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中國能源產(chan) 業(ye) 尤其是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的投資需求,有望使能源金融總量實現爆發增長。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下稱綠金院)9月4日發布的《中國能源金融發展報告(2017)》(下稱《報告》)顯示,中國能源行業(ye) 投資規模預計將達到6萬(wan) 億(yi) 元左右,中國清潔能源(含核電,不含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總投資需求將達到3.1萬(wan) 億(yi) 元左右。
此外,中國新能源汽車及充電基礎設施的產(chan) 值規模將達到10萬(wan) 億(yi) 元以上。
在清潔能源投資方麵,《報告》提出,預計“十三五”期間,中國水電投資需求將達到5000億(yi) 元,太陽能產(chan) 業(ye) 投資需求1萬(wan) 億(yi) 元,風能產(chan) 業(ye) 投資需求7000億(yi) 元,核能產(chan) 業(ye) 投資需求4500億(yi) 元,生物質能投資需求1960億(yi) 元,地熱能投資需求1400億(yi) 元。
據BP統計數據預測,未來20年,中國清潔能源仍將快速發展,特別是核能,以及由太陽能、風能為(wei) 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二者複合年增長率將維持在10%以上。
2016年,中國已經取代美國成為(wei) 世界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消費國,當年,中國可再生能源消費增長33.4%,中國可再生能源消費在世界可再生能源消費匯中的比重也增長至20.5%。
近日,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行長卡馬特公開表示,在過去的兩(liang) 年間,中國在可再生能源方麵累計投資了大約1000億(yi) 美元,超過了歐洲和美國的總和。
考慮到清潔能源領域技術創新驅動特征明顯,《報告》認為(wei) ,技術進步將帶來比較成本優(you) 勢,同時吸引更多金融資本的加入。
2016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研發投資總額達到80億(yi) 美元,較2015年下降7%左右,去年,中國清潔能源研發投資20億(yi) 美元,投資總額依然位居世界第一位。
綠金院研究人員認為(wei) ,預計到2030年左右,中國清潔能源發電成本將與(yu) 傳(chuan) 統化石能源的發電成本基本相當。
同時,《報告》預計,2017-2040年,中國能源相關(guan) 的電力投資總額將達到2.8萬(wan) 億(yi) 美元左右,其中清潔能源相關(guan) 的電力投資將超過2.5萬(wan) 億(yi) 美元。
綠金所能源金融研究院負責人徐洪峰表示,能源企業(ye) 尤其是新興(xing) 的能源企業(ye) 需要大量的金融資本支持,實現自身的業(ye) 務轉型和綠色可持續發展,這一需求推動了中國能源金融的發展。另一方麵,金融機構也需要金融能源產(chan) 業(ye) 通過優(you) 質的能源項目進行資產(chan) 的優(you) 化配置,實現金融資產(chan) 的保值增值。
同時,針對中國能源金融發展目前存在的問題,《報告》還提出了六點政策建議,包括對能源金融、尤其是綠色能源金融給予具體(ti) 細化、可持續可落地的政策扶持,以支持清潔能源發展和能效提高,推動能源結構優(you) 化調整;在加快中央政府針對能源金融“自上而下”頂層設計和鼓勵措施細化實施的同時,充分發揮地方政府、金融機構、能源企業(ye) 等非政府組織在促進能源金融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培育“自下而上”的能源金融發展動力;金融機構應積極創新能源金融工具、豐(feng) 富能源金融服務種類,為(wei) 能源企業(ye) 提供覆蓋全產(chan) 業(ye) 鏈的能源金融服務;加快PPP退出機製頂層製度化設計,落實細化財政貼息、貸款利率優(you) 惠、PPP項目綠色審批通道、政策增信等配套政策支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