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進入华体汇体育登陆[請登錄][免費注冊(ce) ] 我的辦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 資訊

莫博士:電池技術為何是移動設備的短板?

來源:中國工業電器網 時間:2015-12-22 00:00:00

    電池對於移動設備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而就目前而言,它們依然還是一大短板。對此,莫博士(Walt Mossberg)日前就撰文表達了自己對於電池技術的看法。

  電池是係統中的薄弱環節

  雖然智能手機的能力、速度和功能發展迅速,但續航的增加就要緩慢得多。舉個例子,iphoness 6的A8處理器在CPU和GPU速度上相比2007年的初代iphoness分別提升了50倍和84倍(而今年的A9相比A8在這兩方麵又提升了70%和90%)。

  但是,iphoness在續航方麵的提升就沒那麽誇張了。初代iphoness聲稱可提供8小時的通話時間和6小時的“互聯網使用”,而最新的iphoness 6s則可提供14小時的通話時間和11小時的互聯網使用——提升幅度還不到2倍。

  當然,有人也許會說,iphoness在帶來如此大幅度性能提升的同時還能維持續航能力的提升實屬不易,且兩款機型的續航數字並不具備多麽大的可比性,因為和2007年相比,如今的語音網絡和“互聯網使用”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

  20年前的技術

  索尼在1991年首次實現了鋰離子電池的商業化,而移動設備如今所使用的電池依然基於相同的技術。當然,鋰電池技術的確得到了改良,但續航方麵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並非來自於電池本身,而是通過使用更節能的硬件和軟件所實現的。

  目前依然沒有一種新型電池可以替代鋰離子電池,研究者也認為我們不應對此抱有過高期待。卡內基梅隆大學的Jay Whitacre認為,至少在未來幾年裏,“鋰離子(電池)依然是主流”。他還補充道:“現有的解決方案無法幫助科技公司增加自己的電池預算”。所謂電池預算,指的是科技公司在設計一款新設備時對於電池能力的要求。

  Whitacre認為,我們必須該清楚如何使用新型電池材料。雖然研究者都在實驗各種新型材料,但還沒有人真正開發出一種設計實際、可投入市場應用、並大幅提升手機和筆記本續航的的電池。就目前公開的信息而言,還沒有任何一種電池技術能夠把手機變成每周一充。

  這是因為提升電池效率和提升處理性能完全不是一回事。電池問題實際上是基礎化學和物理問題。“看看元素周期表你就知道,可使用的材料數量並不多。”以色列技術公司StoreDot總裁Doron Myersdorf說道。電池並不遵循摩爾定律,你並不是每隔兩年就能把容量加倍。

  另辟蹊徑

  在認識到這方麵的問題之後,一些技術公司開始將重心轉移到別的方麵:大幅縮短充電時間。這是為了改變消費者心理。如果用戶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給設備充滿電或充入大量的電源,那麽他們對於續航的焦慮將可大幅減輕。

  三星最近發布的幾款新手機可在30分鍾之內充入50%的電源,而蘋果99美元(約合人民幣642元)的Apple Pencil手寫筆隻要充電15秒就能使用30分鍾。高通也將快速充電技術整合到了自己的移動處理器當中,其最新版本號稱可將充電速度提高4倍。

  但是,StoreDot所帶來的提升或許是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這家技術公司號稱對傳統電池和充電器同時進行了重新設計,全新“有機材料”的使用可在幾分鍾之內就充入可讓手機電池使用一天的足夠電能。

  目前,整個科技產業都迫切希望解決電池技術的問題,無論是以何種方式。但考慮到相關研究的緩慢進展,我們可能並不應該對此抱有太大期待。

||客服中心|||| |

地址:北京市東(dong) 城區建國門內(nei) 大街18號(恒基中心)辦公樓2座8層 郵編:100005

電話總機:010-58280809 傳(chuan) 真:010-58280810,010-58280820 會(hui) 員服務郵箱:member@anexpatinsingapore.com
會(hui) 員服務熱線: 010-58280888,010-58280836(工作日上午8:00-12:00 下午13:30-17:00)

Copyright © CCCME 华体汇体育登陆 版權所有 |

本網站將在文章轉載後一個(ge) 月內(nei) 支付原創作者稿酬。請未及時領取稿酬的作者及時聯係信息部,如超過6個(ge) 月未領取者,將被視為(wei) 自動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