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機床網
時間:2015-11-17 00:00:00
隨著機器人的不斷發展,隻能機械地協助人類工作的工業機器人已經滿足不了人類對於解放勞動力的迫切需求。人們亟待一種更智能化的機器人來到,希望他們能夠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當機器人與生活連接在一起時,智能機器人的到來毫無疑問將是一種時勢的需求。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智能機器人的發展。在國內外的許多展會大賽中,智能機器人也頻頻亮相且成為人們目光的聚焦點。
溝通、交流無疑能將機器人更好地融入到我們的生產生活中。為了給機器人企業和廣大機器人愛好者提供一個良好的溝通交流機會,“2015中國機器人在線展會”將於2015年11月26日-27日舉辦。本屆在線展將提供一個實時高效的優質機器人品牌展示平台,同時為全球采購商提供一個品牌匯集、信息全麵的交流平台,打造“中國機器人第一在線展”,讓企業及個人足不出戶便能開拓新商機。
智能機器人另一個“人類”
智能機器人之所以叫智能機器人,是因為它有相當發達的“大腦”。在腦中起作用的是中央處理器,這種計算機跟操作它的人有直接的聯係。最主要的是,這樣的計算機可以進行按目的安排的動作,像是人類操控另一個自己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正因為這樣,我們才說這種機器人才是真正的機器人。
智能機器人具備形形色色的內部信息傳感器和外部信息傳感器,如視覺、聽覺、觸覺、嗅覺。除具有感受器外,智能機器人還有作為筋肉作用於周圍環境的效應器,或稱自整步電動機,它們使手、腳、長鼻子、觸角等動起來。由此可知,智能機器人至少要具備感覺要素、反應要素和思考要素三個要素。
智能機器人一定是要能夠理解人類語言,能用人類語言同操作者對話。這種能力使智能機器人能分析出現的情況,然後根據具體情況調整自己的動作以達到操作者所提出的全部要求,能擬定所希望的動作,並在信息不充分的情況下和環境迅速變化的條件下完成這些動作。
智能時勢催促機器人向智能化發展
隨著智能手機的出現,智能化已經實實在在成為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發展形態。有人預言在智能化出現的短短數年後,這個趨勢將漸漸統治世界。如果說機器人技術發展早期主要側重其“機器”特性,那麽由“機器”向“人”的智能化發展,可視為機器人領域的新趨勢。如今,從工廠、商店到醫院,人工智能技術正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
10月份雙創周在中關村創業大街開幕,李克強到場“站台”。當天最打眼的新聞之一就是李克強和智能機器人小度的對話。繼總理之後,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訪英期間,參觀了帝國理工學院研究大數據和醫療機器人兩個實驗室。由於受到了主席和總理的關注,智能機器人一時之間竟成了大家口中津津樂道的事,有人甚至猜測中國以後的經濟是否就靠它了。
11月11日,阿裏巴巴交易額突破912.17億元大關,其中,智能機器人當然也功不可沒。智能機器人的火爆算是人機交互步入起勢的一大特征。
實際上,今年國內多家大企業跨界玩起智能機器人。如,百度推出了機器人“度秘”,美的集團、格力電器、青島海爾等家電企業也對機器人應用展現出極大的熱情,頻頻聯手國際機器人巨頭合資設立公司,逐步推廣機器人在生產線中應用,甚至布局機器人方案輸出。
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結語
智能機器人逐漸成為人們的生活需求,並非一朝一夕之事,這個趨勢也將繼續延續下去。時勢的需求推動技術的發展,技術進步也終將發過來影響人類的生活。
技術進步需交流,有鑒於此,2015中國機器人在線展會特意為國內外機器人企業、廠商及愛好者提供這樣一個平台去交流與溝通。使大家免去舟車勞頓之苦,足不出戶便能溝通南北、聯絡世界,享受真正安坐桌前即可與世界互聯的互聯時代。屆時,主辦方將全程客服,實現線上線下無縫對接。在線拉近技術、拉近人才、也拉近我們與國際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