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和訊網
時間:2015-08-12 00:00:00
2015年工程機械行業低位運行,但是,在行業低位運行階段,我們看到了許多利好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的利好信號。二這些利好信號的釋放,為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開拓了更加廣闊的道路,為行業內人士重振信心。
一帶一路對接項目出台 基建投資超萬億
隨著“一帶一路”規劃的正式出台,幾乎所有“一帶一路”沿線省份都行動起來。《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記者了解到,目前,多個省份均在組織編製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實施方案、工作要點和項目清單,其中有些省市已經出台項目清單。對於地方政府而言,如何借“一帶一路”的契機謀劃項目、投資與對外合作,已經成為地方政府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徐逢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一帶一路”首要問題是做好基礎設施建設,形成交通運輸網絡,其次“一帶一路”規劃必須與周邊國家簽訂商貿協議,一方麵利於進出口商品,另一方麵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和升級。各個省份的布局也應該圍繞著這幾個方麵。
多地編製“一帶一路”清單
3月28日,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將新疆定位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福建則被定位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
方案的出台成為各地謀篇布局的“助推器”,福建省發改委一位官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目前福建省正在組織發改委、商務廳等部門製訂“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的實施意見,具體方案還在推敲製定。
而作為“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支點城市的廈門則已開始行動。此前廈門市已出台了關於貫徹落實“一帶一路”行動方案的33個重點項目。規劃出來後,廈門在此基礎上滾動生成了一批合作項目,確定推進39個重點項目,以點帶麵,全麵對接福建自貿試驗區發展。
同樣,作為“一帶一路”規劃的另一核心地帶,新疆也正在緊鑼密鼓地部署規劃。烏魯木齊發改委官員表示,烏魯木齊加快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五大中心”建設,開展編製“五大中心”專項規劃,集中實施一批重大項目,主動爭取國家和自治區支持,加快亞歐經濟合作試驗區、綜合保稅區申報工作,抓好烏魯木齊空港、陸路港、出口加工區建設。
“一帶一路”規劃提到,在內陸節點城市建設方麵,支持西安等內陸城市建設航空港、國際陸港,加強內陸口岸與沿海、沿邊口岸通關合作,開展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
西安國際港務區新聞發言人李釗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他們正圍繞著規劃的願景在編製行動方案,涉及西安國際港務區陸港的主體功能、布局,重點項目等,這些內容在規劃中都會有所體現。
地方基建投資仍是重點
在各省份緊鑼密鼓地編製“一帶一路”建設實施方案和項目清單時,有些省份已經推出了項目計劃。
目前,四川省出台了“一帶一路”規劃——“251”三年行動,即在“一帶一路”沿線中,篩選20個對四川省具有較大產業和貿易優勢的國家;優選50個雙向投資重大項目,實施重點跟蹤、強力促進;在四川近1萬家外經貿企業中,精選100家與“一帶一路”沿線有較好貿易投資基礎的重點企業,實施重點引導、形成示範。
有報道稱,四川還成立了加快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協調小組,其核心任務就是鎖定重點國家、優先重點項目、圍繞重點企業,形成示範帶動,力爭3年內貿易規模從200億美元擴至250億美元,雙向投資從13億美元擴至18億美元。
另外,青島市製定實施了《青島市加快“走出去”實施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行動計劃》,布局推進近80個投資貿易重點項目。
在各地方的實施規劃中,基礎設施建設依然是重點。今年地方兩會,各地方公布的“一帶一路”擬建、在建基礎設施規模已達到1.04萬億元,其中,鐵路投資近5000億元,公路投資1235億元,機場建設投資1167億元,港口水利投資超過1700億元。
