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工業電器網
時間:2015-10-13 00:00:00
隨著環境壓力的不斷加大、石油資源的日益短缺,發展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國家戰略層麵的重要方向。根據中汽協會統計,2015年1-8月新能源汽車生產達118020輛,銷售108654輛,同比分別增長2.6倍和2.7倍,其中8月份銷量增至18054輛,此數字相比1月翻了3倍。麵對新能源汽車的顯著增長,不少業內人士將視其為實現中國“彎道超車”的可行途徑。
“新能源汽車目前發展良好,但我認為明年的第二季度,市場將會進入到思考期。”整車企業新能源造車熱度不減,提出如此預測,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總裁方建華對新浪記者解釋,“一季度以後,隨著國家補貼落實到位,推向市場的新能源產品在二季度需要消化吸收,市場增速將趨於平靜。但新能源已成不可逆之勢,明年下半年則會迎來產品的快速增長。”
新能源汽車占比不足1% 改變觀念或迎快發展
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前景巨大,但市場銷量占比卻不足1%,尚未形成爆發式增長,眾多業內人士將此現象原因歸結於電池技術無突破、基礎設施不完善、電池價格偏高等,方建華對此進行反駁,“這些都是淺層原因,關鍵在於大眾的觀念。”
“首先,國有企業占主導地位,看不到電動汽車的當下優勢;其次,傳統汽車目前利潤空間很大,少有企業去發展電動汽車。”此外,消費者若能正視電池生命周期的費用消耗,將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新能源汽車的行業發展,方建華解釋,“每百公裏,電動車耗電隻需6塊錢,傳統汽車油費消耗則在60塊錢以上,如果汽車行駛了10萬公裏,這個對比是非常明顯的。”
政策光環再次加身 電動車電樁普及不再遇阻
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和城市停車場建設,長期麵臨的充電瓶頸問題或將由此得到長效解決。方建華認為,該政策的出台是“市場經濟”向“體驗經濟”必然舉措,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消費者在市場中的主導地位,“消費者將是用戶,而不是客戶。”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政策中,充電設施的落成將為用戶使用新能源汽車提供極大方便。其中包括新建社區100%停車位配備充電樁、公共場所10%停車位需提供充電設施、2000輛汽車體量以上區域建設大型充電樁站等。
新能源汽車在此政策中將獲益良多,“充電樁相比加油站,我們將獲得巨大優勢,而不是劣勢,解決充電樁的問題,實際上就是解決插座的問題。”方建華認為,中國電力體係的完善將為充電設施的建設提供便利。
電池領域遭日韓圍堵 超越發展仍可期
目前,隨著電機、電控技術的日趨成熟,電池成為新能源汽車能否“彎道超車”的成敗。方建華表示,“我國新能源汽車與國外存在一定差距,但此距離可以縮減乃至超越。”
方建華認為,新能源汽車與傳統汽車相比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中國的電池生產具備核心技術,這將成為中國汽車改變世界格局的關鍵因素。“首先,我們具備動力電池的核心材料技術,例如鹽酸鐵鋰、三元材料;其次,負極材料占全球相關市場的70%,電解液技術與國外保持著同步;最後,新型隔膜材料產業化的研發與應用走到了世界前列,例如LG與我國企業已簽訂了相關的合作。”
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持續看漲,全球電池企業紛紛將銷售目標鎖定在中國市場,我國企業正遭受來自日韓等國的圍攻。對此戰況,方建華用“瘋”“搶”“萎”三字概括,“中國企業正在經曆快速擴張,概述為‘瘋’;韓國SK、LG、三星等優勢企業,正在對中國市場深化擴展,可總結為‘搶’;日本電池技術具有一定優勢,目前針對我國市場暫無進一步動作,處於靜觀其變,概括為‘萎’。”
麵對激烈競爭,合肥國軒采取了6字戰略“對標、選擇、合作”:對標國際一流企業;選擇全球優勢的技術路線體係;與電池上下遊企業、整車企業、同行進行合作。方建華認為,以上3點,或將是我國新能源汽車電池行業突出重圍的可行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