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進入华体汇体育登陆[請登錄][免費注冊(ce) ] 我的辦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 資訊

日係家電企業轉型現業績和方向分化趨勢

來源:中國經營網 時間:2015-09-22 00:00:00

    先是長達7年的財務造假,虛報利潤1562億日元(約合12.7億美元);接著是遲來的慘淡的年報數據,日本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商、第二大綜合電機製造商日係家電標杆東芝正在遭遇成立140年來的前所未有困局, 麵臨重重困境的東芝正在加快重組。日前,東芝公司董事長兼社長室町正誌在東京總部就2014財年財報召開記者會,強調了對白色家電等不盈利的業務加快進行重組的方針。

  是轉型還是退出?東芝麵臨的困局正是曾經獨霸全球家電市場的日係家電困局的縮影。從獨霸全球家電市場到連年衰退,日係家電巨頭們堅持了10多年;而陷於連續巨虧局麵的日係家電巨頭紛紛謀求轉型,在轉型的過程中,業績和方向的分化也愈發明顯。他山之石,值得中國家電企業借鑒。

  東芝巨虧379億日元

  被多次推遲發布的東芝財報於近期發布。報告顯示,2014財年(截至2015年3月)東芝銷售額同比小幅增長2.6%,但是淨利潤卻虧損37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0.2億元)。

  在家電業務方麵,截至今年3月31日的2014財年,東芝LifeStyle部門營業虧損高達1097.47億日元(約合58.06億元人民幣),而2012財年和2013財年,東芝家電業務部門的營業虧損分別是704億日元(約合37.24億元人民幣)和546.44億日元(約合28.91億元人民幣),陷入連續巨虧的尷尬境地。

  這離東芝的財務造假醜聞曝光不足半年時間,日本經濟新聞網披露了一份報告,顯示東芝自2008年度以來東芝利用“完工百分比法”的會計處理,采取了將計提損失推遲到下一年度等手段,該期間內東芝的稅前利潤為5650億日元,而會計業務違規的金額占比近30%。

  報告認為,公司高層等希望“提高表麵上的當期利潤”,相關負責人迎合這一目的,持續違規操作會計業務。在醜聞曝光後,由東芝任命的第三方委員會已發現了1700億日元的虛報利潤,遠高於該公司6月份初步披露的548億日元。

  而這也被認為是自2011年奧林巴斯利用並購交易隱瞞投資虧損以來日本最大的會計醜聞。

  醜聞曝光後,東芝股價一路暴跌三成,由於該醜聞的影響,東芝的2014年年報也一拖再拖,並暫停了年底派息。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東芝管理層此前設下過高的盈利目標,讓各部門高層承受巨大壓力。而2011年以來“3·11”大地震重傷東芝另一項主營核電業務,導致相關業務部門扛不住壓力,紛紛虛報賬目,醜聞持續7年後最終暴發,令東芝百年招牌一朝受損。

  “越是遭遇業績困境,越是需要去粉飾業績”,家電專家劉步塵表示,這背後反映的正是東芝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衰退和無力。

  東芝的“大企業病”

  一家百年品牌為何會陷入造假的困局,而且是長達7年,涉及三名企業掌舵人。正如前麵所言,粉飾業績的背後,反映的是東芝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衰退。

  在劉步塵看來,原因主要有兩方麵:一、20年前,日本戰勝歐美家電的原因是品質和價格優勢,20年後,更具有價格優勢和性價比的韓國、中國家電企業崛起,直接擠壓了日係家電巨頭們生存空間;二是日係企業普遍存在的一個通病:等級森嚴、領導權威過重、決策鏈條過長,下屬中國分公司沒有決策權,隻能層層上報到企業最高層乃至日本總部進行研究分析後再決定。

  記者專門就相關問題聯係東芝中國公司相關負責人,但其無奈表示,他們手裏沒有掌握相關業務核心數據,沒法做出相應解答;另一方麵他們也沒有權利直接回答記者的問題,必須把采訪提綱發回到日本總部審核研究後再做出回複,而這個周期最快也得一周以上。

  另外該負責人還建議記者,最好專門給他們發一個采訪提綱,他們來轉交,他們也可以借此取得與總部間一次較好的溝通機會。

  劉步塵說,但令他吃驚的是,雖然外界已經多次指出日係企業的這種通病,但就是不見任何改變。

  這似乎也側麵印證了包括東芝在內日係企業的體製的僵化和觀念的“頑固”。但這還不是日係企業在家電領域遭遇困境的全部原因。

  東芝最新發布的2015年截至6月末的第一財季財報,淨虧1.02億美元,該公司當季營收為1.35萬億日元,為自2012年1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此次也是東芝近年來一季度首次虧損。

  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認為,讓東芝大麵積陷入困頓的原因更在於日係企業已經跟不上客戶消費體驗時代的家電模式。互聯網背景下的新生代消費者們對產品的消費體驗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即將成為消費主體的80後、90後們。

  在這個時代,家電產品特別是黑電產品、電子類產品更新換代很快,從CRT到液晶平板電視用了幾十年的進化時間,而從液晶平板到等離子、OLED等各類產品更新也就是幾年甚至幾個月的時間,而且周期還會越來越快。

  “東芝等日係企業優於技術和品質把控,卻偏於保守和僵化,決策鏈條過長,完全跟不上這種消費體驗時代的發展變化”,梁振鵬表示,你會發現日係企業在家電領域退出轉型步伐也基本遵循了先退手機、電腦黑電業務,其次是白電業務、小家電業務,因為後兩者的產品更新換代相對而言較慢,還能跟上市場步伐。

