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進入华体汇体育登陆[請登錄][免費注冊(ce) ] 我的辦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7月3日,由《中國汽車報》社組織的2020年全球汽車零部件企業(ye) 百強和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ye) 百強(以下簡稱“雙百強”)舉(ju) 行線上發布會(hui) 。會(hui) 議現場,2020年汽車零部件企業(ye) 雙百強榜與(yu) 榜單解讀白皮書(shu) 正式發布。
“2020年“雙百強”榜單將清晰、全麵地展示當前全球零部件產(chan) 業(ye) 的格局與(yu) 趨勢,看清國際領先企業(ye) 的發展趨勢和方向,清楚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ye) 在全球所處的地位和成績,找差距,補短板。”中國能源汽車傳(chuan) 播集團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副董事長、總經理,《中國汽車報》社社長辛寧說。
展現行業(ye) 發展新變化
中國作為(wei) 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近年來產(chan) 銷量長期處於(yu) 同比下降的態勢,行業(ye) 進入寒冬期。疊加今年新冠疫情的影響,中國乃至全球主要汽車市場都不容樂(le) 觀,經濟的全球化決(jue) 定了汽車市場也一定是全球化的,越來越呈現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特點。2019年全球整車銷量平緩,歐洲、亞(ya) 洲及南美等部分市場呈現小幅增長;中國整體(ti) 市場形勢嚴(yan) 峻,但商用車細分領域穩中有增。中國商乘整車市場頭部集中趨勢明顯,乘用車新能源化與(yu) 高端化趨勢明顯,值得上遊零部件企業(ye) 重點關(guan) 注。
作為(wei) 中國汽車行業(ye) 的權威及專(zhuan) 業(ye) 媒體(ti) ,《中國汽車報》社對近300家企業(ye) 的數據進行收集與(yu) 核實,以2019年企業(ye) 汽車零部件業(ye) 務營業(ye) 收入為(wei) 唯一評價(jia) 依據,製作完成2020“雙百強”榜單。德國蓓睿適國際谘詢公司為(wei) 榜單提供了國際零部件企業(ye) 的數據支持,國際領先谘詢公司羅蘭(lan) 貝格對汽車零部件市場進行了深度分析,完成了2020汽車零部件企業(ye) 雙百強榜單解讀白皮書(shu) 的編撰工作。
德國蓓睿適國際谘詢公司合夥(huo) 創始人Jan Dannenberg表示,當前汽車產(chan) 業(ye) 轉型加快,圍繞C.A.S.E.(智能互聯、自動駕駛、共享出行、電力驅動) 趨勢迫使供應商尋找自己的商業(ye) 模式。
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秘書(shu) 長付炳鋒表示,一年一度的汽車零部件企業(ye) 百強發布活動,作為(wei) 汽車零部件行業(ye) 最重要的一次盛會(hui) ,已經在行業(ye) 內(nei) 產(chan) 生了很重要的影響。從(cong) 公布的榜單來看,無論是國內(nei) 和全球的百強,榜上的企業(ye) 與(yu) 上年相比排名沒有太大變化,這也說明強者恒強的市場規律。
中國印記逐漸明顯
羅蘭(lan) 貝格全球合夥(huo) 人方寅亮講解白皮書(shu) 時指出,世界零部件百強企業(ye) 營收保持5%增速,其中中國企業(ye) 憑借多元化競爭(zheng) 優(you) 勢增勢突出,但能躋身全球前50的中國企業(ye) 數量仍有限。具體(ti) 來看,世界百強企業(ye) 整體(ti) 營收規模與(yu) 中國百強保持同速增長。中國世界百強企業(ye) 憑借傳(chuan) 統細分領域(如商用車市場)優(you) 勢、綁定大型整車廠、前沿領域開拓(如新能源)及積極全球化發展等,營收增速高於(yu) 外資企業(ye) 。
在2020國際百強榜單中,排在前五位企業(ye) 是德國博世、德國大陸、日本電裝、加拿大麥格納和德國采埃孚。德國、日本、美國零部件企業(ye) 排位靠前,是國際百強榜單中的主流企業(ye) ,但仍有11家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ye) 入選,分別是濰柴集團、華域汽車、海納川、均勝電子、寧德時代、中航汽車、廣汽零部件、玉柴集團、中策橡膠、中信戴卡、法士特集團。其中,濰柴集團零部件業(ye) 務收入總額以2164.67億(yi) 位居國際百強榜單第8位。這些中國企業(ye) 代表了中國汽車零部件產(chan) 業(ye) 的先進力量,體(ti) 現了中國自主零部件企業(ye) 的實力。
同2019年的榜單相比,2020雙百強榜在中國企業(ye) 數據采集階段增加了利潤和研發投入兩(liang) 項指標。透過榜單背後的數據可以得出以下幾點結論:
一、中國企業(ye) 的規模化能力在增強。入圍今年全球百強榜的中國企業(ye) 由去年的8家增加到了11家,排名均有所提升。
二、企業(ye) 的整體(ti) 研發投入大幅增加,同比18年研發投入增長了33.85%,但行業(ye) 平均研發投入僅(jin) 有5%。
三、企業(ye) 盈利能力亟待增強。整體(ti) 收入同比18年增長了10.96%,53家企業(ye) 收入增長,利潤增長卻隻有30家。行業(ye) 平均淨利率4.53%,和國際零部件公司6.7%的平均水平還有一定差距。
四、國有企業(ye) 規模化優(you) 勢明顯,中國百強榜前10的企業(ye) 中有8家具有國資背景。
五、資本市場助推產(chan) 業(ye) 發展、民營企業(ye) 潛力巨大。上榜企業(ye) 上市公司77家,民營企業(ye) 66家。
