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進入华体汇体育登陆[請登錄][免費注冊(ce) ] 我的辦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 資訊

工程機械的“互聯網”到底該怎麽“+”?

來源:中國機械網 時間:2015-11-25 00:00:00

    隨著互聯網產業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傳統行業正在被互聯網技術改變。當前,“軟件定義世界、數據驅動世界、自動化接管世界”已成為產業共識,特別是伴隨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技術的應用,“互聯網+”時代已經撲麵而來,各種大宗商品走向互聯網已是曆史必然。擁抱互聯網就是擁抱希望、擁抱未來。今年7月,國務院出台了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明確了未來三年及十年的發展目標,提出11項重點行動。近日公布的“十三五”規劃建議再度強調“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十三五”時期,“互聯網+”將在各行業、各領域加快發展,有利於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催生經濟新格局。信息通信業要將深入支撐“互聯網+”作為重大戰略任務,加快與各行業的業務滲透與融合,更有力地發揮“互聯網+”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帶動力。專家分析表示,第一,“互聯網+”已經是個國策,其落實與執行是會有相關部分參與及推動的;第二,“互聯網+”是個方法論,以後社會各界都要用這個方法論來指導千萬中國企業的轉型及升級;第三,“互聯網+”具有極強的使命感,是必須執行與推行的。

  那麽,作為政策敏感型的工程機械行業,在“互聯網+”行動計劃中,該有怎樣的表現,又將被改造成一種怎樣的具備互聯網屬性的商業新模式呢?麵臨互聯網思維的強勢來襲,工程機械廠家該采取何種態度,采用什麽方法去理解它、應對它並應用它?如何適應產業發展和變革,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拓展發展空間?在低迷幾年未來還將持續低迷的工程機械行業,工程機械“互聯網+”改造需要哪些思維?工程機械的“互聯網”,到底該怎麽“+”?

  互聯網+智能製造

  當前,基於互聯網發展所提出的“中國製造2025”似乎給大多傳統企業指出了一條光明道路,促使工業逐步走進智能化時代。與此同時,工程機械行業也大膽向智能化方向轉型升級。智能化主要分為三大方麵:一是“智能化的工廠”,重點研究智能化生產係統及過程,以及網絡化分布生產設施的實現,即將工藝流程數字化;二是“智能化的生產”,主要涉及整個企業的生產物流管理、人機互動以及3D技術在工程機械生產過程中的應用等,將人的真實需求和效用通過數字化反饋到產品與服務係統的設計中;三是“產品的智能化”,即產品功能更多地向智能方向發展,如智能操控,減少人力投入,實現人工解放和最大限度地發揮機器作用。

  以徐工為例,與傳統的技術改造不同,徐工的智能化車間建設中更加關注以信息係統為代表的“神經末梢”價值。通過信息係統實現關鍵數控設備及大型加工中心全部聯網,對車間現場網絡化監控和可視化管理;機器人、數控中心等智能製造設備占比達到80%,全麵集成生產能力平衡係統、配送係統、看板管理和製造執行係統,基本實現了生產過程的自動化管控,增強了生產管理的科學性和靈活性,實現了多品種產品的同時排產和混線生產,提高了企業柔性生產製造水平。在剛剛通過評定的徐工塔式起重機第一聯合廠房江蘇省智能車間示範工程,徐工集團信息化管理部負責人付思敏介紹說:“通過以信息係統為核心的生產製造係統的實施,實現生產過程智能化、製造裝備智能化和生產管理的智能化,各個生產單元之間的協同更加及時,生產訂單進度、生產瓶頸工序、工人績效、產品生產質量等生產模型,均有透明量化數據體現;信息係統實時記錄製造過程中的在製、工時、人員、質量等資源信息,整個生產過程實現數字化、可追溯,使大規模個性化定製生產成為可能。表麵上看起來我們的智能車間投入加大了,但是我們的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大幅度提升,生產成本卻得到下降,顛覆了人們對傳統製造業的看法,明確表示這就是我們轉型升級的正確方向。”而早在2009年11月,三一重工就出資成立了“三一智能”公司,致力於為行業提供智能控製綜合解決方案。

  總之,當前全球製造業前沿的變革方式在於生產工藝與信息技術融合、產品個性化和生產人性化。雖然中國在傳統製造上與世界先進製造業還存在差距,但在信息技術方麵有更好的基礎。或許“中國製造2025”戰略將為傳統行業尤其是工程機械行業提供更好的發展機遇。

