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進入华体汇体育登陆[請登錄][免費注冊(ce) ] 我的辦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 資訊

自主企業撐起了中國新能源汽車電機市場

來源:中國電動車 時間:2015-08-24 00:00:00

    隨著新能源汽車利好政策頻出,近幾年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的概念股被炒得“沸沸揚揚”。今年1~7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量9.89萬輛,其中新能源客車占比不少,真正的新能源乘用車的比例並不大。但自主企業不管市場有多大,先搭上政策春風再說。
  當前,新能源汽車電機市場翻番增長,各企業無論產品好壞都有一定的市場空間。尤其微型車對電機品質要求並不太高,很多國內企業都能滿足市場要求。樂觀地看,目前自主企業撐起了我國新能源汽車電機市場。
  但有人斷言,未來2~3年,我國絕大多數新能源汽車電機企業會死在乘用車上。為什麽呢?除精進、上海電驅動等幾家領軍企業之外,大部分企業都是從傳統電機及相關行業轉型過來的,他們對新能源汽車電機理解可能並不是很深刻。當然他們現在的產品還是可以應用在新能源汽車上的,但隻要新能源乘用車批量上市,這些電機產品肯定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此外,有些企業喜歡打“價格戰”,搞惡性競爭,又不舍得投入研發,往往是市場來了,先搶市場,但技術研發和產品質量得不到足夠重視。
  據筆者了解,麥格納曾想把電機生產線出售給國內某電機企業,近期博世也對外放出消息要剝離掉電機業務。可見,這些外資企業還沒有把中國新能源汽車電機市場當成“口中肉”。待到新能源汽車電機市場體量足夠大的時候,電裝、博世、西門子、東芝肯定會強勢進入。據業內人士透露,博世每年的電機新品在技術上都有進步,但國內企業的電機技術更新卻很慢。
  根據推斷,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預計能達到100萬輛。有專家稱,如果政策持續給力的話,200萬輛也是可能的。由於新能源客車的市場增速是相對穩定的,未來新能源汽車的增量肯定是在新能源乘用車上,但新能源乘用車對電機品質要求非常高,有一大批自主電機企業會被淘汰。屆時,我國新能源汽車電機市場的“廝殺”才真正拉開序幕。隻要電裝、博世、聯合電子等這些企業想在中國新能源汽車電機上爭奪市場,肯定會拿到很多訂單。而國內可能隻有精進、上海電驅動等少數幾家重視技術和產品品質的企業,才有資本跟這些外資大佬PK。

||客服中心|||| |

地址:北京市東(dong) 城區建國門內(nei) 大街18號(恒基中心)辦公樓2座8層 郵編:100005

電話總機:010-58280809 傳(chuan) 真:010-58280810,010-58280820 會(hui) 員服務郵箱:member@anexpatinsingapore.com
會(hui) 員服務熱線: 010-58280888,010-58280836(工作日上午8:00-12:00 下午13:30-17:00)

Copyright © CCCME 华体汇体育登陆 版權所有 |

本網站將在文章轉載後一個(ge) 月內(nei) 支付原創作者稿酬。請未及時領取稿酬的作者及時聯係信息部,如超過6個(ge) 月未領取者,將被視為(wei) 自動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