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進入华体汇体育登陆[請登錄][免費注冊(ce) ] 我的辦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 資訊

海外並購提速:本土零部件亟待走出價值鏈底端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時間:2016-09-27 00:00:00

“從(cong) 發達國家引進關(guan) 鍵技術的成本會(hui) 越來越高,困難也越來越大,但走出去或者技術品牌知識產(chan) 權和研發能力對企業(ye) 具有極大的吸引力。”9月24日,中國汽車工程學會(hui) 理事長付於(yu) 武在中國(花都)汽車論壇上說。導致這種狀況的因素有兩(liang) 個(ge) :一是汽車自主品牌和供應鏈體(ti) 係技術對先進技術等需求較大,發達國家有一定的警惕;二是自主車企和零部件企業(ye) ,在消費升級的驅動下,被迫升級。
        一些自主零部件企業(ye) ,去年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海外收購。比如說中國華工橡膠以70億(yi) 美金收購意大利輪胎巨頭倍耐力,成為(wei) 最大股東(dong) ,持股比例達到65%,這是迄今為(wei) 止中國製造業(ye) 最大的海外並購。另外,維柴動力收購德國德馬泰克,直接和間接的持股達到83.27%。實際上,中國車企的需求已經不止是技術,而是更加核心層麵的東(dong) 西。“現在講中國和國外企業(ye) 的差別,技術差距大概五年,管理差距十年,文化差距在15-20年。”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部主任徐長明說。

 消費升級倒逼
        中國汽車市場除了銷售規模在較快增長外,最大的特征是消費升級在加速。有幾個(ge) 很明顯的表現形式,比如豪華車市場迅速擴張、SUV持續熱銷等等。這兩(liang) 類產(chan) 品價(jia) 位更加高端、車型更加大型化。豪華車占比迅速提高在乘用車中的比重已經提升到10.3%,豪華車價(jia) 格比普通車貴,消費升級導致了豪華車熱銷。另一個(ge) 升級是,SUV已經占到了乘用車的40%份額,銷售100輛乘用車有40輛是SUV,SUV價(jia) 格整體(ti) 比轎車高20%-30%左右。
        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消費者對汽車產(chan) 品品質、品牌要求都在大幅度提升。很多自主品牌企業(ye) 都為(wei) 了適應市場需求,已經完全進入正向研發軌道,比如奇瑞、吉利,還有長安、廣汽。
        車企自主研發能力的提升,給汽車零部件等產(chan) 業(ye) 鏈條上企業(ye) 的研發能力提出一個(ge) 極高的要求。此前零部件靠低成本能夠占領市場,現在由於(yu) 整車企業(ye) 已經進行正向研發,打價(jia) 格戰很難滿足需求。“要求整車品質不斷提高,傳(chuan) 導到零部件,要求零部件質量、性能要跟上整車發展步伐,你要跟不上,對零部件企業(ye) 就會(hui) 形成一個(ge) 巨大的影響。這是零部件質量性能方麵的要求,是整車方麵變化帶來的。”徐長明說。
        領先的車企在技術、造車工藝等等方麵已經進行了升級,比如東(dong) 風日產(chan) 建設了先機工程技術中心,通過數字與(yu) 實物的高度吻合的品質提升活動、協同供應商進行全過程的早期同期開發和供應商在內(nei) 的全過程品牌可追溯係統等方麵進行產(chan) 品開發。造車工藝的提升,是整個(ge) 汽車產(chan) 業(ye) 鏈條的升級。這就逼迫供應商必須進行相應的升級,才能符合要求。“主機廠和汽車產(chan) 品的升級,意味著整個(ge) 零部件供應鏈條,零部件生產(chan) 、研發都需要升級。”東(dong) 風日產(chan) 內(nei) 部人士說。
        目前國內(nei) 零部件企業(ye) 大概有10萬(wan) 家,規模以上的約為(wei) 1.3萬(wan) 家。根據中國汽車零部件研究會(hui) 的調研數據,我國汽車零部件小型企業(ye) 占62%,中型企業(ye) 占25%,大型企業(ye) 占9%,大型零部件企業(ye) 非常少,整體(ti) 競爭(zheng) 力較弱。其中,內(nei) 資企業(ye) 占73%,外資企業(ye) 占15%,中外合資企業(ye) 占12%。“要求零部件企業(ye) 對成本的控製能力要求非常強,實際上質量和性能在不斷提高,但是成本還不能逐步提高,如果成本也逐步提高就沒有人要了,我們(men) 怎麽(me) 控製成本這又是一個(ge) 要求。”徐長明說。

