焊接、智能化鑽鉚、測控一體的五坐標加工、基於力感知的打磨、柔性化工裝定位等智能化執行單元,知識建模、智能決策支持係統等。
智能製造係統重點要突破的技術包括:製造係統的分布式網絡化管控、多機器人的協同控製、工藝與裝備的信息交互與過程優化、係統狀態監控與智能化加工決策、製造過程數值仿真與工藝優化等。
智能工廠要解決的關鍵技術包括:工藝布局規劃與虛擬工廠、智能倉儲與物流、智能化生產調度、生產過程實時監控、質量狀態跟蹤與智能化檢測等。
智能製造是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的產物,當前,我國政府正在推進《中國製造2025》這一戰略規劃和行動計劃,我們應該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在中航工業已有的數字化網絡化設計/製造基礎上,打造航空智能製造,提升我國航空製造業的整體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