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進入华体汇体育登陆[請登錄][免費注冊(ce) ] 我的辦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近年來,在“兩(liang) 會(hui) ”上主動降低增長目標的省份不在少數。專(zhuan) 家表示,今年各地《政府工作報告》紛紛把“高質量發展”作為(wei) 統領全篇、貫穿始終的關(guan) 鍵詞,下調增長目標或設定經濟增長目標區間的做法,既符合“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導向,也體(ti) 現了各地對新發展理念的充分認同。
下調增速符合發展預期
在已公布的地方經濟“成績單”中,可圈可點之處並不少。從(cong) 地區生產(chan) 總值來看,多個(ge) 省份2018年GDP總量邁上了新台階。其中,江蘇省成為(wei) 全國首個(ge) GDP突破9萬(wan) 億(yi) 元大關(guan) 的省份。
北京市2018年GDP增速雖然比2017年回落0.1個(ge) 百分點,但運行總體(ti) 平穩、穩中提質。數據顯示,2018年,北京市GDP首次突破3萬(wan) 億(yi) 元,成為(wei) 繼上海後第二個(ge) GDP過3萬(wan) 億(yi) 元的城市。
此外,福建、四川、安徽、西藏等省份均保持了較高速度增長,其中福建GDP增速達8.3%,在沿海省市中名列前茅;西藏GDP增速則連續5年保持了兩(liang) 位數增長。
“經濟總量還在不斷增加,但不少地方主動選擇下調經濟增長預期目標,體(ti) 現了對經濟發展認識上的理性回歸。”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國土開發與(yu) 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高國力說。
記者注意到,黑龍江省將增長預期目標從(cong) “6%上下”下調至“5%以上”,江蘇、安徽等省份則把增幅下調了0.5個(ge) 百分點左右。與(yu) 此同時,湖北省今年將增長目標從(cong) 去年的7.5%上調到“7.5%至8%之間”,西藏則將今年增長目標確定為(wei) 10%,是目前僅(jin) 有的增速預期維持在兩(liang) 位數的地區。
高國力表示,不同地區資源稟賦不同,發展階段不同,經濟增長的對比基數也不盡相同,這就決(jue) 定了各地在確定增長目標時,要對外部環境變化和自身發展實際有清醒的認識。總體(ti) 看,部分地方下調增速是客觀且符合發展預期的選擇。
結合實際注重全麵布局
與(yu) 部分地區下調增速目標不同,北京、河南、湖北等地今年都設定了區間目標。其中,北京將增長目標設定為(wei) 6%至6.5%,河南為(wei) 7%至7.5%,湖北、安徽均為(wei) 7.5%至8%,福建為(wei) 8%至8.5%。
“設定區間目標,既保持了合理的速度又留有餘(yu) 地,為(wei) 調結構轉方式、新舊動能轉換留出了彈性空間。”高國力表示,無論是直接下調增速還是設定區間目標,各地均把推動高質量發展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在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導向下,各地結合自身實際開始了全麵布局。北京市一方麵強調通過“減量”來優(you) 化發展,另一方麵強調加快科技創新布局,將在基礎材料、光電子、高端芯片等重要領域發力,加快創新步伐,更好服務國家戰略。
而江蘇、湖北等製造業(ye) 大省,則更加強調推動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江蘇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把推進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擺在突出位置,推動產(chan) 業(ye) 加快邁向全球價(jia) 值鏈的中高端,集中力量培育發展一批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優(you) 勢、自主可控的萬(wan) 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湖北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推進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加快打造信息光電子、“芯屏端網”、智能網聯汽車等世界級先進製造業(ye) 產(chan) 業(ye) 集群,培育更多細分行業(ye) “隱形冠軍(jun) ”。
淡化增速並非不要增速
多位專(zhuan) 家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部分地方主動下調增長目標,是基於(yu) 對當前國內(nei) 外形勢及自身發展實際作出的判斷,是為(wei) 了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中騰挪出更多空間,以實現“調速不減勢、量增質更優(you) ”的更高目標,而非外界所傳(chuan) 言的經濟衰退之說。
“不強調增速,並不意味著不需要增速。”高國力表示,淡化增速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選擇,“但這不意味著可以放鬆GDP增長,高質量發展必須以一定的經濟增長作支撐”。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也表示,“不能錯誤地將經濟增長的低速度與(yu) 高質量畫等號,讓老百姓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仍然離不開一定的發展速度”。
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長,是穩定預期和保障民生的重要前提。對此,專(zhuan) 家表示,經濟增長的目標雖然下調了,但推動改革創新、提質增效和民生改善的步伐不能停。還要通過推動形成強大國內(nei) 市場、激發市場主體(ti) 活力、釋放改革創新紅利等舉(ju) 措,進一步挖掘經濟增長的潛力。
“隻有讓GDP‘換擋’與(yu) 推動高質量發展形成同頻共振,才能更好地引導市場預期,確保經濟運行總體(ti) 平穩、穩中有進。”高國力說。
The 133rd Canton Fair was Fully Resume...
Exports of China’s Mechanical and Ele...
Exports of China’s Mechanical and Ele...
Exports of China’s Mechanical and Ele...
Exports of China’s Mechanical and Ele...
Exports of China’s Mechanical and Ele...
汽車行業(ye) :巴西10月產(chan) 量同比增長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