 自主零部件搶購核心技術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hui) 理事長付於(yu) 武前幾年去歐美日車企考察,研發中心都是對其開放的。但從(cong) 前年開始,某些跨國公司就已經不讓其進研發中心。發達國家掌握汽車核心技術的車企,對中國車企或者研發人員設防,並不奇怪。中國汽車市場已經成為(wei) 大部分車企全球最重要的市場,而來自自主品牌的競爭(zheng) 上攻壓力也越來越大。
根據中國信息中心的數據,大眾(zhong) 在中國的銷量,占到了其全球銷量的36.4%,通用的這個(ge) 比例為(wei) 21%,現代-起亞(ya) 為(wei) 21.4%,標致雪鐵龍為(wei) 24.6%。大部分車企在中國容不得半點差錯,技術設防是為(wei) 了對自身進行保護。同時,中國車企和零部件企業(ye) 非常渴求汽車核心技術、管理和文化,原因是自身具備實力和市場需求差距較大,急需提升實力,來和合資車企競爭(zheng) 。“國內(nei) 整車零部件產(chan) 品關(guan) 鍵核心技術水平在這幾年有很大進步,但是在高技術壁壘和核心部件,尤其是電子電離控製,還有一些高可靠基礎部件方麵仍然是外資企業(ye) 在主導的,自主零部件企業(ye) 比較薄弱。”中國汽車零部件研究會(hui) 常務副理事長董建平說。
        目前,中國零部件行業(ye) 平均利潤為(wei) 6%-8%,但外資或者合資的平均利潤超過15%,這意味著自主零部件利潤甚至低於(yu) 6%。根源是自主零部件技術能力差,而研發投入卻嚴(yan) 重不足。比如2015年,國內(nei) 零部件行業(ye) 研發投入比僅(jin) 為(wei) 2%,遠低於(yu) 國際水平。據中國汽車零部件研究會(hui) 的報告顯示,國內(nei) 零部件企業(ye) 基本處於(yu) “V”型產(chan) 業(ye) 價(jia) 值鏈的底端。
        由於(yu) 在研發人才、體(ti) 係,以及企業(ye) 管理、文化上,很難在短期內(nei) 追上國際領先企業(ye) ,國內(nei) 汽車鏈條企業(ye) 在升級迫切需求下,海外收購就成了最受歡迎的捷徑。
“2015年中國完成了590多項對外並購,占世界第二位。今年前六個(ge) 月,在全球並購比重大幅度增加,超過了美國也超過了德國,占世界第一。”春暉資本董事長汪大總說,在這當中,汽車產(chan) 業(ye) 鏈條企業(ye) 充當了重要的一部分。
        民營企業(ye) 逐漸成為(wei) 海外並購的主力軍(jun) 。春暉資本完成的國際並購案中大部分是民企,在激烈的競爭(zheng) 壓力下,民企對先進技術、管理和文化渴求更加強烈。據論壇上的一份數據顯示,海外並購為(wei) 民企獲得了新的發展機遇。完成海外並購的企業(ye) 中,71%的參與(yu) 調查的企業(ye) 對海外投資效益滿意,29%的對海外投資效益不滿意;在美國投資的企業(ye) 中,67%的企業(ye) 收入增加,22%的企業(ye) 實現投資盈利。“通過海外並購獲得汽車零部件核心技術,提升核心競爭(zheng) 力將成為(wei) 未來我國汽車產(chan) 業(ye) 國際化發展的重要形勢。”付於(yu) 武說。

||客服中心|||| |

地址:北京市東(dong) 城區建國門內(nei) 大街18號(恒基中心)辦公樓2座8層 郵編:100005

電話總機:010-58280809 傳(chuan) 真:010-58280810,010-58280820 會(hui) 員服務郵箱:member@anexpatinsingapore.com
會(hui) 員服務熱線: 010-58280888,010-58280836(工作日上午8:00-12:00 下午13:30-17:00)

Copyright © CCCME 华体汇体育登陆 版權所有 |

本網站將在文章轉載後一個(ge) 月內(nei) 支付原創作者稿酬。請未及時領取稿酬的作者及時聯係信息部,如超過6個(ge) 月未領取者,將被視為(wei) 自動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