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金融信息網
時間:2015-09-23 00:00:00
南寧--受經濟大環境低迷、工程項目開工數量少、市場保有量大等因素影響,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產銷大幅回落,麵臨前所未有困境。
在不利市場條件下,我國工程機械產品在國際市場上顯示出了競爭力,一些企業出口產品比例大幅提高,在國際市場份額也有所增加,為抵禦產業下滑帶來了曙光。
--市場低迷產能嚴重過剩
“中國裝載機產能大約是年產42萬台,而去年全球銷量是16.7萬台,就算全球都買中國生產的裝載機,還餘下大約25萬台過剩產能。”英國工程機械谘詢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菲利普(David Phillip)說。
“當前工程機械行業持續低迷,統計的5種主要產品產量全部呈同比下降之勢。”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薛一平說,機械企業生產經營下行的壓力依然較大,市場需求疲軟的態勢在短期內難以明顯改善,結構調整產品升級任重道遠。
據統計,2015年1至8月,我國28家主要挖掘機生產企業累計銷售挖掘機40560台,與2014年同期的66334台相比降幅38.8%。其中迷你機下降20.1%,6噸以上挖機下降45.2%。
“由於行業整體不景氣,柳工的產銷量回落到10年前的水平。”柳工股份有限公司研究總院院長羅維說。
主機廠不景氣也直接導致上遊配套企業陷入困境。柳州裕田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為柳工配套的企業,由於柳工產銷量大幅下滑,公司也遭遇了巨大的困難。
公司副總經理馬勇告訴記者,受上一輪經濟刺激政策的影響,柳工的產量大幅上升,2010年公司為柳工在安徽常州的工廠配套產品供貨量大幅增加,每個月僅運費就要三四百萬元。為了節省成本,公司在常州購買了100畝土地,貸款建廠房、購置機器設備,沒想到工廠還沒建好,產量就急劇下滑了。這家工廠隻斷斷續續維持生產了1年就停產了,購置的設備隻能折價出售。“公司目前麵臨巨大的資金壓力,員工從之前的800多人減少到了200多人。”馬勇說。
--出口市場份額略有上升
华体汇体育登陆副會長王貴清說,產能過剩是相對的,有競爭力的產品、有競爭力的企業,產能是不會過剩的,關鍵是要區分先進產能和落後產能。
數據顯示,我國工程機械2012年出口額增長高達53.8%,2013年下降了18.1%,去年同比也繼續下降。盡管出口量在下降,但我國工程機械在境外主要市場上的份額卻在持續上升,如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工程機械占比從2012年的10.08%增長到12.02%、亞洲市場從43%增長到47%、非洲市場從12%增長到15%。
柳工董事長曾光安表示,目前柳工的出口量占產量的三分之一,未來要更加注重國際市場。據了解,2015年一季度,柳工海外出口銷量同比增長4%。其中裝載機出口行業排名前兩位;挖掘機出口排名第二;滑移裝載機和挖掘裝載機出口行業排名第一。
為搶占國際市場,柳工積極研發新產品。6月18日,總投資達2.7億元的柳工全球研發中心落成,該中心占地11萬平方米,包括建築麵積22000平方米的全球研發大樓、占地麵積10萬平方米的全球試驗中心。
曾光安指出,企業的未來必然取決於企業的創新能力,縱然“哀鴻遍野”也要站在技術領先前列!他說,2015年,柳工產品研發的投入較去年增加18%。
--參與國際產能合作“化危為機”期待“一帶一路”建設加快推進
“未來中國將有半數的工程機械企業麵臨倒閉或轉產。”菲利普說,今年全球工程機械市場售銷是高峰時的不到三分之一,且未來5年產銷量依然將呈下滑態勢。以裝載機為例,全球年銷售將在6.5萬台左右,履帶式挖掘機也將在5萬至6萬台,中國市場約占22%-25%。
對於這個判斷,相關企業和專家持相似觀點,認為在當前工程機械行業麵臨前所未有困難的時刻,國家應在以下方麵給予企業支持:
一是支持工程機械行業進行技術革新、產品升級和結構調整。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根認為,工程機械產品技術的發展和進步,直接關係到效能的高低以及能源使用的多少,也就是產品競爭力。而在當前經濟新常態下,工程機械麵臨著產能過剩、庫存壓力、市場需求疲軟等矛盾,也許恰好給工程機械企業帶來了一個有精力和時間來重視研發,提升產品技術的機會。國家可以根據“中國製造2025”提出的目標要求,選擇有較強競爭力的工程機械企業進行有針對性的幫助。
二是支持企業維護好海外經銷網絡,鞏固在拓展海外市場的成果。過去10多年,中國許多工程機械企業布局了海外市場,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王貴清認為,中國市場和國際市場的工程機械需求量都在下滑,而在這個困難的時候,也可能成為我國工程機械產品以質優價廉搶占更大市場份額的機會。相關企業希望國家在工程機械企業“走出去”拓展市場方麵給予更多政策扶持。
三是希望國家加快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並在相關工程建設中協調優先考慮工程機械民族品牌。柳工在東南亞以及俄語區均建立了銷售網點,製造工廠已在印度、波蘭布局,“一帶一路”沿線均是柳工工程機械外銷區域,“一帶一路”建設是中國工程機械海外拓展的機遇,柳工已提前準備,希望國家在過程中推進民族工程機械品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