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工業電器網
時間:2015-10-13 00:00:00
光伏+農業是我國在光伏應用領域的又一大突破,同時也是現代農業發展的一種新模式,並逐漸成為新的投資熱點。正如所有新興事物一樣,光伏農業還沒有足夠支撐便得到了快速發展,那麽,如何使這一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對此,中國光伏農業工作委員會副會長、高級工程師高祥根表示,光伏農業的標準製定需要具備一批模式差異化、地區差異化的成功案例;要有成熟的實踐群體;有可重複計量的數據、可複製的途徑及可操作的計量計算方法;要有專業化研究開發隊伍作為創新驅動;要有相對完善的政策體係等。
由於光伏農業涉及麵太廣,因此光伏與農業結合的標準應當是按照局部的子模塊或分支模式製定,比如菌光、漁光、畜禽(牧)光等可能會先期出台。
高祥根認為,短期內指望光伏農業標準全麵出台不符合客觀規律,還需要不斷探索,需要具備完善的基礎,在示範基地、科技創新平台建設、人才培養等的基礎上總結經驗,為標準出台提供硬件、軟件條件支撐。但標準肯定是需要的,需要分類指導、總結經驗,製定標準時要做到模塊化、精細化。雖然標準出台艱難,但經過積累後再製定還是有信心的。
談及光伏農業領域的人才緊缺問題,高祥根表示,光伏農業必須有農業這一穩定的基礎作為支撐,如果農業的經營不穩定,光伏必然受影響。因此,必須以農業為立足點,不能本末倒置。現在參與光伏農業的農業專家確實為數不多,表明這個新興事物還沒有被農業行業所普遍認識。因此,我們不僅需要大力宣傳,更要大力推廣,通過實踐才能讓光伏農業在農業中真正熱起來,屆時就會有越來越多的農業專家投身到這一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