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進入华体汇体育登陆[請登錄][免費注冊(ce) ] 我的辦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夏日炎炎,中國經濟迎來“中考”時刻。今年上半年,宏觀經濟運行表現如何?有哪些新特點、新亮點?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運行內(nei) 在穩定性協調性增強,轉型升級成效突出,新動能茁壯成長,質量效益持續改善,經濟運行保持穩中向好態勢,邁向高質量發展起步良好。”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6月26日發表署名文章如是說。
7月3日,他在接受央視記者采訪時進一步表示,今年以來,國民經濟運行持續保持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發展態勢。韌性強、潛力大、後勁足。
經濟發展離不開信心的支撐。從(cong) 反映市場發展信心的權威指數來看,央行發布的二季度企業(ye) 家信心指數為(wei) 75.8%,比上季度提高1.6個(ge) 百分點,比去年同期提高10.4個(ge) 百分點。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開展的最新中國消費者信心調查顯示,5月,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為(wei) 122.9,與(yu) 上月持平,高於(yu) 2012年以來均值16.1點。
固定資產(chan) 投資增速放緩反映了什麽(me) ?
在今年前5月的主要經濟數據中,反映需求的指標,比如固定資產(chan) 投資、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速度有所放緩,引起了一些專(zhuan) 家學者的討論。
今年1—5月份,固定資產(chan) 投資增長了6.1%,比1—4月份回落0.9個(ge) 百分點。這種趨勢是否會(hui) 持續,又是否會(hui) 對經濟增長造成一定壓力呢?
在國新辦舉(ju) 行的5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發布會(hui) 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就此問題進行了解答。他介紹說,固定資產(chan) 投資通常分成三個(ge) 領域看,即基礎設施投資、製造業(ye) 投資、房地產(chan) 投資。1—5月份,製造業(ye) 投資增長5.2%,比1—4月份加快0.4個(ge) 百分點;房地產(chan) 投資增長10.2%,比1—4月份小幅回落0.1個(ge) 百分點;基礎設施投資增長9.4%,回落3個(ge) 百分點。從(cong) 三大構成來看,固定資產(chan) 投資回落主要是基礎設施投資所致。
為(wei) 什麽(me) 基礎設施投資回落了3個(ge) 百分點?其中一個(ge) 原因是,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國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長足進步,和過去相比,基礎設施大幅度增加的需求有所減弱;另一個(ge) 原因在於(yu) ,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對不合規、不合法項目要進行規範和清理,要求地方融資行為(wei) 、舉(ju) 債(zhai) 行為(wei) 更加規範,因此,對資金的空間,以及有些項目因為(wei) 不合規、不合法而停建、緩建帶來了一些影響。
經濟學家、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認為(wei) ,投資下滑,特別是基建投資的下滑,與(yu) 政府行為(wei) ,特別是地方政府行為(wei) 的變化和調整密切相關(guan) 聯。“按照改革的目標,地方政府的職能要重構,從(cong) 過去管製型政府、投資型政府,轉變成服務型政府、法治型政府,這種轉變要求政府的投資能力弱化一些,更重要的一個(ge) 是‘擠水分’。”
再來看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情況,5月份,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5%,比4月份回落0.9個(ge) 百分點。但從(cong) 累計看,1—5月份是增長9.5%,比1—4月份回落0.2個(ge) 百分點。所以整體(ti) 來看,消費增長速度是比較平穩、比較快的。
導致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放緩的其中一個(ge) 因素是延期消費的效應。國務院公布自7月1日開始對汽車及部分日用品降低關(guan) 稅,很多消費者會(hui) 減少當期消費。
值得指出的是,從(cong) 具體(ti) 的消費數據來看,部分消費升級類商品增速加快。5月份,限額以上單位通訊器材、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2.2%和7.6%,增速分別比上月加快1.4和0.9個(ge) 百分點;化妝品類商品保持10%以上較快增長。這也體(ti) 現了居民收入穩定增長和有效供給的不斷增加。
“雖然反映需求的指標,比如固定資產(chan) 投資、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速度有所放緩,但從(cong) 綜合生產(chan) 指標、效益指標、結構指標、民生指標來看,當前我國經濟總體(ti) 平穩、穩中向好發展態勢在持續。”毛盛勇說。
中國經濟發展的新活力來自哪兒(er) ?
