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商用汽車網
時間:2016-01-19 00:00:00
今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麵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 《中共中央關於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為中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指明了方向,製定了發展戰略目標、原則和新的發展理念。《建議》 提出:“到2020年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確定的‘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十三五’時期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十三五’規劃必須緊緊圍繞實現這個奮鬥目標來製定。”中國汽車工業也要以這一奮鬥目標為指針,結合汽車工業發展特點,考慮“十三五”汽車工業的發展路徑與戰略。
汽車工業“十二五”發展欣欣向榮
要看清楚汽車工業“十三五”的發展方向,有必要簡要回顧一下汽車工業“十二五”的發展。應該說,我國汽車工業在“十二五”期間發展得欣欣向榮。第一,“十二五”期間,中國汽車工業產銷規模穩居世界第一,對中國汽車工業來說,簡單的規模擴張已不是發展的主要目標。第二,汽車工業在自主開發方麵取得了長足進步。正向自主研發在汽車企業已經漸入佳境,轎車自主開發已開始進入中高檔領域,部分從事自主開發的汽車企業已摸索出了一整套“自主開放研發”的新模式,新能源汽車自主開發能力顯著提高,盡管目前還不為社會充分認識,但筆者相信,在今後5~10年內必將獲得顯著成效。第三,結構調整成為越來越引人注目的現象。結構調整主要表現在:新能源汽車持續保持翻倍的增長速度,市場銷售和生產規模已經進入三十萬輛級別,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大潮正奔騰向前;SUV、MPV持續增長,成為維持2015年汽車增長的亮點;在政策引導下,1.6L排量以下的轎車再次成為轎車銷售熱點;政府已經注銷了若幹“僵屍”汽車企業,產業組織結構調整逐步加速。第四,新能源汽車革命方興未艾。在政策的支持下,中國新能源汽車連續幾年出現爆發式增長。第五,互聯網企業加速介入汽車行業,正在逐步改變汽車工業的發展與運營形態。盡管所謂“互聯網造車”能否成功,還是個未知數,但汽車工業在互聯網時代將產生深刻變革,是確定無疑的。
“十三五”發展需遵循五大發展理念
《建議》中提出:“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五大理念,是中國汽車工業在“十三五”發展中必須予以遵循和重視的。
創新對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具有決定性意義。“十三五”期間,中國汽車工業和中國汽車企業都必須把創新放在發展戰略的首位。無論在傳統汽車發展領域,還是在新能源汽車發展領域,都必須創新發展。協調就是要與國家均衡發展相協調;與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相協調;充分考慮民眾對汽車工業的要求,充分考慮汽車發展帶來的社會效應。綠色就是要在汽車研發、生產、使用和報廢回收的產品全生命周期中減少能源、資源消耗,降低廢氣排放,打造全綠色產業鏈,從而為社會提供真正綠色的汽車產品。開放就是要進一步深化汽車工業的對內對外開放程度,在深化開放中,通過充分競爭,提高中國汽車工業的國際競爭力,走向世界。共享就是要在發展中,充分考慮汽車工業、汽車企業對社會和國民的貢獻,提高產業和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在推動汽車工業自身發展進程中,為社會各方麵和諧發展做出貢獻。
上述五大發展理念,既對汽車工業提出了要求,也指明了發展方向。其中,創新發展居於核心位置。《建議》 提出,“十三五”期間要“邁進創新型國家和人才強國行列”。通過創新引領產業和企業發展,是汽車工業在“十三五”製定產業、企業發展戰略的基本出發點。圍繞創新,才能更好地在發展中貫徹“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等理念。創新發展是中國汽車工業生存與發展的惟一路徑。
“十三五”勾勒的發展目標為汽車工業發展提供了基礎條件
首先,《建議》 提出:“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的基礎上,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經濟總體保持中高速增長,為汽車工業穩定發展提供了基礎保障。其次,《建議》 提出:“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就業比較充分,就業、教育、文化、社保、醫療、住房等公共服務體係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穩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的目標,既意味著隨著收入相對均等化,購買汽車的人群在擴大;也意味著為了提高生活質量,政府將更加重視汽車產品的汙染排放問題。最後,建議提出:“用發展新空間培育發展新動力,用發展新動力開拓發展新空間”、“拓展基礎設施建設空間”。經濟空間的新拓展,無疑對汽車工業的發展和汽車市場的拓展創造了有利條件。而基礎設施的持續拓展,對商用車的發展也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建議》勾勒出的“十三五”總體背景上,可以看到“十三五”期間,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國內基本環境是有利的,當然也麵臨著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