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18日在廈門發布《世界投資報告2017》。該報告預計,全球外國直接投資(FDI)2017年將增至約1.8萬億美元,2018年繼續增至1.85萬億美元。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的投資趨勢及數據部門負責人Astrit Sulstarova指出,在疲軟的經濟增長和重大的政策風險影響下,2016年全球FDI流入量同比下降2%,降至1.75萬億美元。
“全球投資正溫和複蘇,2017年將有謹慎樂觀的發展。”Astrit Sulstarova認為,主要地區經濟增長加快的預期、貿易增長複蘇和企業利潤回升,都有可能推動FDI的小幅增長,但政策的不確定性以及地緣政治風險可能會阻礙投資的複蘇。
《世界投資報告2017》顯示,發展中經濟體作為一個整體,2017年FDI流入量預計將實現10%的增長,其中相當大規模的增長將會流入亞洲發展中經濟體,預期將達5150億美元。中國、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等主要流入國新一輪吸引外資的政策,將有可能推動2017年流量的增加。
從投資來看,中國和發達國家仍是最具潛力的投資者。中國繼續被投資促進機構看作是最具潛力的FDI來源,緊隨其後的是美國、德國、英國。
該報告指出,中國2016年外向型FDI飆升,上升44%,至1830億美元,使中國首次成為全球第二大FDI母國,並成為淨對外投資者;吸引外資方麵,中國FDI流入為1340億美元,較上年下降1%,是全球第三大外資流入國。
《世界投資報告2017》總校譯、南開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教授葛順奇說,中國吸引外資仍具有一定的潛力,但也麵對挑戰,而且站在新的轉折點上。
他認為,國際投資正在抱團式地流入,中國應融入更多的區域合作機製,再加上原有的規模、市場、人力等優勢,可以獲得更大的吸引外資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