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能源汽車報
時間:2016-01-05 00:00:00
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在2015年增長的近乎瘋狂,然而,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這種瘋狂式的增長速度仍然會持續,甚至會更加瘋狂。數據顯示,2015年11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生產7.23萬輛,同比增長6倍。2015年1-11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27.92萬輛,同比增長4倍。從銷量的數據顯示,2015年11月的新能源乘用車銷量24664台,暴增2.4倍。前11月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量已達13.87萬輛。數倍的增長,這對一個行業來說真的是藍海市場,但是這樣快速的增長,也必然暗藏著巨大的隱患。如果處理不好,將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企業以及整個社會構成很大的傷害。
品質誰來保障
2015年,經常聽到一些企業說,不是自己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上不去,而是產能供不上。一個汽車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如果是比拚供應的話,或者說新能源汽車根本就不愁銷路的話,那麽就會出現一個大的問題:品質保障。在傳統汽車市場上,一些中國自主品牌的汽車企業曾經出現過過快增長帶來的市場隱患。但是,隨著市場過快的增長,汽車企業往往會因為太過於重視銷售端的開發,而忽略了汽車品質的管理。但是,產品品質在使用中逐漸暴露出來的問題,將會損害到這個品牌的形象,最終使得這些品牌銷量大跌。
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恰恰遭遇到了同樣的問題,而且問題可能遠遠比傳統汽車市場繁榮時要嚴重得多。當然,現在我們就不一定說所有的企業生產的所有的產品都存在問題,我們隻是說隱患可能存在。一輛傳統汽車上市之前,一定會經過大量的路試測試,但是,目前的新能源汽車在這麽短的時間內紛紛上市,有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完成這樣的測試呢?而且,巨大的市場需求爆發,帶來的是整個汽車配套產業鏈的供給能力的考驗。如果整車企業一再催促自己的供應商加快供應量,那麽一再大幅提升供應數量的配套企業,能夠保證供應產品的一致性嗎?
即使整車生產企業也會麵臨類似的問題,當市場催著拿車的時候,整車生產企業是否還能夠堅持一絲不苟的品質管理程序呢?現在低速電動車的生產標準已經非常低,有些地方有時候看到一些小廠生產出來的那種低速電動車,這種低速電動車的生產並不需要太高的技術標準。但是,這種車輛沒有牌照,也很難監督,更沒有品牌意識,價格又很低,所以消費者在購買這些車輛的時候要求可能也沒有這麽高。
然而,對於真正的汽車企業生產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市場的要求迥然不同。而且由於這些車輛是作為平時工作生活的代步工具,所以產品品質的重要性就非常之高。
如果新能源汽車在銷售之前把關不嚴的情況下,消費者可能就會遭遇到產品品質的問題。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爆發有許多因素,這包括政策的刺激,比如購置稅減免;也包括消費者消費理念的成熟。但是這種成熟的消費理念仍然比較脆弱,一旦遭遇到任何的問題,就可能讓剛剛成熟的消費理念大幅減退,並對整個新能源汽車產生懷疑。這才是新能源汽車產品品質把關不嚴帶來的巨大後果。
電池去哪兒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一個問題是,自己用過的手機如何處理,手機電池又如何處理?許多人都有過許多手機,但是手機與手機電池卻隻能放到家裏。不過,由於手機電池的體積較小,放到家裏對於自己的日常生活並不會帶來太大影響。
然而,新能源汽車卻與手機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問題。新能源汽車同樣需要使用電池,但是,相比手機而言,新能源汽車所使用的電池數量龐大,所占用的體積巨大。這就遭遇到一個必須麵臨的問題:未來新能源汽車的舊電池到哪裏去?
前為止,還沒有看到有哪個廠商在銷售產品的同時公開明確表示要回收舊電池,也沒有相關的政策對於新能源汽車電池回收有什麽要求。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產銷量可能會達到15萬輛左右。而按照新的新能源汽車發展政策,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年度產銷量可能會達到100萬輛左右。這麽巨大的一個數量級別所使用的電池也是非常可觀,那麽這些電池在報廢之後的流向就必須成為一個政府與企業共同麵對的問題。
據媒體引用一項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動力電池的報廢量累計約為2萬-4萬噸,到2020年前後,中國僅純電動乘用車和混合動力乘用車的電池累計報廢量,將突破15萬噸,達到17萬噸左右的規模。鋰離子電池中還含有六氟磷酸鋰等有毒物質,會對環境和生態係統造成嚴重汙染,鈷、錳、銅等重金屬通過積累作用也會由生物鏈危害人類自身,極具危害性。“如果電池不搞好回收利用,電動汽車的係統性汙染要遠比汽油機型汽車高上成百上千倍。”曾經有媒體引用廣汽集團總經理曾慶洪的這樣說。
產能過剩的危機
由於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大爆發,引發了各路資本競逐這個市場。不僅僅是傳統的汽車企業已經都開始把新能源汽車作為未來自己的主要戰略方向,一些全新的資本力量,都已經將目光甚至資金都投入到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當中。
新能源汽車市場被各種力量高度關注,引發更加激烈的競爭,對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來說是一個好的事情。然而,越來越多的新能源汽車企業的成立,也將帶來新能源汽車產能的大幅提升。其實,即使按照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統計,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出現了供大於求的情況。比如,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10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3.64萬輛和3.43萬輛,1-10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18.12萬輛和17.11萬輛。
如果從這個數據來看,產銷差距相差不大。產銷比例相對平衡。但是,如果再比對一下工信部發布的產量數據,就會出現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工信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10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生產5.07萬輛,1-10月累計生產20.69萬輛。明顯看出,工信部的產量數據相比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有很大的落差。但是由於工信部發布的數據是根據機動車整車出廠合格證統計,所以,產量的數據應該以工信部的更加準確。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麽很明顯的一個問題就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目前的產量已經遠遠超出了市場銷量。在這種情況下,假使再有新的企業建立起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能會越來越大,產銷差距會越來越大,產能過剩的問題就會出現。產能過剩的問題還不僅僅在於產能出現過剩會對市場產生衝擊,而是產能過剩會帶來一個另外更加嚴重的後果:資源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