在上半年很多具體(ti) 的經濟數據中,可以明顯看到新動能的身影。代表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方向的新產(chan) 業(ye) 不斷壯大,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局的帶動引領作用增強。
今年上半年,新主體(ti) 、新成果不斷湧現。放管服改革持續推進,創業(ye) 服務體(ti) 係建設不斷加強,催生出一大批新的市場主體(ti) ,日益成為(wei) 我國創新發展的重要力量。1—5月份,全國新登記企業(ye) 265萬(wan) 戶,同比增長12.3%,日均新登記1.76萬(wan) 戶。科技創新體(ti) 製不斷完善,社會(hui) 研發投入力度持續加大,發明專(zhuan) 利數快速增長。1—5月份,國內(nei) 發明專(zhuan) 利申請量達56萬(wan) 件,授權量達13.9萬(wan) 件。
新產(chan) 業(ye) 、新產(chan) 品快速成長。1—5月份,高技術製造業(ye) 中,醫藥製造業(ye) 、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ye) 、醫療儀(yi) 器設備及儀(yi) 器儀(yi) 表製造業(ye) 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1%、15.1%和10.1%,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ye) 快4.1、8.2和3.2個(ge) 百分點。低碳化、智能化、網絡化、信息化快速發展,促進新產(chan) 品大量增加。
新業(ye) 態、新模式不斷拓展。1—5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30.7%,其中,實物商品零售額增長30.0%,增速比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高20.5個(ge) 百分點。“分揀機器人、無人機配售、麵部識別支付等新技術逐步嶄露頭角,‘互聯網+’與(yu) 各行業(ye) 各領域深入融合,網絡購物、平台經濟等新業(ye) 態高速增長,直播教學、遠程醫療等新模式悄然興(xing) 起,為(wei) 我國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寧吉喆說。
6月30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18年6月中國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PMI)運行情況。今年以來,製造業(ye) PMI均在50.0%以上的景氣區間運行,上半年均值為(wei) 51.3%,6月製造業(ye) PMI為(wei) 51.5%,比上月回落0.4個(ge) 百分點,仍高於(yu) 上半年均值0.2個(ge) 百分點,製造業(ye) 總體(ti) 保持擴張。
數據顯示,6月份,創新驅動的產(chan) 業(ye) ,如醫藥製造業(ye) 、專(zhuan) 用設備製造業(ye) 、計算機通信電子設備及儀(yi) 器儀(yi) 表製造業(ye) PMI均位於(yu) 54.0%以上的較高景氣區間,保持較快增長。
企業(ye) 、政府、個(ge) 人的“獲得感”如何?