中國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財苑)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戰略的前提,按照一般基礎設施的建設周期為2至4年計算,2015年國內“一帶一路”投資金額或在3000億元至4000億元左右。考慮到基建乘數和GDP平減指數的影響,預計將拉動GDP增速0.2至0.3個百分點。
除了基礎設施項目,中國企業對外合作也是重點。陝西地方官員介紹,目前陝西已多次派出政府代表團出訪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國家,與中亞國家在基礎設施、農業、能源等領域達成的合作項目已經超過百個。
2022年冬季奧運會將為工程機械行業帶來商機
2022年冬季奧運會將在北京和河北張家口舉辦。據悉,我國政府預計將為冬奧會投入39億美元,這筆高額資金帶動的基建項目也將給國內工程機械企業帶來一定的利好因素。
北京或可延續或改造2008年夏季奧運會時留下的基礎設施和運動場館,但張家口的城市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仍有龐大缺口,奧運場館及基礎設施的建設將大幅帶動張家口基建投資。同時,為聯通北京與張家口兩座城市,我國將修建170公裏、設計時速350公裏的高鐵線路。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這段高鐵還是北京到包頭高鐵的一部分,是“十二五”規劃裏的一條線。這條城際鐵路將成為長城腳下的新景觀。
借京津冀一體化東風 工程機械行業再迎新機遇
隨著京津冀一體化規劃的推進,北京、天津、河北多地紛紛批複大批交通建設項目,加快京津冀1小時交通圈的建設。
近日,通州成為北京副中心的消息出台,隨之,通州、河北、天津都將獲得巨額軌道交通投資。伴隨著各地巨額軌道交通投資的落地,大批量的工程建設項目將紛紛開工。伴隨著京津冀一體化建設項目的開工,工程機械市場需求將大幅度擴大,這將為處於低迷期的工程機械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國家發改委:京津冀軌道交通將達1500公裏
近日,國家發改委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近期對京津冀地區的規劃交通建設的規劃。
發改委基礎司巡視員李國勇介紹,京津冀區域軌道交通比較發達。從幹線鐵路來講,已經有京廣、京滬高速鐵路,目前正在建設由北京到沈陽、呼和浩特到張家口、北京到張家口的鐵路。為配合首都新機場建設,北京到霸州鐵路今年開工建設。城際鐵路方麵,2004年國務院就批準過京津冀地區的城際軌道交通發展規劃,裏麵規劃了好幾條線,京津城際鐵路已經建成,其他項目正在陸續組織實施。
目前根據新的京津冀協同發展要求,正在重新編製規劃,今年還要開工北京到唐山的城際鐵路,但是標準會高一些,時速達到350公裏。三個城市的軌道交通規劃在不斷完善,北京市正在調整增加。預計到2020年,這三個城市的軌道交通能夠達到1500公裏左右,應該處在世界發展的領先水平上。
京津冀交通網藍圖已出 河北今年投資1020億
近日,河北省交通運輸廳召開通氣會,會上,一張覆蓋京津冀地區的交通大網被“拋”了出來。
河北省交通運輸廳廳長高金浩在會上表示,河北將重點打造四個網(群):建設鐵路網,以建成”軌道上的京津冀“為目標,加快建設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積極推動城市軌道交通發展,逐步形成快速鐵路客運網、區域貨運鐵路網和城市軌道交通網。
建設公路網,以優化網絡結構、增強服務功能為目標,逐步形成區域內部互聯互通、區域對外順暢通達的路網體係。
建設港口群,以培育全國知名大港為目標,與天津共同建設北方國際(000065,股吧)(000065,谘詢)航運核心區,打造沿海地區率先發展的強大引擎和京津冀區域出海口。
建設機場群,充分發揮石家莊正定機場低成本航空和貨物優勢,將其打造成為區域樞紐機場;努力構建現代化民用運輸機場群。
四大網群建設之後,河北內部以及其與京津之間的交通網絡將形成四縱四橫一環的格局。
具體而言:“四縱”由東向西依次是沿海通道、京滬通道、京九通道和京承-京廣通道。為了打造“四縱”通道,一係列新的鐵路和公路線正在建設和規劃之中,其中鐵路建設尤其是其中重頭。
沿海通道方麵,除已經建成運營的津秦、津山、黃萬複線外,目前在建的有黃大線,規劃中的有唐曹線等。京滬通道方麵,目前在建的有京津城際延伸線,規劃中的則是京津城際二線。京九通道方麵,京九客專正在規劃之中。京承-京廣通道方麵,京沈客專已經在建,京石客專在規劃之中。
高金浩介紹,“四橫”由北向南是秦承張通道、京秦-京張通道、津保通道、石滄通道。秦承張通道上,目前張唐鐵路正在建設。京秦-京張通道上,在建的有京張、呼張線,京唐線則在規劃之中。津保通道上,目前津保客專正在建設當中。石滄通道上,目前石濟客專在建中。
“一環”指的是首都地區環線高速公路。