六、從(cong) 區域分布來看,東(dong) 南部經濟發達地區和汽車產(chan) 業(ye) 發達地區優(you) 勢明顯,山東(dong) 、江蘇、浙江、廣東(dong) 和上海5省市的上榜企業(ye) 數量達到55%。
七、企業(ye) 加強了新能源、智能駕駛和核心動力總成技術的投入,這一類企業(ye) 的研發投入均超過了收入的8%,四維圖新去年的研發投入更是達到了51%。
近年來,中國汽車產(chan) 銷量實現了高速增長,汽車零部件行業(ye) 的盈利能力也明顯提升。中國企業(ye) 以提高自主研發能力為(wei) 核心,不斷打破外資企業(ye) 在關(guan) 鍵汽車零部件領域的壟斷地位。在國際汽車零部件市場,中國印記已格外鮮明,國內(nei) 外資源整合成為(wei) 全球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趨勢。
緊抓機遇 應對變革期挑戰
付炳鋒指出,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汽車行業(ye) 尤其是零部件行業(ye) 承受了較大的衝(chong) 擊,產(chan) 業(ye) 鏈和供應鏈麵臨(lin) 較大風險和挑戰。在汽車市場快速增長的過程中,創新力不足、關(guan) 鍵核心技術掌控不夠、很多核心部件長期依賴進口,依然是行業(ye) 共性問題。因此在新一輪信息技術蓬勃發展的時期,要抓住電動化和智能化的發展機遇,不斷提高創新能力,補齊短板,增強國際競爭(zheng) 力,為(wei) 汽車強國建設作出應有的擔當和貢獻。
Jan Dannenberg指出,2020年是非常艱難的一年,伴隨著COVID-19帶來的危機,所有主流整車廠和汽車供應商或將出現萎縮與(yu) 虧(kui) 損。然而,從(cong) 全球範圍內(nei) 看,中國汽車工業(ye) 是一劑良好的穩定劑。在過去的幾年裏,中國汽車供應商在並購方麵非常活躍,中國的供應商和投資者已經成為(wei) 了汽車工業(ye) 供應鏈中的一個(ge) 重要部分。因此2020年將是中國汽車工業(ye) 發展良好的一年,中國汽車供應商也將在未來幾年不斷提升市場地位。
展望2020,新冠疫情和外部環境雙重壓力下,加劇了零部件企業(ye) 安全供應和降本增效、產(chan) 業(ye) 鏈本地化、新技術投資、產(chan) 品結構轉型的壓力。為(wei) 應對行業(ye) 變化,零部件企業(ye) 應著力於(yu) 盈利性提升、全球化布局、建立企業(ye) 共生共贏機製並實現敏捷組織轉型。例如,通過業(ye) 務聚焦、供應鏈安全保障、成本控製、采購優(you) 化、現金流管理等機製以提升營收與(yu) 盈利能力;尋求兼並收購與(yu) 戰略合作機遇,挖掘協同潛力並注重體(ti) 係整合與(yu) 企業(ye) 共贏;針對未來技術布局需求與(yu) 企業(ye) 轉型需要,構建敏捷性組織與(yu) 運作機製。
辛寧指出,從(cong) 長遠看,開放能更大力度地促進中國汽車產(chan) 業(ye) 結構的優(you) 化,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更大範圍、更高質量的開放將有利於(yu) 車企導入更優(you) 質的全球資源,比如更優(you) 質的服務、更良性的資金、更先進設備、更前沿的技術、更高端的人才等。擴大開放,還會(hui) 讓中國與(yu) 全球汽車產(chan) 業(ye) 的融合度進一步提升,從(cong) 研發的全球化、人才的全球化,到生產(chan) 布局與(yu) 市場的全球化,這種融合將向體(ti) 係化方向發展,這十分有利於(yu) 全麵提升中國自主汽車與(yu) 零部件品牌的國際競爭(zheng) 力。
經過多年發展中國汽車工業(ye) 有了長足的進步,成為(wei) 世界第一產(chan) 銷大國,但中國與(yu) 全球汽車發展強國、特別是在核心技術的掌握方麵還存在相當大的“代差”。在傳(chuan) 統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交替發展的當下,中國汽車之路如何走,值得反思。從(cong) 榜單中也可以看到,中國零部件企業(ye) 憑借多元化競爭(zheng) 優(you) 勢增勢突出,但能躋身全球前50的中國企業(ye) 數量仍比較有限。
“全球汽車市場的潮起潮落已經成為(wei) 常態,全球汽車市場的一體(ti) 化也必將成為(wei) 常態。我們(men) 應該認清大勢,順應潮流,迎難而上,在挑戰中發現新的機遇。”辛寧表示,中國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再上新台階,特別要注意幾個(ge) 方麵:一是力戒急功近利,著力強化對基礎產(chan) 業(ye) 的支持力度,特別是對汽車零部件企業(ye) 要重點加以扶持;二是在汽車核心技術領域進行摸底排查,對取得顯著成果的企業(ye) 予以重點扶持;三是針對核心技術(發動機、變速箱、電控係統、智能網聯等)進行係統的分類,組織攻關(guan) ;四是建立開發自主創新知識產(chan) 權體(ti) 係,在電池材料、加工工藝、核心設備等方麵重點突破,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技術體(ti) 係。
The 133rd Canton Fair was Fully Resume...
Exports of China’s Mechanical and Ele...
Exports of China’s Mechanical and Ele...
Exports of China’s Mechanical and Ele...
Exports of China’s Mechanical and Ele...
Exports of China’s Mechanical and Ele...
汽車行業(ye) :巴西10月產(chan) 量同比增長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