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進入华体汇体育登陆[請登錄][免費注冊(ce) ] 我的辦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2015年10月19-24日,根據兩(liang) 岸企業(ye) 家峰會(hui) 年度重點工作安排,中國機床工具工業(ye) 協會(hui) 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shu) 長陳惠仁率團赴台灣進行了同業(ye) 交流活動。
在台期間,代表團在台中地區集中考察了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永進機械工業(ye) 公司、晟昌機電公司、慶鴻機電工業(ye) 公司、台灣引興(xing) 股份有限公司和銀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它們(men) 的主營業(ye) 務涉及應用技術研究、加工中心、電加工機床、主軸電機、機床內(nei) 外防護裝置和滾動功能部件等。這6家企業(ye) 在台灣該領域都是位居首位或居前三名之內(nei) 的典型代表,而且類型比較全麵:既有生產(chan) 企業(ye) ,又有科研機構;在企業(ye) 中,既有主機企業(ye) ,又有功能部件配套企業(ye) ;在主機企業(ye) 中,既有金切加工主機企業(ye) ,又有電加工主機企業(ye) 。
因此,這次考察活動對了解台灣機床行業(ye) 的整體(ti) 情況非常有幫助,也由此形成了係列考察報告與(yu) 業(ye) 界分享。
一、台灣機床行業(ye) 集聚效應與(yu) 企業(ye) 特點
台灣機床最早起於(yu) 1943年楊鐵工廠的建立,該廠最初產(chan) 品是普通車床。台中精機的1954年成立。大多數台灣的機床企業(ye) 是上世紀60年代後建立的。目前台灣機床行業(ye) 約有l400家企業(ye) ,其中,金屬切削機床生產(chan) 廠約220餘(yu) 家,成形機床生產(chan) 廠約50餘(yu) 家,其餘(yu) 大部分為(wei) 零部件配套企業(ye) 。全部從(cong) 業(ye) 人員約有2.6萬(wan) 人。
台灣機床工業(ye) 的90%集中在台中,其餘(yu) 多分布在台北和彰化,這種大規模的機床產(chan) 業(ye) 聚集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在高度聚集的背景下台灣機床產(chan) 業(ye) 產(chan) 生了精細的分工合作體(ti) 係,在台中地區1-1.5小時車程範圍內(nei) ,幾乎所有的配套件都能采購到。一個(ge) 主機廠有幾十家、上百家配套企業(ye) 的情況十分普遍。部件廠同樣也有若幹零件廠為(wei) 其配套。特別是鑄件,目前隻有永進和台中精機這兩(liang) 家大型企業(ye) 保留了鑄造車間。由於(yu) 其配套的機床企業(ye) 集中分布,這次參觀的引興(xing) 公司能夠實行公交化發貨(見圖)。
台灣機床市場形勢:聚焦與(yu) 分工是最大特點
充分的分工協作體(ti) 係下,主機廠就可以緊跟世界製造業(ye) 發展趨勢,集中精力於(yu) 產(chan) 品開發、關(guan) 鍵件加工和機床裝配、調試等,配套企業(ye) 可以集中精力研究主機廠的要求,做好功能部件。這樣就形成了一個(ge) 開放式的社會(hui) 化大協作生產(chan) 體(ti) 係。這樣的體(ti) 係依靠高度的誠信和多年的磨合聯結在一起,形成了一種穩定的命運共同體(ti) 。
台灣機床企業(ye) 都是私營企業(ye) ,並且多數是家族企業(ye) 。近年來許多企業(ye) 已經是創業(ye) 者的第二代在經營。這些私營的機床企業(ye) 一般規模不大,300人以上就是大企業(ye) ,但產(chan) 權關(guan) 係清晰,責任明確,企業(ye) 內(nei) 部治理結構穩定,管理務實,運行高效,因而顯示出很強的市場活力和競爭(zheng) 力。
二、台灣機床行業(ye) 的技術研發體(ti) 製
台灣機床企業(ye) 規模小,受資金、人才缺乏所限,研發能力一般較差。在機床產(chan) 業(ye) 發展初期,由於(yu) 缺乏高質量的功能部件,生產(chan) 成本高,機床質量難以保障,市場競爭(zheng) 力也比較差。近年來水平的提高,有賴於(yu) 行業(ye) 整體(ti) 在技術研發上的長期努力。
為(wei) 促進機床工業(ye) 技術進步,台灣在1963年建立了金屬工業(ye) 發展中心,1969年成立金屬工業(ye) 研究所,1977年設立精密機床中心,1982年擴充成立機械工業(ye) 研究所,成為(wei) 台灣工業(ye) 技術研究院所屬5大專(zhuan) 業(ye) 研究所之一,專(zhuan) 門從(cong) 事機床及機械自動化有關(guan) 技術的科研開發。
工研院機械工業(ye) 研究所現有員工1000餘(yu) 人,有機、電、液、氣和經營管理各方麵的專(zhuan) 家人才,具有攻堅、參謀、組織、服務四大功能。研究所設有由國外專(zhuan) 家參加的機械工程顧問委員會(hui) ,以及由台灣省學術界、工業(ye) 界、當局主管組成的策略委員會(hui) 。科研方向和主要項目與(yu) 台灣機械工業(ye) 需要和技術發展方向緊密結合,有中長期整體(ti) 發展計劃。每年科研項目中有60%為(wei) 縱向科研項目,由當局撥款;有40%為(wei) 與(yu) 企業(ye) 合作的橫向項目,由企業(ye) 出資,完成後直接由工廠應用。生產(chan) 滾動功能部件的上銀和生產(chan) 磨齒機的陸聯這兩(liang) 家台灣知名企業(ye) ,就是以工研院的科研成果為(wei) 基礎孵化並發展起來的。這次代表團參觀的慶鴻機電工業(ye) 公司也曾出資委托工研院進行直線電機開發設計,並合作解決(jue) 了關(guan) 鍵性的發熱問題。