除此之外,河北方麵將著力建設“四大通道”,實現與京津路網接軌。今年河北將建成通車高速公路5條段、350公裏。年底河北高速通車裏程將突破6000公裏,達到6238公裏。
河北省規劃的“四大通道”包括:環京大通道,即首都地區環線通道,河北段預計明年建成;城際大通道,重點建設京石、津石城際鐵路和津石高速等,形成北京、天津、石家莊等城市之間的快速高效通行;落後地區大通道,重點建設太行山高速公路,同步實施區域縣鄉主通道建設;對外交通大通道,即京津冀區域外聯大通道,包括京哈、京滬、京昆、京新等高速公路。
四大通道建成之後,到2020年,河北將實現快速鐵路“市市通”,高速公路“縣縣通”,形成京津石等城市的中心城區與其新城、衛星城市之間的“半小時通勤圈”,形成京津保唐“1小時交通圈”,相鄰城市間基本實現“1.5小時交通圈”。
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董焰表示,他參加過多個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的會議,三地政府在交通投資上麵可謂不惜血本,僅僅河北方麵,按照四縱四橫一環和四大通道的規劃,近五年下來的投資恐怕不會小於5000個億。
河北省交通運輸廳廳長高金浩在上述通氣會上也表示,河北今年交通固定資產投資計劃完成1020億元,比去年增長12%,年底前將建成通車高速公路5條段、350公裏,包括張承高速崇禮至張承界段、張承高速張承界至鳳山段、京昆高速石太北線石家莊段、京港澳高速邯鄲繞城東南環和衡德高速故城支線。年底,河北高速公路通車總裏程將突破6000公裏,達到6238公裏。
除高速公路外,今年河北的重大交通工程項目尚有:在港口方麵,將重點推進沿海碼頭建設,加快建設完善港口集疏運體係。鐵路方麵,建成通車津保、張唐鐵路。機場方麵,與北京協同推進北京新機場建設,計劃今年完成投資90億元,今年還將通航運營北戴河機場,爭取建成承德機場。
河北建“四大通道”對接京津 三地將形成1小時軌道交通圈
為推進京津冀交通一體化,河北省將著力建設環京大通道、城際大通道、落後地區大通道、對外交通大通道“四大通道”對接京津。這是從6月30日召開的河北省推進京津冀交通一體化新聞通氣會上了解到的。
環京大通道,即北京大外環(首都地區環線通道),全長約940公裏,其中河北段長850公裏,預計明年全線建成,北京段也正在加緊建設。城際大通道,重點建設京石、津石城際鐵路和津石高速等,形成京津石三個城市之間的快捷高效大通道。落後地區大通道,重點建設太行山高速公路,同步實施區域縣鄉主通道建設,以充分發揮通道的開發、開放、帶動作用。對外交通大通道,即京津冀區域外聯大通道,主要包括京哈、京滬、京昆、京新高速等。目前,河北省正在加緊建設京哈二通道(京秦高速)河北段、京滬高速滄州段、京昆高速石家莊段(石太二通道)、京新高速張家口段,預計2018年底前將陸續建成。
在建設“四大通道”的同時,河北省把鐵路網、公路網、港口群、機場群作為重點打造的“四個網(群)”,突出構建“大樞紐”,統籌鐵路、公路、航空、海運、城市公交等多種運輸方式的接駁換乘,形成“陸海空”立體式、多中心網格狀的綜合交通運輸體係。
按照河北省推進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的發展目標,到2017年,河北將率先在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麵取得突破,環京津貧困地區交通狀況根本改觀,初步建成京津冀一體化綜合交通運輸體係。到2020年,河北將建成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聯互通綜合交通網絡,與京津在公路、鐵路、港口、機場等方麵實現全麵對接,實現快速鐵路“市市通”,高速公路“縣縣通”,三級公路“鄉鄉通”,硬化路麵“村村通”(規模自然村),形成京津石中心城區與新城、衛星城市之間的“半小時通勤圈”,京津保唐“1小時交通圈”,相鄰城市間基本實現“1.5小時交通圈”。
天津年底建成7條高速 八橫六縱高速網服務京津冀
日前,記者從天津市交通運輸委獲悉,預計到今年年底,天津將建成通車7條高速公路,初步構建起以“雙城”為核心,服務京津冀,連通周邊各大中城市,通達市域新城,覆蓋中心鎮、旅遊景區、重要功能開發區的高速公路網絡體係。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天津市開工建設的高速公路有9條,裏程221公裏,預計年底建成通車7條,新增通車裏程165公裏。其中,京津塘高速公路北部新區段高架工程已於5月份率先通車,京秦高速公路、唐廊高速公路一期路基橋梁等構造物均進入收尾階段;服務天津自貿區的薊汕高速公路、服務濱海新區的西外環高速公路、津漢高速公路、津港高速公路二期正按年初計劃抓緊實施。另外,服務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的津石高速公路計劃年底開工建設。
到2017年,天津市力爭建成八橫六縱高速公路網,實現雙環放射、全麵覆蓋、聯通京冀、輻射三北(西北、華北、東北)、通達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