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進入华体汇体育登陆[請登錄][免費注冊(ce) ] 我的辦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 資訊

高端布局 傳感器產業冀望集群化發展

來源:中國工業電器網 時間:2015-11-04 00:00:00

    我國2014年敏感元件與傳感器銷售額突破1200億元。然而,與巨大市場需求相比,現階段我國傳感器產業發展相對滯後,尤其是高端產品嚴重依賴進口,傳感器進口占比達80%左右,國產化缺口巨大。

  記者在工信部電子元器件行業發展研究中心等單位10月22日主辦的第三屆國際(常州)傳感器技術與應用高峰論壇上了解到,傳感技術及產品已成為製約我國智能製造產業發展的瓶頸。對此,工信部電子元器件行業發展研究中心總工程師郭源生接受記者采訪時建議,要加快高端布局,強化政策支撐,促進傳感器產業集群化發展。

  產業相對滯後

  據估算,我國2014年敏感元件與傳感器銷售額突破1200億元。2015年需求量可達約652.9億隻,增長率大於18%,銷售額有望突破1300億元,其產業輻射和帶動作用較大。但是,國內的傳感器產業存在水平偏低、研發實力較弱等問題。

  盡管2015年我國傳感器銷售額將突破1300億元,但現階段我國傳感器應用絕大部分要依賴國外廠商,尤其是高端需求嚴重依賴進口。與會專家表示,傳感技術及產品已成為製約智能製造等產業發展的瓶頸,迫切需要提升傳感器產業技術層次和規模化發展。

  郭源生說,目前,我國傳感器行業發展還存在諸多問題,一是對產品技術、產業規模狀況缺乏深刻認識和參與能力。國內對傳感器帶有偏見和片麵的認識,往往與集成電路產品、技術、工藝、規模進行對比,缺乏有雄厚實力和戰略眼光的企業家,資源難於整合。

  二是行業自身文化與產業化不相適應。由於產品技術含量高,產品的多品種、小批量行業特征,導致行業企業數量多而規模偏小。這與國外完全不同。

  三是缺乏技術開發和產業化發展等專業人才。企業缺乏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導致行業門檻太低,什麽人都能幹,缺乏技術創新和產業化的高端人才,特別是國際化領軍人才。同時缺少龍頭企業的引領和帶動,使得產業重組和資源整合難於形成。

  超前謀篇布局

  針對上述問題,郭源生建議,傳感器產業發展需要加快探索集群化發展路徑。具體來看,可以在國內外現有企業、人才、技術、市場等資源基礎上,結合國內區位優勢、政策優勢,通過政產學研用服立體化發展和推動,以及國際交流與協作、人才引進與培養等形成對接平台;整合國際產品開發、檢測等技術,在國內適合地區,打造一個自然環境良好、產業環境優越的雙生態產業鏈,即國際化的傳感器產業園——中國“傳感穀”。

  中國“傳感穀”的規劃目標是:通過產業集聚,在5年時間內,形成一個聚集有500餘家公司和科研院所組成的結構合理、產業鏈完整、產業優勢與品牌特色突出、具有國際化市場對接能力和知名度,全球惟一的國際化傳感器產業園區。實現年銷售額2000億元以上。

  郭源生迫切建議,需成立國家支持主導下的傳感器產業聯盟,開展國內外行業、企業技術、人才、市場等信息資源的銜接和協調;推進“傳感穀”整體規劃、設計、實施;促進產業化發展及行業整體能力提升。

  會議期間,江蘇常州的“中國國際傳感穀”正式開穀。據常州高新區光伏園區管委會副主任張新強介紹,常州高新區希望通過國內外優質產業資源集聚,在常州市打造一個國際化傳感器產業高地,力爭到2020年產業規模達500億元。

||客服中心|||| |

地址:北京市東(dong) 城區建國門內(nei) 大街18號(恒基中心)辦公樓2座8層 郵編:100005

電話總機:010-58280809 傳(chuan) 真:010-58280810,010-58280820 會(hui) 員服務郵箱:member@anexpatinsingapore.com
會(hui) 員服務熱線: 010-58280888,010-58280836(工作日上午8:00-12:00 下午13:30-17:00)

Copyright © CCCME 华体汇体育登陆 版權所有 |

本網站將在文章轉載後一個(ge) 月內(nei) 支付原創作者稿酬。請未及時領取稿酬的作者及時聯係信息部,如超過6個(ge) 月未領取者,將被視為(wei) 自動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