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電器界
時間:2015-12-01 00:00:00
眼下,家電行業正步入“寒冬”,這從近期公布的上市公司第三季度業績可以看出端倪。多數家電企業出現了業績下滑,部分企業甚至大幅虧損。在傳統家電市場整體低迷的情況下,近來業界念念不忘的靠智能和能效轉型,是否會讓行業的景氣度盡快升溫?從現狀來看,智能、能效升級之“火”,難以迅速讓家電業“暖和”。
智能轉型效果差強人意
今年下半年開始,家電行業的“低溫”狀態已逐漸凸顯,進入第三季度,企業的盈利動能進一步衰減。根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的統計數據,2015年前三季度全國百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家電零售額累計下降6%,這意味著國內家電市場已經進入“寒冬”。與此同時,眾多家電企業陸續開啟了智能戰略轉型。比如,長虹智慧社區戰略、TCL的“雙+”戰略、海爾U+智能家居平台、創維孵化酷開互聯網子公司、美的創新中心等。不過,盡管這一年智能話題始終火熱,但對家電市場的拉動作用卻差強人意。
能效領跑製度未立竿見影
繼國家節能家電激勵政策出台後,一些地方的節能激勵政策也已落地。如北京的政策,就涉及了財政補貼,明確了將對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空調、熱水器、吸油煙機等9類產品進行節能減排財政補貼。其中,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空調、熱水器、吸油煙機的能效標識須為中國能效標識一級或二級標準。
中怡康副總經理彭煜認為,這些能效領跑及其補貼激勵製度,旨在打造國內家電節能領域的“標杆”。但目前來看,其“精神鞭策”遠大於物質獎勵,即便是北京版的補貼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也很難“解渴”。
有專家認為,隻有消費者能效意識逐步提高後,才會有入圍產品的銷售提升,這條路任重道遠,需要家電企業足夠的實力和耐力。雖然走智能、能效化的轉型之路是兩難的選擇,但這也是必經之途,即使現在成效不顯著,也需朝著該方向努力。
調查:年底促銷季,家電賣場辭舊迎“鑫”
時近歲尾,家電市場再次迎來促銷季。為了爭取消費者掏腰包,眾多品牌廠商都使出看家本領,展示各自的產品優勢;各大家電賣場也鉚足勁割肉拚價,力爭在今年剩下的一個多月時間裏全力衝刺。
“前些日子海口常下雨,家裏那台舊洗衣機不能自動烘幹,衣服晾了好幾天。現在年底家電搞促銷優惠,正好想買台有烘幹功能的洗衣機,好換掉家裏那個‘老古董’。”海口市民吳女士正在鬆下櫃台前選購一款洗衣機。她一邊看,一邊詳細地詢問該款機型的功能信息,“這一款我挺喜歡,容量大,也很智能。不但可以根據衣量多少自動調節水量、洗衣粉量和洗滌時間,還能根據衣料質地吸水情況自動補水,關鍵還不用操心媒體報道的機內細菌汙染問題,它可以自動清潔內筒。現在促銷幅度很大,才1000多元,挺劃算的。”
海南日報商業周刊記者走訪海口多家家電賣場發現,這些賣場都圍繞年底開展了大幅的降價促銷活動。宏州電器采銷中心總監鄭先生告訴記者:“由於消費者年底手裏資金充裕,往往準備置辦些大件家電,所以賣場也迎來了電視、洗衣機、冰箱等電器的銷售旺季。我們迎合消費者的需求推出了抽獎、預存金額贈送消費券等各類讓利活動,同時也會與各個家電廠商聯合推出包括多款特價商品在內的優惠活動,讓消費者高高興興提前辦年貨。”
另一家連鎖家電賣場也將在本月底,聯合康佳和美的兩個品牌舉行內購會,實行全封閉銷售。屆時不但推出冰箱、電視、空調和洗衣機“四大件”的多種組合式優惠套餐,數款旗艦電視產品也將當場公布驚喜價格,還打出了比國慶節、雙11價更低的宣傳標語。
在某家電賣場,海口市民李先生正忙著在簽售卡上填寫自己的個人信息。“過段時間準備把父母從外地接過來,享受享受海南的怡人環境。聽說年底家電優惠大,這時候買特劃算,家裏有些電器已經‘超期服役’了,打算趁著這次年底商家促銷,把需要換的電器都更新一下。其實,今天已經看上了好幾款,回去再琢磨琢磨,比較比較,導購員說這個周末還有內購會,到時候過來看,或許價格上能更優惠,該出手的時候就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