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商用汽車網
時間:2016-01-19 00:00:00
從今年1月1日起實施的燃油消耗限值新標準對各大車企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的挑戰。隨著環境問題的日益加劇,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成為降低碳排放,實現整車性能和燃油經濟性提升的有效手段。而在未來幾年裏,政府對新能源的補貼也將不斷退坡,技術和產品將成為新能源汽車生存的王道。在剛剛過去的一年裏,上汽“芯動戰略”的推進、豐田“雙擎”的國產、北汽純電動汽車的熱銷都是車企們不斷提升技術水平、增加產品實力的手段和成果。
插電混動 上汽走在自主前列
插電式混合動力是相對傳統混合動力而言的,插電式混合動力可以直接由外接電源充電,且電池容量較大,可以依靠電力行駛較長的距離,因此對電動機性能的要求也比較高。在新能源汽車的研發上,上汽是國內首家在純電動、插電強混、燃料電池三大領域均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汽車企業,並已經掌握“電池、電驅、電控”的三電核心技術。而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則是上汽“綠芯”戰略布局的重點,據悉,今年其將至少推出兩款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目前,上汽已經發布了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榮威e550和e950。從近期的銷量表現來看,e550表現突出,去年12月單月銷量達1611輛,成為插電式混合動力中級車的銷量冠軍。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執行副理事長歐陽明高表示,中國傳統動力汽車的基礎相對差一些,但在全新的動力上與國外差距不大,甚至在很多方麵比國外技術要好。
傳統混動 豐田堅持終有收獲
去年10月末,南北豐田分別推出搭載國產動力總成的雷淩雙擎和卡羅拉雙擎,一直堅持混合動力路線的豐田終於實現了混合動力核心技術在中國的生產,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豐田混合動力車型的價格,實現了同一車型混動版和汽油版的“零價差”。
被豐田稱為“雙擎”的混合動力技術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傳統混合動力技術,它同時具有發動機和電動機兩個動力源,在大幅提升動力性能的同時,極大降低了油耗,且無需外接充電。豐田方麵表示,國產混合動力技術采用了豐田多項先進的技術,適合中國人的用車習慣。
業內人士稱,國產的油電混合雙擎動力總成以第三代普銳斯上的THS Ⅱ係統為基礎開發,在PCU和電池部分用到了第四代普銳斯上THS Ⅲ係統的最新技術,在技術上要比所有采用THS Ⅱ係統的車型都更先進一些,但稍遜於采用THS Ⅲ係統的第四代普銳斯。
純電驅動 內外差距依然存在
從目前國內市場來看,純電動汽車的生產廠家並不少,北汽、上汽、比亞迪都推出了自己的電動汽車產品。以北汽為例,E150EV、EV200等產品在續航裏程上也在逐步增加,不過其核心技術多來自國外,比如三元鋰電池技術就是來源於與韓國SK合資的北京電控愛思開科技有限公司,以及與ATL合資創立的北京普萊德電池公司。
北汽新能源汽車營銷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勇曾表示,雖然中國電動汽車在動力電池技術方麵有一定突破,但與國際領先水平相比,技術基礎並不牢固。來自長安汽車的一位高層也坦言,如果拿國內企業和國外企業的單體電池檢測,有可能國內企業單體電池的質量比它們還好,而之所以用國外的電池,是因為國外電池的一致性更好。不過,仍以電池為例,國內企業也並非一無是處,比亞迪純電動汽車搭載其自主研發的鐵電池,續航裏程已經可以達到400公裏,處於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