這次考察所到的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是1993年成立的。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規模比工研院機械工業(ye) 研究所小,業(ye) 務方向更側(ce) 重於(yu) 解決(jue) 機床行業(ye) 近期的新技術應用和新產(chan) 品開發難題(詳見“係列之二”)。
除了上述兩(liang) 家專(zhuan) 業(ye) 研發機構,近十多年來,台灣機床行業(ye) 還采取研發聯盟的方式,上下遊企業(ye) 之間或同類企業(ye) 之間為(wei) 某一關(guan) 鍵技術或產(chan) 品,如主軸、車銑複合機床等,結成研發聯盟,共同研發,共享成果。
台灣機床行業(ye) 的研發體(ti) 製很好地發揮了政府、企業(ye) 和科研機構的集成優(you) 勢,以企業(ye) 為(wei) 投資主體(ti) ,緊密圍繞市場需求和產(chan) 業(ye) 發展,科研機構與(yu) 企業(ye) 緊密結合,更貼近市場,更富有效率。
三、主管部門與(yu) 行業(ye) 組織
台灣經濟部工業(ye) 局是機床行業(ye) 的歸口管理部門。1981年起台灣當局明確機床工業(ye) 作為(wei) 戰略性工業(ye) ,一直受到主管部門的重視和扶持。例如,建立研發機構並參與(yu) 其運營管理,聘請外國專(zhuan) 家,製定融資辦法,幫助機床企業(ye) 引進國外高檔設備和開拓海外市場,在企業(ye) 中推進先進管理方法,設立榮譽獎項,引導企業(ye) 提升管理和產(chan) 品質量,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台灣機床行業(ye) 的增值稅率是5%,納稅負擔相當低。在進入大陸市場時,又能夠享受ECFA協議的免稅優(you) 惠,對大陸機床企業(ye) 形成了明顯的成本優(you) 勢。
台灣的機床行業(ye) 組織成立得也很早。台灣機械工業(ye) 同業(ye) 公會(hui) (TAMI)1945年成立,代表團訪問期間正值該會(hui) 慶祝成立70周年。該會(hui) 麵向台灣整個(ge) 機械工業(ye) ,但機床工業(ye) 是重要方麵(會(hui) 員約占40%)。機械工業(ye) 同業(ye) 公會(hui) 總的任務是為(wei) 機床工業(ye) 以至整個(ge) 機械工業(ye) 的發展進行謀劃、組織工作。公會(hui) 的服務很有市場化特色,在台灣機床行業(ye) 發展中不乏精彩案例。例如,代表行業(ye) 基金投資成立精密機械發展研究中心,服務於(yu) 全行業(ye) 的技術研究與(yu) 產(chan) 品開發;組織會(hui) 員集資,委托工研院開發齒輪機床,等等。
2007年台灣區工具機及零組件工業(ye) 同業(ye) 公會(hui) 成立,是一家專(zhuan) 門服務於(yu) 機床行業(ye) 的社會(hui) 組織。
四、目前台灣機床行業(ye) 的市場形勢
台灣機床行業(ye) 行銷世界各地市場,一個(ge) 明顯的優(you) 勢是能夠緩衝(chong) 局部市場不景氣帶來的影響。但占其出口份額三分之一的大陸市場對台灣機床行業(ye) 影響很大。
2014年受歐債(zhai) 危機影響,歐美市場有所減緩,但受大陸進口增加的拉動,全年台灣機床仍有可觀增加:全年生產(chan) 總值為(wei) 45.7億(yi) 美元,同比增長7.8%;出口總額為(wei) 37.5億(yi) 美元,同比增長5.8%。其中對大陸出口12.1億(yi) 美元,同比增長7.3%,占出口總額的32.4%。
今年以來大陸進口機床的下降,對台灣機床業(ye) 的衝(chong) 擊是比較大的。今年1-9月份,大陸進口機床總額同比下降了22.1%,其中從(cong) 台灣進口同比下降了21.4%。根據台灣機械工業(ye) 同業(ye) 公會(hui) 的資料,今年1-7月台灣機床出口總額為(wei) 19.15億(yi) 美元,同比降低10.4%。該公會(hui) 分析,今年全年台灣機床出口可能會(hui) 比去年同期下降15-20%。
這對近年來產(chan) 能擴大較快的台灣企業(ye) 影響更大,如以生產(chan) 滾動功能部件為(wei) 主的銀泰科技,近年擴張很快,現在產(chan) 銷量比高峰時下降了約50%。
The 133rd Canton Fair was Fully Resume...
Exports of China’s Mechanical and Ele...
Exports of China’s Mechanical and Ele...
Exports of China’s Mechanical and Ele...
Exports of China’s Mechanical and Ele...
Exports of China’s Mechanical and Ele...
汽車行業(ye) :巴西10月產(chan) 量同比增長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