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進入华体汇体育登陆[請登錄][免費注冊(ce) ] 我的辦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 資訊

劉俏:中國經濟麵臨七大長期挑戰

來源:中新經緯 時間:2018-12-27 00:00:00

         中國改革開放取得了偉(wei) 大的成就。短短40年,中國按GDP衡量的經濟總量增長了近35倍;我們(men) 同時見證了中國在基礎設施上的崛起。我認為(wei) 中國改革開放取得偉(wei) 大成就的經驗可以歸結為(wei) 四點,即政府和市場積極結合以推進產(chan) 業(ye) 和產(chan) 業(ye) 集群的崛起、積極參與(yu) 全球產(chan) 業(ye) 鏈布局、持續的製度創新及相對穩定的政治、經濟和社會(hui) 環境。

  展望未來,中國經濟發展麵臨(lin) 七大長期挑戰,包括如何繼續保持高水平的全要素增長率、產(chan) 業(ye) 結構問題、勞動力的重新配置、人口老齡化、城鄉(xiang) 結構變化、如何提升研發的質量和解決(jue) 高端人才缺口,以及如何提升投資效率等。不過,我相信依靠中國的智慧,依靠更加徹底、更加果斷的改革開放,把市場作為(wei) 資源配置的決(jue) 定性作用發揮出來,未來能夠找到破解上述問題的答案。

  中國實現經濟現代化有七大挑戰

  第一,中國在完成工業(ye) 化進程之後,如何保持較高的全要素生產(chan) 率(TFP)的增速。按各種各樣的算法,中國在2014年的全要素生產(chan) 率水平大概是美國的43.3%。發達國家達到現代化水平時即達到人均GDP3.5萬(wan) 國際元的時候,TFP大概是美國的80%90%。我們(men) 做了大量的計算,如果2035年我們(men) 全要素生產(chan) 率水平要達到美國的65%的話,就需要每年全要素生產(chan) 率的增速比美國高1.95個(ge) 百分點,就需要我們(men) 有將近3個(ge) 點的全要素生產(chan) 率的年增速,這個(ge) 難度是非常大的。

  另外一個(ge) 角度看這個(ge) 問題。2035年,若我們(men) 希望全要素生產(chan) 率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40%,假定我們(men) 在那時候的GDP增速是4%,我們(men) 的全要素生產(chan) 率的增長需要至少每年1.6%。如何實現1.6%或是3%TFP年增長,對中國經濟是一個(ge) 很大的挑戰。

  第二,產(chan) 業(ye) 結構變化帶來的挑戰。我們(men) 做了分析和比較。2035年當人均GDP達到3.5萬(wan) 國際元的時候,中國大概是3%的農(nong) 業(ye) ,32%的工業(ye) 和65%的第三產(chan) 業(ye) 。需要指出,我們(men) 需要保持一個(ge) GDP占比較高的製造業(ye) 。原因很簡單,為(wei) 了實現高質量發展和保持比較高的全要素生產(chan) 率的增長,我們(men) 需要製造業(ye) ,不能讓產(chan) 業(ye) 空心化。服務業(ye) 提升TFP是很難的。因此,如何從(cong) 現在的產(chan) 業(ye) 結構過渡到十幾年之後的預期中的、跟高收入國家類似的產(chan) 業(ye) 結構,這是我們(men) 麵臨(lin) 的又一個(ge) 長期挑戰。

  第三,勞動力的重新配置。按經濟學的規律來理解,農(nong) 業(ye) 的就業(ye) 人口將越來越少;工業(ye) 的就業(ye) 人口在工業(ye) 化過程中是逐漸上升的、但最終會(hui) 降下來。第三產(chan) 業(ye) 的就業(ye) 人口比例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將不斷上升。我們(men) 預測,到2035年中國第一產(chan) 業(ye) 、第二產(chan) 業(ye) 、低端服務業(ye) 、高端服務業(ye) 就業(ye) 占比分別為(wei) 4%26%35%35%。這裏出現一個(ge) 挑戰,到2035年,農(nong) 業(ye) 的GDP占比可能隻有3%,隻有4%的就業(ye) 人口。現在占到整個(ge) 就業(ye) 人口27%的農(nong) 業(ye) 就業(ye) 人口將不得不向第二和第三產(chan) 業(ye) 重新配置,而第二產(chan) 業(ye) 對高端人才的需求也將上升。我們(men) 將如何實現勞動力的重新配置?

