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機床網
時間:2015-09-23 00:00:00
智能工具是促進機器人發展的關鍵力量,它將會像工具對人類的影響一樣,影響機器人的發展。就像人類如果沒有工具,我們很多事情都幹不成,機器人如果不會使用工具,機器人的功能也將是有限的。未來的機器人就是要能夠使用大量的工具,而這些工具大部分都是智能工具。機械手加上移動的平台,且會自由地選擇不同的智能工具來生產不同產品,就是我們要的工業4.0或者智能製造。
工具對於促進人類的進步確實起到了關鍵作用。工具對人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從製造鋒利的石片到種田用的鋤頭、測量用的尺子、三角板,人類有目的製造工具使其成為自身機體的延伸。
當機器人被發明後,同樣需要一些工具來配合機器人完成一些特定的任務,但過去使用的普通工具很多機器人還不能識別,所以需要發明一些具備靈敏的感知能力、有計算和判斷能力的工具來與機器人本體配合作業,完成特定的工作或者任務。我們把具備準確的感知功能、正確的計算與判斷功能、能夠與機器人協同工作的工具,叫做智能工具。例如光學尺,就是典型的智能工具,機器人可以有效利用光學尺測量出來的數據,進行計算後精準執行特定動作。
由於現階段機器人還不能夠根據人類的需求思考,自動設計一個工具來生產出不同的產品,所以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機器人使用的工具還得由人類來設計。所以未來的工人主要從事的活動就是設計智能工具,有一些智能工具是可以在不同行業通用的,
事實證明,目前在國外的智能工廠,也是在使用了大量的智能工具後,才實現了柔性生產、快速換線等功能。雖然大部分的智能工具總體上來說設計要求沒有機器人那麽高,但對工廠生產效率的提升卻是立竿見影的。過去我們製作一個電路板的焊接模具,也是一個工具,很快就可以提高焊接的品質和效率,隻不過現在這些工具要更換成智能的。這些工具需要有身份標示,並且存儲了它能焊接的產品型號、它的壽命等信息,以便於機械手能夠快速地找到他們,並能夠跟他們協同完成生產作業。
如果我們能擁有數以億計的智能工具,並將這些智能工具互聯互通起來,中國就能很可能成為製造強國。我們再將這些智能工具的共性部分提煉到機器人身上,中國就一定能成為機器人強國。智能工具將成為智能製造的關鍵競爭力,同時也是成為製造強國的關鍵力量。大量智能工具的應用,將使智慧工廠成為可能,也將大大提高勞動就業率,同時還能激發出全民的創新意識,響應李克強總理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