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電子工程世界
時間:2015-08-26 00:00:00
美國電動汽車廠商特斯拉在幾個月前在內華達州裏諾市附近再次購買了2000畝土地,用以給超級電池工廠擴增。據悉,新購的土地將很大一部分用於放置太陽能麵板,為超級電池工廠供電。出於量產電動汽車並且降低汽車鋰電池成本的目的,特斯拉耗費50億美元建設超級電池工廠。工廠的主力將是生產動力鋰電池,而其中25%的產能將用於家用電池生產。
112.jpg
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均超過7萬台,在其拉動作用下,我國動力鋰電池產業規模達120億元,同比增長200%以上。2015年1至3月,我國鋰電池產品產量為10.4億自然隻,同比增長約為3%,而新能源汽車增速則在300%左右,巨大的懸殊意味著動力鋰電池發展遠未滿足新能源汽車需要,在政策進一步力挺以及資本不斷進駐等因素下,預計鋰電池產業將有巨大的飛躍式發展。
自2014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快速提升以來,動力鋰電池價格已持續上漲近20%。隨著今年推廣新能源汽車力度加大,2016年之前鋰電池或將衝入供應緊張的階段,產業鏈企業或初現銷量與價格齊升的現象。
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的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均超過7萬台,在其拉動作用下,我國動力鋰電池產業規模達120億元,同比增長200%以上。2015年1至3月,我國鋰電池產品產量為10.4億自然隻,同比增長約為3%,遠未與新能源汽車300%的增速匹配,動力鋰電池產能遠未滿足當前新能源汽車發展需求,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預計2015年我國電動汽車銷量將達22萬台,同比增長162%,實際產能將為5GWH,而動力鋰電池需求約達12.5GWh,產值約合250億元。未來10年,我國動力鋰電池產業規模有望突破1600億元。
日本鬆下
2014年電池產量:2726MWh
2014年全球電動車電池市場占有率:38%
電池廠:大阪住之江工廠,大阪貝工廠,美國工廠(將建)
技術路線:研究開發錳酸鋰摻雜鎳、鋁等元素的固溶體係正極材料,目前已開發的正極材料有鎳鈷錳酸鋰、鎳鈷鋁酸鋰等。
車企合作動態:2010年鬆下宣布與美國特斯拉合作開發生產電動汽車用動力鋰電池係統,鬆下投資3000萬美元持有特斯拉約2%的股份。過去2年,鬆下提供了近2億塊鋰電池給特斯拉。2013年,雙方簽訂4年總額高達70億美元(約合435億元人民幣)的合約。
2014年,鬆下與特斯拉簽訂了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美國內華達州建設巨型鋰離子電池工廠。該工廠將是全球同一領域內最大的電池工廠,為特斯拉的電動汽車生產電池,並為固定存儲市場生產電池模塊。工廠計劃向特斯拉預定2017年前後上市的普及價位"Model3"電動車的電池組等供貨電池單元。
特斯拉2015財年的目標銷量是5.5萬輛,還是以平均每輛80kWh,成本200美元/kWh計算,鬆下從特斯拉的電池收入將達到8.8億美元(約合54.6億元人民幣)。
日本AESC
2014年電池產能: 1620MWh
2014年全球電動車電池市場占有率:23%
電池廠:日本、英國、美國、葡萄牙
技術路線:AESC第二代鋰電池主要是以錳酸鋰為正極材料,能量密度是157Wh/kg,第三代、第四代研發目標對正極材料,包括絕緣板、電解液都會做比較大的改良,增加一些三元材料來增加能量密度。第三代已經明確的電池能量密度必須達到180Wh/kg以上的要求,第四代電池的能量密度在200Wh/kg以上,價格在2017年控製的200美金/kWh以內。
車企合作動態:AESC(Automotive Energy Supply Corp)公司是由NEC(日本電氣)、NEC東金和日產汽車出資成立的、專門生產車載鋰離子電池的合資公司。目前主要市場是在美國、歐洲和日本,將來也會進入中國市場。該公司從2010年開始量產鋰離子電池,目前為止,配套9萬輛電動汽車,主要是日產聆風車型的配套。
縱觀2014全年車型銷量排名,第一的位置仍是日產聆風,銷量創曆史紀錄達到61027輛。但是2015年1~6月日產聆風美國銷量9816輛,同比下降了22.9%,2014年1~6月銷量達到12736輛,特斯拉反超居銷售榜首。
日前,日產對外透露,為了拯救聆風銷量,將為2017年上市的第二代聆風純電動汽車搭載續駛裏程更長的電池,電池合作廠商將選擇LG化學。
LG化學
2014年電池產量:886MWh
2014年全球電動車電池市場占有率:12%
電池廠:美國、韓國、中國南京(正在建)
技術路線:以錳係為主發展三元材料。日前, LG化學公司研發出新型電動車電池組,可使電動汽車續駛裏程達到300英裏(約合483km),領先於目前特斯拉公司的電池技術。該新型電池組基於鋰離子技術打造,電池能量在80~120kWh之間,優於特斯拉能量為85kWh的電池。
車企合作動態:近年來,韓國LG化學公司一直為多款車型提供電池技術,包括雷諾Zoe電動車,雪佛蘭斯帕可、沃藍達電動車,福特福克斯電動車以及沃爾沃V60和XC90 T8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據稱,新型電池組也有望在2017款雪佛蘭Bolt、奧迪Q6 E-Tron以及保時捷車型上配備。
除此之外,戴姆勒公司前幾個月宣布,已經選擇LG化學公司作為鋰電池供應商,將為Smart 電動車提供電池,該款車型將於2016年推出。
有報道透露,日產汽車將從韓國LG化學采購電池,用於其未來純電動車,而不是自行生產電池。
整理資料來看,在全球20個主要汽車品牌中,德國的"大眾"、"奧迪"、"戴姆勒",美國的"通用"、"福特",法國的"雷諾"及韓國的"現代"等合計13個品牌都成LG化學的電動車電池客戶。包括上汽、中國一汽、東風柳汽、長安和觀致在內的5家中國自主品牌企業均是LG化學的合作夥伴。
縱觀2014年全球電動車電池市場排行,鬆下、AESC和LG化學這3家電池廠商是無可爭議的領軍者,但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自主品牌比亞迪的進步非常迅速,不容小覷。2014年,憑借電動客車和秦插電混動轎車的銷量翻番,比亞迪的電池產能取得290%的驚人增幅,市場份額也從2013年的3%上升到6%,排到了第四位。2015年全球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產能有可能突破10G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