  第四,中國從(cong) 長期來講會(hui) 麵臨(lin) 更明顯的人口老齡化問題。到了2035年,中國老年人口撫養(yang) 比將會(hui) 達到33%-36.9%。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挑戰是非常嚴(yan) 峻的。2035年,65歲及以上人口占到中國總人口的23%以上,達到3.4億(yi) 。人口老齡化帶來很多問題,一方麵是消費端發生很大的變化,對醫療、養(yang) 老、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等提出很多要求,另一方麵人口老齡化同時意味著儲(chu) 蓄率的下降,這對中國未來實現較高水平的投資會(hui) 帶來負麵影響。未來我們(men) 如何通過改革開放去應對這個(ge) 挑戰,需要大家思考。

  第五,城鄉(xiang) 結構變化帶來的挑戰。這裏麵最大的變化是城鎮化率的上升。我們(men) 做了一個(ge) 謹慎的預測,2035年中國的人均GDP達到3.5萬(wan) 國際元的時候,城鎮化率將達到74.4%。這意味著我們(men) 未來十幾年裏,可能將有2.58億(yi) 人將由農(nong) 村遷到城市(淨增加)。但是人口的結構變化將嚴(yan) 重滯後於(yu) 產(chan) 業(ye) 結構的變化。按照這樣一種城鎮化率,2035年還將有3.69億(yi) 的人住在農(nong) 村,其中2億(yi) 以上是60歲以上的人,對應著第一產(chan) 業(ye) 大約3%GDP占比。我們(men) 解決(jue) 城鄉(xiang) 差距時必須麵對這樣一個(ge) 長期挑戰。

  第六,如何應對高端人才缺口,提升研發效率。現在,中國每百萬(wan) 人裏研發人員的數量是發達國家人均GDP達到3.5萬(wan) 國家元時的1/3。我們(men) 未來需要大量的高端人才,用什麽(me) 方式把他們(men) 培養(yang) 出來,以此改變中國經濟增長的動能,使我們(men) 實現全要素生產(chan) 率的大幅提升?另外,我們(men) 看研發投入。過去十幾年中,我們(men) 研發投入規模大,增速快,2015年研發投入占GDP的比例已經達到2.1%,基本上是歐盟國家的平均水平。但是也需要看到,我們(men) 的研發中對基礎科學和基礎技術的投入還不夠。我們(men) 未來怎樣提高在基礎技術方麵的投入,同時提升研發的效率,擺脫產(chan) 業(ye) 供應鏈關(guan) 鍵環節對其他國家的依賴,形成產(chan) 業(ye) 供應鏈上的相對閉環?我們(men) 發現,中國研發的GDP占比與(yu) 全要素生產(chan) 率增長之間的相關(guan) 性在90%以上。提升研發的GDP占比,優(you) 化其結構非常重要。

  第七,如何提升投資效率。中國未來投資還有很大的空間。數據顯示,我們(men) 的人均資本存量(含建築)合在一起大概也隻是發達國家實現經濟現代化時水平的1/3,這意味著未來十幾年中國還有很大的投資空間。但是,如何提升投資效率,提升投資資本收益率將是我們(men) 不得不長期麵對的挑戰。這要求我們(men) 重新塑造中國經濟的微觀基礎,要依靠更徹底的改革開放。

  如何應對挑戰?

  那麽(me) ,這七個(ge) 挑戰有沒有解決(jue) 的方法?隻有更徹底的改革開放,把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決(jue) 定性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我們(men) 才能應對這七個(ge) 長期挑戰。這要求我們(men) 在未來以更徹底的體(ti) 製改革和更有效率的研發投入,尤其是基礎科學和基礎技術投入,再加上大力發展若幹大工業(ye) ,保持一定比例的製造業(ye) ,以此實現較高水平的TFP增長。

  與(yu) 此同時,我們(men) 迫切需要進行要素市場包括勞動力、資金市場、土地市場、技術要素等的改革,讓市場在要素分配中扮演決(jue) 定性的作用;我們(men) 需要實現國家戰略和自由市場更有效的結合,進一步解放思想,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我們(men) 需要重新梳理我們(men) 的人口政策、城鎮化戰略、大力保護企業(ye) 家精神、大幅降低企業(ye) 稅負等等。

  當然,解決(jue) 這七個(ge) 結構性問題不會(hui) 一蹴而就。樂(le) 觀之處在於(yu) ,中國的發展模式從(cong) 來不是一個(ge) 固定不變的概念或是思維框架,它是一個(ge) 隨時間的變化而不斷變化的思維探索和實踐探索的集成。中國發展模式的價(jia) 值不在於(yu) 它提供所有問題的答案,而在於(yu) 它以開放的精神、實事求是的態度,直麵發展中的第一性問題,並不斷尋求以現實可行的方法去破解這些問題。

  展望未來,依靠更加徹底、更加果斷的改革開放,我相信我們(men) 能夠找到破解這些問題的答案。致敬改革開放最好的方法是更徹底的改革開放。相信到2035年,製約中國經濟現代化的這些挑戰能被化解,我們(men) 能迎來一個(ge) 更為(wei) 美好的中國、更為(wei) 美好的時代。

||客服中心|||| |

地址:北京市東(dong) 城區建國門內(nei) 大街18號(恒基中心)辦公樓2座8層 郵編:100005

電話總機:010-58280809 傳(chuan) 真:010-58280810,010-58280820 會(hui) 員服務郵箱:member@anexpatinsingapore.com
會(hui) 員服務熱線: 010-58280888,010-58280836(工作日上午8:00-12:00 下午13:30-17:00)

Copyright © CCCME 华体汇体育登陆 版權所有 |

本網站將在文章轉載後一個(ge) 月內(nei) 支付原創作者稿酬。請未及時領取稿酬的作者及時聯係信息部,如超過6個(ge) 月未領取者,將被視為(wei) 自動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