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工業電器網
時間:2015-12-15 00:00:00
英媒稱,當穿著隨意的矽創工程師在他們的小隔間裏默默耕耘時,他們看不出是明顯的台灣安全資產。但台灣當局視他們為安全資產,長期以來一直禁止大陸公司對矽創等半導體設計企業投資。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2月6日報道稱,這項禁令旨在阻止重大知識產權泄露給大陸,並削弱了在台灣電子領域占據主導地位的700億美元半導體產業,它在台灣的出口中占40%。
報道稱,上世紀80年代,台灣開創了一種全新的芯片生產模式,每個階段由不同的公司實施,不同於英特爾和三星電子等生產商采用的一體化模式。
據伯恩斯坦研究公司的分析師稱,這個“分解式”體係穩步增長,到去年已占全球產量的四分之一。台灣企業始終在這個係統的全部三個主要階段扮演著重要角色,即設計、代工(或製造)和組裝測試。
報道稱,然而,這個行業的許多領導人希望政策有所改變,以便他們能夠在大陸市場上挖掘利用豐富的資金源並建立利潤豐厚的關係。
矽創電子的董事長毛穎文表示:“我們歡迎來自大陸的投資者,這是沒有問題的。”這說明,假如他的公司接受大陸投資的話也許會享有稅收優惠。
報道稱,圍繞大陸對半導體企業投資越來越多的爭反映了台灣麵臨的兩難境地,它在政治上與大陸僵持不下,但它30%的貿易額有賴於大陸。
這個問題在2014年6月突然間變得緊迫起來,當時北京推出了新的半導體戰略。這項戰略需要在5到10年內投資高達1萬億元人民幣(約合1560億美元),把對進口的依賴減少90%以上。大陸去年花了2410億美元購買半導體,超過其他任何產品的開銷,它在石油上的花費為2280億美元。
報道稱,雖然台灣的半導體企業高管認為其大陸同行在技術上遠遠落後,但北京的規劃已促使一些人呼籲欣然接納投資浪潮以避免被它擊碎。
“不管怎樣,到頭來(大陸人)都能自己做。”群聯電子公司董事長潘健成說。“所以,趁他們還沒有做好準備,我們最好跟他們聯手。”群聯設計的芯片用於控製閃存驅動。
報道稱,這一立場的支持者上月受到了一定鼓舞,當時台灣經濟管理部門負責人鄧振中表示,台灣當局打算在明年5月任期結束前解禁大陸對半導體設計企業的投資。民意調查顯示,民進黨的蔡英文可能會在明年1月的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獲勝,而同國民黨相比,民進黨對於同北京建立更密切聯係更持懷疑態度。
然而鄧振中認為此舉不可避免,他表示,若沒有大陸的投資,該行業可能會失去競爭力。他還稱,台灣經濟增長緩慢,第三季度自2009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
但他是在清華紫光公開極力遊說之後講這番話的,該半導體集團通過清華大學受政府控製,是最新國家芯片戰略的重點企業。今年6月,它曾醞釀斥資230億美元收購美國芯片製造商美光。
上月,紫光董事長趙偉國表示,若法律經過修改後允許,他有興趣投資於台灣最大的芯片設計企業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幾天前,他敦促政府遊說台灣取消投資禁令,並建議如果這種遊說失敗的話就禁止進口台灣半導體。
報道稱,聯發科技的首席財務官顧大為認為,他的公司以及台灣的其他芯片製造商若通過投資或合並與大陸夥伴合作,就會更有實力與西方同行競爭。
伯恩斯坦的分析師馬克·李表示,廢除投資禁令將解決對三類芯片公司區別對待的規則不一致問題。現行規定禁止對芯片設計企業投資但不禁止對台積電等芯片代工企業或芯片包裝企業投資。
他說:“這種規定的依據是,設計企業有更多的知識產權,但是這並不完全屬實。我倒是覺得台積電的技術含量比聯發科技要高。”
報道稱,盡管大陸公司在嚴格法律意義上講可以持有非設計類半導體企業的少數股權,但目前並沒有這種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