觀察前5個(ge) 月的經濟數據,最能體(ti) 現“獲得感”的經濟效益指標也表現良好。
從(cong) 工業(ye) 企業(ye) 來看,1—5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實現利潤總額27298.3億(yi) 元,同比增長16.5%,增速比1—4月份加快1.5個(ge) 百分點。
新增利潤較多的行業(ye) 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ye) ,增長2.6倍;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ye) ,增長1.1倍;非金屬礦物製品業(ye) ,增長44.6%;電力熱力生產(chan) 和供應業(ye) ,增長27.8%;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ye) ,增長27.7%。這5個(ge) 行業(ye) 對全部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利潤增長的貢獻率近70%。
“隨著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工業(ye) 生產(chan) 穩中向好、結構優(you) 化、效益改善,支撐工業(ye) 經濟穩中向好的有利因素不斷增多。”國家統計局工業(ye) 司司長文兼武說。
此外,減稅降費效果不斷顯現,成本下降、價(jia) 格上漲,也實實在在助推工業(ye) 企業(ye) 利潤保持較快增長。
從(cong) 服務業(ye) 企業(ye) 來看,1—4月,規模以上服務業(ye) 企業(ye) 營業(ye) 利潤同比增長8.4%。10個(ge) 服務業(ye) 行業(ye) 門類全部實現盈利;5個(ge) 行業(ye) 門類營業(ye) 利潤同比增加,且利潤增速都達到兩(liang) 位數以上。
經濟穩中向好,企業(ye) 效益改善,進出口增長較快,有力支撐了財政收入增長。1—5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6650億(yi) 元,同比增長12.2%,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2個(ge) 百分點。
居民收入也穩步增加。今年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15元,扣除價(jia) 格因素,實際增長6.6%,繼續快於(yu) 人均GDP增速。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81元,實際增長5.7%;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26元,實際增長6.8%,繼續快於(yu) 城鎮居民收入增速。
中國經濟今年“下半場”如何發揮?
過了6月,中國經濟踏入今年的“下半場”。“下半場”如何出色發揮?高質量發展之路如何行穩致遠?
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綜合來看,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穩定運行勢頭鞏固,質量效益穩步提高,發展的穩定性、協調性、包容性、可持續性進一步增強。當然,也要看到國際環境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有所上升,國內(nei) 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大力實施創新驅動,進一步擴大改革開放,不斷增強發展內(nei) 生動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也在6月14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hui) 上談道,“對中國經濟全年實現6.5%左右的增長充滿信心”。
從(cong) 外部看,外部不確定性、不平衡性、不穩定性有所增加,但是世界經濟複蘇,包括世界貿易擴張的態勢延續是大概率事件。從(cong) 這個(ge) 角度來講,我國外貿仍然有條件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從(cong) 內(nei) 部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近年來一直穩定在60%左右,基礎性作用越來越強大。同時,新興(xing) 動能不斷成長,改革開放激發了更多活力。從(cong) 產(chan) 業(ye) 角度看,工業(ye) 近兩(liang) 年的增長是穩中有升,去年大多數月份維持在6.5%左右的中高速水平;但從(cong) 今年前幾個(ge) 月來看,工業(ye) 增長呈現穩中有升態勢。服務業(ye) 總體(ti) 也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所以從(cong) 產(chan) 業(ye) 來看,中國經濟下半年有條件保持比較好的增長態勢。我對中國經濟全年實現6.5%左右的增長還是充滿信心的。”毛盛勇說。
