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工業電器網
時間:2015-10-27 00:00:00
光伏板會不會擋住陽光而影響到植物生長?綠色大棚靠什麽來除蟲?帶著這些疑問,記者一行人來到了台灣雲林縣麥寮區晁陽綠能園區。這是一座以太陽能起家的休閑農場,遠遠便看見一排排碼放整齊的光伏板,不同的是,本應該在地麵安裝擺放的板子此刻裝在了屋頂上。
光伏農業是一項技術先進的現代農業方式,目前人們對它的了解還比較少。它的應用可以將太陽能發電與現代農業種植、養殖、灌溉、病蟲害防治以及農業機械動力提供等領域相結合,以達到智能補光、補水及調溫的目的。
晁陽綠能園區共有二十二座太陽能溫室大棚,在溫室屋頂鋪太陽能光伏板。棚內農作物禁用化學農藥,晁陽董事長邱信富帶領記者一行人參觀大棚時表示:“所有大棚裏麵全部采用物理殺蟲,比如粘蟲板,利用顏色和氣味吸引蟲子,保證是綠色食品……”,並笑稱光伏大棚是“上麵產電,下麵食用”的雙收買賣。
溫室裏因為減少了陽光照射,栽種的都是耐陰作物。晁陽綠能園區的太陽能電廠分為半罩式及全罩式,半罩式太陽能溫室可透空氣,內部栽種山蘇、過貓等喜陰蔬菜;全罩式溫室可以精密控製溫、濕度,內部則栽種有鮑魚菇、珊瑚菇等菌類產品。其中光是菇類的年產值就超過3000萬新台幣,溫室頂部太陽能電池發的電賣給台灣電力公司,每年電費收入超過6000萬新台幣。
據了解,邱信富曾在金融行業工作二十餘年,出身農家子弟的他對於農業有一分深深的特殊感情,又感到台灣地區農業發展要和生活相結合,於是成立了晁陽綠能園區。園區裏不僅有光伏農業大棚,還結合了蔬菜采摘、采後製作餐食等休閑活動,並且建立了展覽廳和DIY教室,吸引了很多青少年來次參觀學習和遊玩,可謂寓教於樂。
光伏農業作為光伏行業的新寵兒,越來越受到業內人士和光伏媒體的關注。從長遠來看,發展光伏農業對於我國的農業轉型具有重要意義,而從短期來看,光伏農業是解決目前光伏產業困境的有效措施。
據了解,我國農業大棚麵積居世界第一位,拋開中小棚等其他簡易設備不算,日光溫室和塑料大棚的修建麵積達到200多萬公頃以上。光伏產品在農業中的應用市場是難以估算的,光伏和農業的結合不單有利於光伏行業本身,同時對於農業的轉型也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邱信富坦言,成立晁陽綠能園區的初衷是他看到地球的環境已經遭到嚴重破壞,而天然資源也會有枯竭的那一天。他提到近年來全球變暖越來越嚴重,為了避免環境惡化帶來的災難,尋找清潔能源、應用清潔能源是人類必須麵對的困境。光伏農業不僅帶來了綠色能源,更帶來了綠色食品。逐漸的,光伏農業,已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一種全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