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工業電器網
時間:2015-12-01 00:00:00
經濟部長鄧振中日前接受“金融時報”訪問指出,將力拚任內開放陸資來台參股IC設計業。他昨天出席立院經委會時強調,考量國際競爭趨勢,未來若朝開放方向,將規劃技術是否被不當轉移到大陸、陸廠是否竊取商業機密、不當挖角及避免造成廠商外移等四大配套措施。
立院經委會昨邀請鄧振中、中油董事長林聖忠,報告高雄後勁五輕關廠計畫進度與廠區設置、土地後續處置、及與當地政府、居民溝通情形,和高雄氣爆事件後續處置情形;並初審通過再生水資源發展條例草案,可望解決台灣工業區旱期用水困境。
鄧振中會前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台灣IC產業的上中下遊,除上遊的設計業還沒有開放,中遊的製造、下遊的封裝測試都已有限度的開放,僅限製外資不能擁有控製權。
鄧振中指出,以當前IC設計在國際競爭的情勢來看,政府還有很多方麵需要幫產業界多考慮。
他表示,若未來台灣朝著開放的方向走,配套措施的重點在於:技術會不會不當的被移轉到中國大陸、陸資來台是否會竊取商業機密,人才是否會被不當挖角,導致未來產業外移空洞化等四大方向。
鄧振中強調,政府在設計配套措施時,會多跟產業界討論,讓大家放心,並在有規範的狀況下,有限度的開放,同時也會要求被投資的台灣公司,不可減少在台就業,及要求廠商承諾繼續在台投資。
距年底僅剩不到一個多月,最快何時開放陸資來台參股?鄧振中則回應,期盼任內能完成。他說,“該做什麽,就要先弄清楚”,經濟部會一步步盡量去做,唯有配套措施完整後,才會進一步開放。
經濟部官員透露,鄧振中的想法其實非常簡單,就是要瞄準大陸市場,給國內業者空間,做出最佳的策略布局;若真開放陸資參股IC設計,將是有條件開放,而且一定是個案認定,不會是通案全都開放。
據了解,目前工業局持續跟業者溝通,“在適當時機、氛圍也沒有疑慮時,才會送件”;目前沒有業界提出開放要求,因為業界傾向等待政府開放才送件。
經濟部長鄧振中昨(26)日表示,希望能在任內開放陸資來台參股國內的IC設計產業,但要有四大條件,包括技術不會被不當移轉、陸資不能竊取商業機密、不會發生不當挖角、避免造成廠商外移。
他強調,經濟部不會無條件開放,而是搭配相關配套、有規範的鬆綁,務必要確保台灣留住技術、人才和廠商。鄧振中指出,從半導體產業的上中下遊來看,中遊的製 造和下遊的IC封測已有條件開放,陸資不能擁有控製權,短期內不會放寬限製;對於上遊的IC設計,應在有規範的狀態下開放,且須規劃配套措施。
鄧振中昨天赴立院經濟委員會備詢,他受訪時表示,開放陸資投資我IC設計產業,必須要考慮四大問題:包括關鍵技術是否會被不當移轉到大陸、商業機密是否會被 對岸竊取、陸資是否會不當挖角、國內產業會不會移到對岸?這項配套一定要讓大家放心,國內廠商也要承諾繼續在台投資,才會考慮開放,不排除舉行公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