下半年應持續擴大有效需求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汪紅駒
2018年上半年,我國經濟供給側(ce) 生產(chan) 數據繼續保持穩中有進、穩中向好態勢,但需求側(ce) 部分指標下降,需求側(ce) 與(yu) 供給側(ce) 數據不匹配,經濟預期分歧加大。
下半年在聚焦三大攻堅戰的同時,宏觀經濟領域麵臨(lin) 一些可能對需求側(ce) 產(chan) 生較大衝(chong) 擊的問題,比如:美聯儲(chu) 加息進程、中美貿易摩擦及走向、結構性去杠杆與(yu) 金融風險、房地產(chan) 市場發展、投資增速下滑過快,等等。
針對這些問題,為(wei) 防止需求側(ce) 變量意外下滑傳(chuan) 導到供給側(ce) ,應避免盲目放鬆財政和貨幣政策,而是通過加快推進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破除形成有效需求的體(ti) 製機製障礙,持續擴大有效需求,保持經濟平穩發展,避免國際經濟風險對國內(nei) 經濟產(chan) 生大的衝(chong) 擊。
保持宏觀杠杆率總體(ti) 穩定,深化結構性去杠杆
防控風險是三大攻堅戰之一,必須要把握好經濟增長與(yu) 債(zhai) 務增長的平衡,保持宏觀杠杆率穩定,既保持結構性去杠杆的定力,也不能收縮過快。(1)把防範大規模失業(ye) 風險作為(wei) 經濟增長的底線,實事求是地評估經濟增長的需要與(yu) 可能,提高社會(hui) 政策托底能力,適度調低經濟增長預期,減輕地方政府借債(zhai) 投資的壓力。(2)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把防範債(zhai) 務危機作為(wei) 債(zhai) 務增長的底線,防止宏觀杠杆繼續不合理上升,加大政府債(zhai) 務“開正門”的力度,使地方政府隱性負債(zhai) 顯性化,嚴(yan) 控新增地方政府債(zhai) 務,提高債(zhai) 務透明度,降低債(zhai) 務成本,增強政府債(zhai) 務的可持續性。(3)要深化債(zhai) 轉股改革,清理僵屍企業(ye) 。以商業(ye) 銀行為(wei) 投資主體(ti) 設立金融資產(chan) 投資公司,切割商業(ye) 銀行不良債(zhai) 權,加快實施債(zhai) 轉股。(4)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防止結構去杠杆導致整體(ti) 金融市場利率非理性上升。
結合三大攻堅戰目標要求,采取適度的穩投資政策
在防控金融風險前提下促進釋放有效投資需求,優(you) 化經濟結構,提升經濟長期增長的質量和能力。適度管控市區縣自行安排建設的一些低效基礎設施小項目,避免市區縣的過度舉(ju) 債(zhai) 所帶來的金融風險壓力。優(you) 先安排跨區域互聯互通的涉及國計民生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我國仍然處於(yu) 經濟空間調整和城市化大發展的時期,需要建設的重大項目仍然有很多,優(you) 先安排跨區域互聯互通的涉及國計民生的項目,使之能夠引導有效經濟社會(hui) 的發展進程。加強省級統籌基礎設施建設的能力。
加強旅遊、醫療和教育等有利於(yu) 促進我國消費升級的基礎設施投資。這類產(chan) 品的高端供給一直相對短缺,要通過發揮市場和政府作用兩(liang) 個(ge) 方麵的有機結合,通過顯著增加投資來增加供給和提升質量。
持續完善經濟體(ti) 製,構建良好營商環境。在政府服務、減稅降費、產(chan) 權保護、市場準入、投資管製、國有企業(ye) 、要素價(jia) 格、產(chan) 業(ye) 政策等方麵深化改革,釋放合理投資潛力,擴大企業(ye) 有效投資需求。
完善促進消費的體(ti) 製機製,釋放消費需求潛力
2018年一季度消費需求拉動經濟增長5.29個(ge) 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達到77.8%,雖然比上年一季度略有下降,但從(cong) 2015年以來,消費經濟增長的貢獻大於(yu) 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消費占GDP比重大於(yu) 投資占GDP比重的格局已經形成。
下半年應繼續圍繞經濟社會(hui) 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深化供給側(ce) 改革,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1)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消費政策體(ti) 係,完善質量標準體(ti) 係,加強信用、監管等市場體(ti) 係建設,補齊消費領域基礎設施短板。(2)進一步推動居民消費擴大升級,提升消費者消費體(ti) 驗和消費品質量。中國正處於(yu) 服務消費比重快速增長發展階段,休閑旅遊、文化娛樂(le) 、健康養(yang) 生等服務性消費空間逐步打開,促進互聯網技術與(yu) 消費深度融合,發展網絡消費、移動消費、跨境消費、消費金融等多種消費方式,提高消費品質量。(3)降低稅費,提高消費需求。提高個(ge) 人所得稅起征點,降低稅率,降低個(ge) 人所得稅負擔,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深化流通體(ti) 製改革,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環節不合理收費。(4)完善宏觀審慎監管政策,維護金融穩定,保護投資者利益,防止財富縮水產(chan) 生緊縮影響。盡快製定出台“資管新規”相關(guan) 配套實施細則,為(wei) 股市、債(zhai) 市投資者提供明確市場預期。
