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進入华体汇体育登陆[請登錄][免費注冊(ce) ] 我的辦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 資訊

國內動力電池供應“崇洋” 彎道超車當自強

來源:中國工業電器網 時間:2015-11-24 00:00:00

    近年以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利好政策不斷出台,產業持續高速發展。根據工信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1-10月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20.69萬輛,同比增長300%。更有專家預測,2015全年的新能源汽車生產量將有望突破30萬輛。

  但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持續升溫,作為核心零部件的動力電池產能不足的短板也逐漸暴露出來。正如許多專家分析的那樣,動力電池的供給短缺,在很大程度上限製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以今年為例,2015年我國動力鋰電池需求約為12.5GWh,產值約合250億,而目前動力鋰電池實際產能或隻有5Gwh。

  天能集團的相關負責人在采訪中向記者坦言,今年上半年天能鋰電池產能已經躍升至1.25GWH,位列全球鋰電產能前十。而產出的電池都已被眾泰、康迪、奇瑞、華立等采購一空,市場卻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可見我國超速發展的新能源車已經將電池產量遠遠甩在了身後。

  國內動力電池供應“崇洋” 彎道超車當自強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以電池起家而占盡先機的比亞迪讓諸多車企得到了靈感。上汽、北汽、眾泰、力帆等幾家企業都調整了戰略,紛紛開始自行投產電池。而這些車企投產電池的背後,除了保證零配件供應量跟上產出以外,還有一些更深層次的因素。

  采購電池成本高

  對整車廠而言,做新能源汽車最大的問題在於成本控製。而動力電池作為電動汽車的核心部件,如果對外進行采購,它的價格將占到整車成本的30%到45%之多,會在很大程度上壓縮車企的利潤。

  近年來由於電池的供不應求,電池企業的話語權逐漸增大。電池級碳酸鋰的價格從今年初的4萬元/噸一路上漲至7萬元/噸,進一步增加了沒有電池產出能力的車企的采購壓力。

  此外,由於中國的電池規模化生產尚不成熟,無法達到擴大規模從而降低成本的效果。
動力鋰電池的回收體係也並不完善,因而動力鋰電池的成本居高不下。

  國內電池整車匹配能力低

  目前國內涉及動力蓄電池配套生產企業有177家,但實際上,能進入整車供應鏈的企業卻僅有比亞迪、天能、力神、比克、萬向等不足10家。

  許多電池企業並非沒有產出,但在集成能力、生產一致性和安全性上都有一定缺陷,無法達到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技術要求。產出的電池差異性比較大,整車匹配能力不高,而這正是電池最忌諱的缺點之一。

  因此,車企自主投產電池,嚴格把關電池的合格率和利用效率,提高電池的穩定性和一致性也是對產品性能的必要追求。

  實現“彎道超車”須掌握核心電池技術

  汽車工業發展至今,中國由於起步較晚發力不足,已經被世界的車企甩在了身後。但對新能源汽車來說,中國和世界的汽車工業第一次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

  為了抓住這次“彎道超車”的機會,國家不遺餘力地以政策利好助推新能源汽車。而各大車企卯足全力占領國內市場的同時,也都想在國際上嶄露頭角。

  根據統計機構數據,2015年9月份,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創4.76萬輛新高。而在龐大的中國市場助推下,也隻有比亞迪和北汽兩家企業能夠躋身十強。

  可以說這兩家車企的成功,與他們具備產出電池的能力是密切相關的。其他車企的生產脈門都掌握在電池廠家手中,甚至大多數還是日韓的國際電池廠商。

  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零部件,一旦外資電池徹底壟斷了中國市場,那麽動力係統的相關核心技術將會從此失落,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又會回到傳統汽車核心技術空心化的老路上,錯失突破的良機。

  因此,研發動力電池雖然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但對車企的品牌競爭力和長期發展都有很大的幫助,隻有勇於調整戰略的車企才能複製特斯拉和比亞迪的成功。

||客服中心|||| |

地址:北京市東(dong) 城區建國門內(nei) 大街18號(恒基中心)辦公樓2座8層 郵編:100005

電話總機:010-58280809 傳(chuan) 真:010-58280810,010-58280820 會(hui) 員服務郵箱:member@anexpatinsingapore.com
會(hui) 員服務熱線: 010-58280888,010-58280836(工作日上午8:00-12:00 下午13:30-17:00)

Copyright © CCCME 华体汇体育登陆 版權所有 |

本網站將在文章轉載後一個(ge) 月內(nei) 支付原創作者稿酬。請未及時領取稿酬的作者及時聯係信息部,如超過6個(ge) 月未領取者,將被視為(wei) 自動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