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進入华体汇体育登陆[請登錄][免費注冊(ce) ] 我的辦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 資訊

不進資本市場,電動車龍頭企業發展將受到哪些限製?

來源:電動車商情網 時間:2015-12-04 00:00:00

    在有著20多萬億元體量的中國股市,卻容納不下有著數千億產值的電動車產業。創立至今將近30年的電動車產業,至今沒有一家整車龍頭企業進入到股市,目前僅僅隻有一家名不經傳的年產規模隻有30-40萬輛的整車企業剛剛掛牌,進入新三板,還沒有正式進入交易程序。而有著規模超過100萬輛以上的雅迪、愛瑪、綠源、新日、台鈴等一批大整車企業,卻在資本市場上不見蹤影,這難免讓人匪夷所思,更讓人不可理解。
縱觀我國現有的任何一個對國民經濟、對民生有著重大影響的產業,龍頭企業基本上是上市公司,不能進入到上市公司的行列,那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就拿自行車、摩托車、汽車等行業來說,國內自行車上市公司由鳳凰、永久(但是這兩家企業帶有濃重的國有企業色彩);在中國寶島台灣上市的有捷安特、美利達;摩托車上市公司由新大洲、宗申、建設、錢江等一大批企業;汽車則更多了。恰恰相反,電動車除了金大之外,整個整車龍頭企業遊離在資本市場外,究竟會是怎樣的一種結果。可以肯定,如果沒有規模大企業進入到上市公司行列,這個產業今後幾年將會變得相當的糟糕,彼此之間日子過得非常的艱難,將會出現這樣幾個現象:
企業難以從大進入到強的轉變。從目前來看,我國電動車行業中的不少企業享受到了市場需求旺盛的“紅利”而獲得迅速做大的。但這些企業總體而言,基本上大而不強。隨著市場需求進入到低迷狀態,這些企業持續增長的後勁不足的問題將顯現。進入高端市場需要企業具備獨特的核心競爭力還相對顯得匱乏。由於企業缺乏諸如資金、研發、技術、管理、經營等綜合的優勢,在市場低迷之下,企業仍然無法擺脫同質化、低端化的價格競爭來殺傷對方的詛咒,使得企業無法提升贏利能力。
產業格局受到了限製。可以這麽說,由於電動車(主要是電動兩輪車)整車企業缺乏足夠的技術、資金、知識產權的支撐,電動車企業的發展難以形成延伸的優勢。照理說,電動三輪車產業必須要在電動兩輪車產業發展的基礎建立起來。但恰恰相反,電動兩輪車始終無法向電動三輪車上延伸,或者盡管電動兩輪車向電動三輪車產業拓展,但形成不了優勢。電三輪與兩輪之間的產業延伸被阻斷,原因是,電動兩輪車產業製造相當的細分,整車企業缺乏對這些下遊產品形成整合,在整個產業的研發上的投入更是顯得太少的結果,導致了電動兩輪車產業拓展的局限。因此,電動車兩輪三輪車四輪產業是割裂的,無法相互貫通。
  大規模的重組兼並隻能停留在幻想之中。電動車產業未來的市場很大,但前提是,企業必須要進一步提升規模優勢,有了規模之後,企業可以進行更多的研發、技術的投入。但是,從目前來看,由於電動車企業實力相當,企業競爭必定是非常嚴酷的。如果,有了幾家資金、研發、技術、產品優勢非常強大的公司,在競爭中就可以采取強勢的兼並重組,使企業的規模迅速做大,形成一定的市場壟斷。但是,目前個別大企業有兼並重組的雄心,壯誌卻沒有雄厚的產業資本、金融資本做後盾,隻能是奢望。
企業無法實現自律。由於企業還沒有進入到上市公司行業,企業的諸多運作還相當的寬鬆,這也可能是大整車企業不願上市的一個原因。如果一旦上市,企業所有往來必須要真憑實據,企業經營必須要自律。恐怕由於這樣的束縛,導致了一些大整車企業不願上市或在上市之路上磕磕碰碰,一路顛簸。但是,電動車大整車企業上市的趨勢不會變。
  由此可見,電動車整車企業進入到由資本市場來管理的時代,才能使這個產業進一步做大並且向做強方向轉變。如果,還是像當前一樣,電動車整車企業還要經曆幾年非常殘酷的競爭,才能形成真正具有品牌優勢的整車企業。

||客服中心|||| |

地址:北京市東(dong) 城區建國門內(nei) 大街18號(恒基中心)辦公樓2座8層 郵編:100005

電話總機:010-58280809 傳(chuan) 真:010-58280810,010-58280820 會(hui) 員服務郵箱:member@anexpatinsingapore.com
會(hui) 員服務熱線: 010-58280888,010-58280836(工作日上午8:00-12:00 下午13:30-17:00)

Copyright © CCCME 华体汇体育登陆 版權所有 |

本網站將在文章轉載後一個(ge) 月內(nei) 支付原創作者稿酬。請未及時領取稿酬的作者及時聯係信息部,如超過6個(ge) 月未領取者,將被視為(wei) 自動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