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進入华体汇体育登陆[請登錄][免費注冊(ce) ] 我的辦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 資訊

半導體業“新常態”下 中國集成電路將有跨越?

來源:中國工業電器網 時間:2015-07-28 00:00:00

    2014年,全球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已經達到3300億美元,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整體規模約為2700億元。與此同時,中國集成電路市場規模已經達到約1萬億元,產業自給率仍不足30%。鑒於這種情況,2014年4月,《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正式發布,隨後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正式落地。根據規劃,產業投資基金在未來10年將拉動5萬億元資金投入集成電路產業領域。我國的集成電路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集成電路產業作為未來五到十年國家重點扶持謀求突破的產業,將在其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那麽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前景如何?中國的集成電路產業現狀又是怎樣?“新常態”下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該如何發展?這些都將是我們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1、世界半導體產業發展呈現“新常態”,結構調整與產業整合進一步深入

  隨著矽基半導體技術日趨成熟並不斷逼近物理極限,多年來遵循“摩爾定律”快速發展的半導體產業,其發展步伐正在放緩。與此同時,在應用市場,多年來推動全球半導體市場增長的PC及消費類電子產品需求,正在逐步讓位於移動智能終端。隨著全球半導體產業同時邁入“後摩爾時代”與“後PC時代”這一“兩後時代”,全球半導體產業開始呈現出顯著的“新常態”特征。

  一是產業規模由快速增長並伴隨大幅波動,轉為低速平穩增長。1991至2000年全球半導體產業年均增速高達15%。2001至2010年全球半導體產業經曆了大起大落和劇烈調整,這期間產業年均增速僅為3.9%。2011至2014年4年間,年均增速隻有2.8%。2015年全球半導體產業增速預計為3.4%。預計2016年至2020年,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年均增速將徘徊在3%左右。全球半導體產業已經步入低速平穩發展期。

  二是產業結構調整加速,IC設計業與晶圓代工業異軍突起。全球半導體產業在整體增長趨緩的同時,其產業結構調整速度卻在加快,IC設計業與晶圓代工業呈現異軍突起之勢。自2001年以來,全球IC設計業保持了年均近20%的增長速度。

  IC設計業的快速發展帶動了晶圓代工業的同步發展,以台積電為例,其銷售收入由2001年的39.8億美元迅速擴大到2014年的250.88億美元,10餘年間保持了年均15.2%的高速增長。

  三是產業整合進程加快,寡頭壟斷特征日益顯著。隨著全球半導體產業步入成熟期,半導體企業間的整合重組正日益頻繁。2006年,飛利浦半導體部門正式獨立成為NXP公司,奇夢達自英飛淩分拆成為獨立公司;2013年,美光收購爾必達成為全球第二大存儲器廠商。這樣重組整合的例子在過去的十多年中不斷上演,促使全球半導體產業正由自由競爭逐步走向寡頭壟斷。

  2、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步入“加速期”,成果顯著背後本土化任重道遠

  與全球半導體產業大起大落,步履趨緩不同,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近10餘年來的發展可以用“進展神速”加以形容,產業規模擴張和產業結構調整都取得了顯著成績。

  一是產業規模迅速擴大,未來規劃還將加速發展。2000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僅為186.2億元,僅占全球半導體產業的1%;2015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規模預計將會達到3500億元,全球占比將達到16.3%。根據規劃,到2020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將突破9000億元,占全球半導體產業三分之一。

  二是三業格局不斷優化,但芯片製造業發展還有待提速。就三業發展速度來看,2000年以後,IC設計業發展速度保持領先,年均增長達到40%左右;封裝測試業增長較為平穩;而芯片製造業投資寥寥無幾,與國際整體水平相比差距較大。從三業格局的變化來看,2001年時,封裝測試業占據國內集成電路產業近80%的份額,而預計到2015年,IC設計、芯片製造及封裝測試三業的比例將調整為35%、27%、38%。國內集成電路產業三業並舉,同步發展的格局已初步確立。

  三是本土企業實力不斷增長,但仍需進一步做大做強。2014年,海思半導體、中芯國際、新潮科技等本土龍頭企業已經分別進入IC設計、芯片製造以及封裝測試的國際第一梯隊。但是2014年國內10大集成電路企業中,外資企業仍占據了一半席位。本土集成電路企業無論是在規模上、還是在技術水平上,都仍與國際領先企業存在較大差距。

  3、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實現跨越發展,更待發展模式、發展策略及扶持舉措不斷創新
  國內集成電路產業應結合新時期國際產業特點與自身發展現狀,規劃新思路、實施新舉措,在發展模式、創新策略、以及扶持舉措等方麵,實現如下三大轉變。

  一是發展模式由“引進來”向“走出去”轉變。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采取了“合作引進”的發展模式。目前國內已經形成了相對完備的產業體係,培育了若幹骨幹企業、匯聚了一批國際化人才。隨著國家明確提出“建立自主可控集成電路產業體係”的發展戰略,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模式也應隨之由“引進來”轉變為“走出去”,即背靠龐大內需市場,依托本土骨幹企業,抓住行業整合契機,變被動引進為主動吸納,從而掌握發展主動權,提高產業話語權。

  二是創新策略由“直道追趕”向“彎道超越”轉變。目前全球半導體技術發展正處於“彎道變革”的重要時點。一方麵,隨著基於矽的製程工藝日漸逼近所謂“紅牆”(物理極限),第二、三代半導體技術正蓬勃興起,另一方麵,“More Than Moore”(超越摩爾)正不斷深入,應用市場驅動的技術革新蓬勃發展。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若要在技術發展上實現趕超跨越,隻有抓住當前半導體領域正在經曆“顛覆性創新”的機遇,把握趨勢、前瞻布局、另辟蹊徑、創新引領,搶占微電子技術發展新的製高點。

  三是扶持舉措由“政策推動”向“市場牽引”轉變。國內集成電路產業下一步發展,應充分發揮市場牽引的決定性作用,一方麵,應進一步加強政府對於市場的規範與引導作用在涉及國防軍工、信息安全,以及金融、電信、能源、交通等國民經濟基礎設施領域,製定明確的“Buy Chinese Chip”導向性意見;另一方麵,對於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市場領域,加快政府性示範工程建設,同時在示範工程中配套應用國產芯片並加以大力推廣,為“中國芯”圓“中國夢”創造有利條件。

||客服中心|||| |

地址:北京市東(dong) 城區建國門內(nei) 大街18號(恒基中心)辦公樓2座8層 郵編:100005

電話總機:010-58280809 傳(chuan) 真:010-58280810,010-58280820 會(hui) 員服務郵箱:member@anexpatinsingapore.com
會(hui) 員服務熱線: 010-58280888,010-58280836(工作日上午8:00-12:00 下午13:30-17:00)

Copyright © CCCME 华体汇体育登陆 版權所有 |

本網站將在文章轉載後一個(ge) 月內(nei) 支付原創作者稿酬。請未及時領取稿酬的作者及時聯係信息部,如超過6個(ge) 月未領取者,將被視為(wei) 自動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