形成對外開放新格局,保持合理出口需求
一季度經常賬戶差額近20年來首次轉負,逆差282億(yi) 美元,較去年四季度減少905億(yi) 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439億(yi) 美元。經常賬戶差額與(yu) 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GDP)的比例為(wei) -1.1%。我國貨物貿易進口增速強於(yu) 出口,且服務貿易逆差規模持續保持強勢是經常賬戶差額轉負的原因。1—5月,以美元計的進出口增速分別為(wei) 21%和13.3%,貿易順差997億(yi) 美元,比上年同期減少366億(yi) 美元,同比明顯收窄26.8%。
下半年美國對中國出口至美國商品加征關(guan) 稅措施可能落地實施,中美貿易摩擦可能升級。下半年要加快對外開放,保持出口需求合理增長,防止中國貿易順差持續大幅收窄。(1)加快推進負麵清單政策落地實施,加大吸引外資力度,形成新的國際競爭(zheng) 力,提升有效對衝(chong) 貿易摩擦潛在負麵需求效應的能力;以開放促改革,促進國內(nei) 企業(ye) 與(yu) 外資企業(ye) 協同發展,通過政府“放管服”改革,整體(ti) 上降低內(nei) 外資企業(ye) 製度性交易成本,提高出口產(chan) 業(ye) 和出口產(chan) 品競爭(zheng) 力。(2)切實有效地促進我國產(chan) 業(ye) 的技術創新,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提高產(chan) 品附加值,促進中國出口企業(ye) 在全球價(jia) 值鏈上向中高端位置轉移。(3)結合“一帶一路”倡議,統籌規劃,使中外合作方實現共贏。(4)保持匯率基本穩定,降低中美貿易摩擦的恐慌預期,爭(zheng) 取將中美貿易摩擦對我國外匯儲(chu) 備規模的衝(chong) 擊降至最低,防止貨幣危機。
建立長效機製,穩定住房消費和投資需求
2017年全國商品房去庫存速度提高,去庫存政策效果明顯。2018年上半年繼續去庫存。2018年5月底,全國商品房待售麵積已降至5.6億(yi) 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麵積為(wei) 2.8億(yi) 平方米。三四線城市地產(chan) 庫存去化周期已降至多年新低。在這種情況下,1—5月份房地產(chan) 市場總體(ti) 上的平均價(jia) 格上漲並不意外。1—5月份房地產(chan) 開發投資累計同比增速回升至10.2%,為(wei) 上半年經濟增長做出突出貢獻。但是在美聯儲(chu) 加息縮表、全球流動性邊際收緊的大背景下,中國國內(nei) 利率上升壓力加大,房地產(chan) 市場風險備受關(guan) 注。
2017年中國城市化率為(wei) 58.5%,戶籍城鎮化率隻有42.35%,城市化還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今後應統籌城鄉(xiang) 發展,對房地產(chan) 市場綜合施策,通過建立長效機製,持續穩定平穩釋放住房消費需求和房地產(chan) 開發投資需求,促進房地產(chan) 市場健康發展。一是保持貨幣政策的穩健中性,降低準備金率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延緩國內(nei) 利率上升進程。二是要堅持“房住不炒”和“因城施策”方略,落地實施租住同權,保持調控政策定力。切實落實好地方政府穩定房價(jia) 的主體(ti) 責任,對穩定房價(jia) 不力的城市應兌(dui) 現問責。三是加大對市場遊資及風險區域的監測預警。四是二線城市在人才引進的同時,應事先采取預案,應對可能隨之而來的住房投機炒作。五是加快推進農(nong) 村集體(ti) 經營性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為(wei) 有效擴大租賃住房供給提供經驗。
The 133rd Canton Fair was Fully Resume...
Exports of China’s Mechanical and Ele...
Exports of China’s Mechanical and Ele...
Exports of China’s Mechanical and Ele...
Exports of China’s Mechanical and Ele...
Exports of China’s Mechanical and Ele...
汽車行業(ye) :巴西10月產(chan) 量同比增長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