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數控機床網
時間:2015-12-16 00:00:00
工業水平看裝備製造業,裝備製造業水平看小型數控車床。這句話不斷地被驗證著。作為裝備製造業的基礎,小型數控車床行業正在麵臨著經濟下行帶來的考驗。
但凡做企業的,不管是創業的還是在互聯網衝擊下轉型升級的傳統行業企業家,“互聯網+思維”已經成為了大家共同的口頭禪。
自從小米手機CEO雷軍,用三年時間把默默無名的小米手機打造成家喻戶曉的品牌後,他所運用的“互聯網+思維”營銷手機方式也被大家熟知。但究竟什麽是互聯網+思維?眾說紛紜,莫衷是一。我簡單談一下我的看法,很多內容就不展開了,歡迎拍磚交流。
“中國小型數控車床行業已經高位運行了不少年頭,從2012年、2013年開始有所低迷。”山東一家小型數控車床企業中層領導告訴記者。2015年1月至5月,全國小型數控車床工具行業累計完成出口交貨值182.04億元,累計同比增長4.18%。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特別顧問蔡惟慈表示,小型數控車床業盡管形勢很困難,但今年增速是高於機械工業平均水平的。
中國小型數控車床工具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陳惠仁曾表示,2015年中國小型數控車床工具行業有望走出下行區間,預計行業整體發展狀況將與上年持平或小幅增長。
互聯網+:軟硬結合
在傳統的印象中,小型數控車床企業的車間布滿了硬邦邦的設備,而“互聯網+”的介入則為這些冷冰冰的機器帶來了一絲“柔軟”。今年兩會期間,藍牙裝備的領導曾在私下場合向記者抱怨,實施“互聯網+”,像小型數控車床等製造業企業,最大的問題在於工業自動化下,從軟件到硬件有一種係統性滯後,沒有資金、科研的保障,讓機器插上互聯網的翅膀完全飛翔起來很難。
從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已經為製造業轉型升級製定多項支持計劃。2012年7月,國務院印發《“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將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七大產業列為國家重點發展的新興產業,並把物聯網、雲計算單獨列為重大專項工程。已經出台的《中國製造2025》,將互聯網和製造業的結合作為未來製造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新一輪科技變更中,各國都在研究如何搶占新一輪發展製高點。今年兩會提出的“中國製造2025”與“互聯網+”戰略,是將互聯網與傳統製造業進行深度融合,以智能製造作為切入點,通過“中國製造2025”國家戰略的前十年驅動,實現我國由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推進的重大轉折。
硬件仍顯“不硬”
以德國“工業4.0”為標誌的新一輪科技革命蓬勃興起,國際迎來的以信息係統為基礎,以高度數字化、網絡化、機電融合為標誌的第四次工業革命高潮迭起。
但作為製造業的基礎,小型數控車床的不少核心零部件仍需依賴進口。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此前曾有領導視察該類企業,經過詢問,發現一些零部件要依賴於進口,通常要從德國、日本進口。
即便在車床整機部分,也不樂觀。在中國的小型數控車床進口國中,日本和德國占到56%左右。分產品來看,高端小型數控車床,日德占70%;鑽攻中心,日本約占
100%;臥式加工中心,日德占72%以上;立式加工中心,日德占64%左右;龍門加工中心,日德約占50%;臥式數控車床,日德占52%;立式數控車床,日德約占50%。
中國車床行業和世界比,還是有差距,國產小型數控車床的核心零部件也需要提高自主化水平。有些看起來和國外差不多了,但在精度、速度、可靠性等方麵還是有差距。
高端小型數控車床必須經曆能做、做好、做出市場競爭力三個發展階段,行業過去十年的幾大成就之一就是實現了高端小型數控車床從“不能做”到“能做”的跨越,但這隻是一個過渡階段,還必須老老實實地跨過“做好”和“做出市場競爭力”這兩道坎。
人工智能衝擊傳統製造,中國的數字化製造、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與發達國家有很大差距,與此同時數控車方小型數控車床市場借互聯網+實現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