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中國工業發展藍皮書》30日在北京發布。藍皮書研判認為,2018年世界工業仍將維持穩中向好態勢,全球製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將保持在50以上,製造業擴張動能有所增強。
該書是“2017—2018年中國工業和信息化發展係列藍皮書”中的一部,由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編著、人民出版社出版。
藍皮書稱,2018年全球工業處於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最好水平,製造業麵臨的形勢明顯好轉。世界各國日益重視製造業,紛紛采取措施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在此背景下,世界工業生產有望持續好轉。
與此同時,一些跨國企業正在加快調整全球生產能力布局,推動高端製造業向發達國家回流,低端製造業向東南亞和非洲等地區分流,全球工業生產正在呈現梯次轉移態勢。
藍皮書認為2018年中國工業發展呈現五大趨勢。一是提高供給體係質量,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二是打造智能製造產業生態係統,提高傳統產業競爭力;三是發揮政策合力,激發企業投資活力;四是抓住國際國內產業轉移機遇,推進區域協同發展;五是抓住“一帶一路”建設機遇,提高外貿競爭新優勢。
藍皮書認為,新興產業仍將是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動能,該領域投資快速增長,科技巨頭在引領資金投向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在中國,新興產業成為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力量。
2018年前三季度,中國高技術產業和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1.8%和8.6%,快於整體工業增速5.4和2.2個百分點。賽迪顧問總裁助理兼產業大腦首席運營官邢婷介紹,中國新興產業投資機會主要在傳感器、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3D打印、5G、超材料、新型碳材料等12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