  互聯網+物聯網

  遠在千裏之外的工地上,工程機械裝備出現了故障,各種故障信息數據可及時傳輸至廠家係統控製室,再由專家將解決方案回傳至工地,最終完成問題的解決。日前,晉江一家工程機械企業最新研發的一款輪式叉裝機與物聯網技術聯姻,實現了在線故障診斷,監控整機工作狀況等功能運用。據介紹,運用物聯網技術的叉裝機能對整機進行在線故障診斷,通過將水溫、油溫、油壓、電壓等數據傳遞,視覺比對和聽覺比對,對整機工作狀況實時監控,及時掌握機器的工作性能並進行有效的故障排除,提供服務保養及運行安全提醒。據了解,通過物聯網平台,現場工作人員手持終端,在線檢測整機工作狀態,將聲音信息、工地現場圖像、機器運行狀況等信息轉換成數據傳輸給機器廠家。盡管遠在千裏之外,專家也能夠對機器在現場的工作狀況了如指掌,一旦出現機器故障,能夠第一時間診斷問題所在,並指導現場的技術人員完成故障的排查與解決。此外,物聯網專家係統會不定期下發維修教學文字、音像等培訓資料,對現場工作人員進行維修培訓。

  事實上,搭載物聯網的東風,更大程度地實現工程機械行業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晉工並非首例。據了解,國內大型工程機械廠家,如中聯重科、三一重工、徐州重工等企業已經先後實現基於物聯網技術為基礎的工程機械遠程維護及監控平台,現場采集工程機械產品的工況、地理位置和環境參數等,采用移動通訊技術實現信息的高效、可靠傳輸,並對機械裝備的海量信息進行存儲與處理。其中,三一重工自2007年其就率先自主研發了ECC(企業控製中心)係統,該係統繼承了大數據與物聯網技術,目前累計接入設備超過20萬台。

  從目前來看,大多工程機械在物聯網的運用上主要還隻是停留在安裝GPS,實現機器的定位功能,而拓寬物聯網功能運用將是工程機械發展的趨勢。業內人士認為,信息技術向工程機械領域加速滲透,向縱深處應用發展,引領工程機械向智能、融合、節能方向發展,是行業下一輪產品競爭的主要方向之一。

  互聯網+電商平台

  根據前三季度一係列數據顯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並未真正出現回暖,各大機型銷售數據同比依然在走下坡路。在這種形勢下,行業企業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一方麵利潤持續下滑,另一方麵企業轉型不知如何下手。而在這種形勢下,用戶日益年輕化和互聯網的發展又對企業經營不斷提出新要求,借助互聯網實現行業製造智能化來走出困境已然成為行業共同思考的問題。事實上,最早工程機械與互聯網融合可以追溯到企業建立網站的時期。互聯網對傳統行業的凶猛衝擊時,工程機械行業的情緒可以用“悲喜交加”來形容。有些企業借助互聯網思維一躍而起,還有些企業因互聯網戰略失誤一夜間轟然倒榻,互聯網思維的出現已經讓工程機械企業開始了新的商業模式和商業生態建設的思索。隨著網絡傳播與電商平台的快速發展,線上、線下互動交易逐漸紅火起來,“互聯網+交易”成為眾多企業可行的行業營銷模式。而隨著與互聯網融合的不斷加深,工程機械行業一路前行,除了企業網站與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的運用,信息化也成為工程機械企業轉型升級探索的道路之一。

||客服中心|||| |

地址:北京市東(dong) 城區建國門內(nei) 大街18號(恒基中心)辦公樓2座8層 郵編:100005

電話總機:010-58280809 傳(chuan) 真:010-58280810,010-58280820 會(hui) 員服務郵箱:member@anexpatinsingapore.com
會(hui) 員服務熱線: 010-58280888,010-58280836(工作日上午8:00-12:00 下午13:30-17:00)

Copyright © CCCME 华体汇体育登陆 版權所有 |

本網站將在文章轉載後一個(ge) 月內(nei) 支付原創作者稿酬。請未及時領取稿酬的作者及時聯係信息部,如超過6個(ge) 月未領取者,將被視為(wei) 自動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