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機床網
時間:2015-08-18 00:00:00
遼寧出口要發力了。
近期,遼寧全省出口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召開。遼寧省省長陳求發指出,要認真實施好全省出口五年倍增行動計劃,加快補齊出口短板,讓“三駕馬車”協同拉動經濟增長。
他指出,遼寧省外貿依存度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今年以來出口下行壓力加大,形勢不容樂觀。為此,既要看到麵臨的困難與挑戰,也要看到有利條件和機遇。
一方麵,遼寧省具備擴大出口的區位優勢、產業優勢和市場優勢。另一方麵,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和一係列政策措施,為遼寧省推進國際產能合作和遼寧裝備“走出去”提供了重大機遇。
遼寧2014年出口額為587.6億美元,同比下降了9%,這與2012、2013年分別增長13.5%、11.4%的情況差別比較大。
對此,大連海事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劉斌認為,遼寧必須打造以出口為導向的,高技術含量、高資金含量、以國際市場為主的經濟模式,這樣出口倍增才有可能實現。
五年出口倍增
遼寧提出出口5年倍增計劃,這意味著5年內年均出口額增速要達到15%,相比全國1-6月出口增速0.9%,顯得相當高。
遼寧這樣做也是不得已。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今年上半年遼寧經濟增速為全國最低,隻有2.6%,其工業、投資、出口都是負數。其中1-5月遼寧出口額為205.5億美元,同比下降17.6%。
對此,劉斌認為,遼寧出口產業主要集中在油品、海產品、造船、機電、化工產品,出口降幅過大的原因是生產成本過高,尤其是國有企業生產成本過高,再加上匯率上升導致出口企業成本居高不下。
“更重要的一點是,遼寧的機電產品出口缺少尖端產品,改革創新力度不夠,技術含量還不高。”劉斌說。
根據了解,遼寧這次提出出口戰略,是要搶占“一帶一路”機遇。
目前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貿易額在快速增長。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與沿線國家雙邊貿易總額4853.7億美元,占同期進出口總額的25.8%。其中,中國沿線國家出口2957.7億美元,增長1.9%,占出口總額的27.6%。同期,中國企業共對“一帶一路”沿線48個國家進行了直接投資,投資額70.5億美元,增長22%。
遼寧省省長陳求發指出,遼寧全省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深入查找製約出口增長的內因和症結,主動適應對外開放的新形勢、新任務,省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著重抓好出口企業、出口代理、出口平台、出口基地、出口品牌、出口政策、出口環境等七項重點工作。
為此,要主動對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大力推進國際產能合作和遼寧裝備 “走出去”,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分工合作,以新一輪更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遼寧老工業基地結構調整和產業優化升級。
加快產業升級
不過,目前遼寧出口的產品仍偏重工業,能帶動多少產品出口,仍需要觀望。
2014年,遼寧全年進出口總額1139.6億美元,比上年下降0.5%。其中,出口總額587.6億美元,下降9.0%;進口總額552.0億美元,增長10.5%。
分商品類型看,在出口總額中,機電產品出口219.9億美元,鋼材出口76.5億美元,農產品(17.40, -0.17, -0.97%)出口53.4億美元,高新技術產品出口51.2億美元,船舶出口18.0億美元。
這與重慶,山西、河南等地主要依靠富士康、惠普[微博]等企業的手機、筆記本等產品實現出口快速增長情況還不一樣。
https://d1.sina.com.cn/pfpghc2/201508/15/4dd1ee8657bc4fd3a3cce2c6878ee37b.jpg
遼寧是否可以單靠重工業來實現出口,特別是靠鋼鐵、石油化工、中低端裝備製造產品為主的出口,實現競爭力提升呢?
中國商務部研究院中貿研究部學者金鬆柏認為,目前並沒有全球新製造業大規模的向外轉移的趨勢,包括日本、韓國、美國、歐盟在國內都在積極發展製造業,因此,遼寧應該靠自身研發新的產業,推動新的產業發展。
“現在遼寧出口的傳播、機床、機器人(83.300, -1.41, -1.66%)等仍屬於中低端產品,這在國際市場沒有什麽競爭優勢。這方麵應該加快努力。”他說。
遼寧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原所長馮貴盛認為,遼寧推進產業升級,促進出口增長有其優勢,遼寧裝備製造基礎雄厚,有六個港口城市都全麵對外開放,發展勢頭很好,另外交通條件也比較好,利用港口條件和陸上運輸條件,遼寧比其他省份具有優勢。
“當前遼寧正在進行市場體製改革,需要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條件,促進創業創新,和國際市場需求相對接。”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