  曾經是液晶電視先驅的夏普,其旗下液晶電視AQUOS曾在2006年創下僅用5年零5個月的時間,就在世界上賣出1000萬台的奇跡,卻如今發現後來競爭者們推出的液晶新產品的速度遠比他們快,好像他們已經越來越跟不上技術更新的步伐。

  如果按照思路一直延續下去,以後日係企業逐步退出與消費者客戶直接麵對的B2C領域,而轉向麵向工商業用戶的B2B領域將是大勢所趨。

  分析東芝的財務年報也可以印證這點:虧損的業務主要是生活產品和服務以及企業的整合淘汰,其他像能源、電子、醫療健康領域皆實現盈利。

  日係家電巨頭轉型自救忙

  業績和醜聞重壓之下,自我救贖必不可少,業務的收縮和調整在內的結構改革也勢在必行。這是因為,會計違規問題之所以出現,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競爭力低下的業務一直得以保留,東芝高層也並不否認這點。

  如今,在白色家電領域,東芝已在東南亞啟動銷售體製的調整。而在半導體領域,這家公司也計劃調整近年來持續麵臨虧損的係統LSI和分離式半導體兩項業務。個人電腦業務領域,將在新興市場國家等盈利性低的地區撤出消費者產品業務,而專注於法人業務。除了業務的整合之外,同時還將出售房地產和所持股票等資產。

  為了能夠進一步控製成本,降低損失,東芝此前將電視業務賣給了TCL,以便於從海外撤出,專注於日本國內市場。

  為處理會計醜聞,東芝已對公司管理層和董事會進行了重組。今年7月,東芝原社長田中久雄因財務醜聞宣布辭職;目前,公司已經有半數董事會成員換成了社外人員,目的在於加強監察力度。

  上述東芝負責人告訴記者,東芝以後會更多關注麵向建築、核電、基礎設施建設等麵向大型工業用戶的B2B的業務。但直接麵向消費者的業務可能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收縮,但不會全麵退出,因為一方麵在相關技術還有很多積累和優勢,同時,這些家電業務也是東芝跟公眾、市場建立直接聯係和展示品牌形象的橋梁和平台。

  “建築樓宇的電器及控製係統、核電業務、基礎設施這些都是麵向工商業客戶的,技術門檻很高,是中韓家電企業目前不具備技術實力的部分,也是日係企業的競爭優勢所在。同時這些領域不要求技術和產品更新換代很快,適應日係企業目前層級管理結構”,梁振鵬分析說。

  東芝接近斷臂式的自救,正是當前日係家電企業大刀闊斧調整的一個縮影。另一家日係家電巨頭夏普2014財年淨利潤虧損2223億日元(折合18.6億美元),為了躲避巨虧和破產倒閉的命運,全球雇員裁撤10%、出售大阪市的公司總部大樓等各種“極端”方式求生。

  日係家電巨頭們顯然不會完全退出給他們帶來輝煌業績的家電領域,但也已開始做出有針對性地收縮和方向調整。比如鬆下已經把重點從單一產品生產轉型整體解決方案的提供、從麵向大眾的生產轉向主攻高端家電產品,對自己的優勢定位也愈發明顯。

  鬆下2012財年,巨虧達7542.5億日元(約合73.9億美元),2013財年扭虧為盈,實現淨利潤1204.4億日元(約合11.8億美元),2014財年(截至2015年3月)的純利潤比上財年增長高達70%。鬆下業務扭虧的原因是盡量避開充分競爭領域。

  鬆下目前正把其多年前在家電領域積累的材料、感應、數碼等的核心技術從B2C領域轉向B2B領域。

  劉步塵認為,有一點值得國內家電企業重視的是,目前日係家電巨頭們的業績虧損,一方麵是自身僵化體製及競爭優勢、技術優勢的弱化後的結果,另一方麵也是日係企業們主動轉型的選擇。“與其與中韓家電企業拚價格戰,獲取微薄利潤,不如轉向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領域、更能凸顯自身優勢的領域。”

  在這種背景下,日係家電企業的分化也逐漸明顯,此前就有相關業務布局和提前轉型的鬆下等企業實現盈利,東芝、索尼、夏普依然在業績巨虧中苦苦掙紮、尋求突破,而像三洋等早些年曾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業則早早地退出了競爭的舞台。

  因此,業內人士認為,一方麵國內企業要吸取日係家電企業規模做大後普遍犯的大企業病,而企業臃腫、體製僵化導致大潰退的教訓,以後企業規模再大,也要盡量保持靈活多變的機製;另一方麵,任何時候國內家電企業都應該對市場新趨勢和新技術保持高度敏感,勇於舍棄曾經給企業帶來輝煌的業務也是一種突破;同時,日係家電企業中的注重品質、質量把控、嚴格標準的很多做法依然值得國內家電企業去學習,並著力補上技術研發的短板。畢竟,無論是鬆下、夏普,還是索尼、東芝都是具有100多年曆史的品牌,它們能在一次次的浪潮和危機中獲得新生,在他們當前看似困頓的背後,有很多依然值得國內家電企業去研究和學習。

||客服中心|||| |

地址:北京市東(dong) 城區建國門內(nei) 大街18號(恒基中心)辦公樓2座8層 郵編:100005

電話總機:010-58280809 傳(chuan) 真:010-58280810,010-58280820 會(hui) 員服務郵箱:member@anexpatinsingapore.com
會(hui) 員服務熱線: 010-58280888,010-58280836(工作日上午8:00-12:00 下午13:30-17:00)

Copyright © CCCME 华体汇体育登陆 版權所有 |

本網站將在文章轉載後一個(ge) 月內(nei) 支付原創作者稿酬。請未及時領取稿酬的作者及時聯係信息部,如超過6個(ge) 月未領取者,將被視為(wei) 自動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