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太陽能網
時間:2015-08-26 00:00:00
在剛剛結束的“首屆中國光伏農業發展論壇”上,主辦方昌盛日電太陽能科技公司提出農業光伏創新新模式--農業創客,同時推出了國內首個農業創客孵化器--青島農業創客空間。
什麽是農業創客
所謂創客,顧名思義,就是以創業為目標的人。而農業創客,就是以光伏農業為依托,進行創業的人。
昌盛董事長李堅之是這樣解讀他們首創的“農業創客空間”:第一,以光伏農業綜合體為載體,通過向全社會開放光伏農業園區資源和配套,吸引“創客”來到光伏農業綜合體平台上進行創業。第二,昌盛十二大平台為創客創業提供助推力。為了提高農業創客的吸引力和創業的成功率,昌盛日電整合各種資源,為創客搭建了知識產權平台、創新資源共享平台、科技融資服務平台、智力人才支撐平台和孵化器綜合服務等平台。通過這12個專業化平台,為入園的創客提供技術谘詢、專利服務、融資支持等一站式服務,解決創業者麵臨的資金、人才等難題。第三,創客大學提供高素質勞動者。為了更好地提高光伏農業從業人員素質,優化農村勞動力結構,加強創客教育培訓,由即墨市政府和昌盛日電合作,在農業創客空間內成立農業創客大學。創客大學是光伏農業實用人才和職業農民的教育培養平台,主要職能包括農業創客培訓、農業主導產業帶頭人培訓、現代家庭農場主教育培訓等,為光伏農業及農業創客培養和儲備人才力量。
農業創客的未來空間
據悉,目前青島農業創客空間已正式投入運營,計劃三年扶持出5~8家農業龍頭企業,孵化20家以上產業鏈上下遊企業,同時培養30~50個家庭農場主,扶植150~200個種植大戶,加快即墨品牌農業和農業全產業鏈建設,三年內孵化出農業上市公司,形成年產值超百億的現代農業產業集群。未來,農業創客空間還將走出去,跟各地政府搭建的孵化器進行對接,優勢互補,共同完成創新創業工作。
光伏+農業的新舉措
農業光伏的形式各種各樣,目前已經有了成熟模式的,不外農業大棚、漁光互補、牧光互補等幾項,其中,農業大棚的形式最為普遍,農業大棚是人們改造農業生產環境的實踐中,應用最廣的經營方式。可以在實現傳統溫室功能的同時,還能通過太陽能發電來保障溫室的智能管理,實現現代高科技和傳統農業種植的一體融合。現代光伏大棚的高效組件可高透紅光、紅外,並且透光均勻,不影響作物生長,同時保證太陽能發電和整個溫室大棚農作物的采光需求,可廣泛使用於花卉、蔬菜種植和育苗育種當中。
農業創客的新概念立足於昌盛自建的3萬畝光伏農業區和農業綜合體,從這個意義上,創業者隻需在昌盛的農業區中租賃合適的田地耕種即可,把光伏農業創業的風險拉到最低,既服務了農業,也承接了新能源減排義務。
光伏產業創新,需要更多異想天開和多方嚐試,農業創客也算開了個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