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進入华体汇体育登陆[請登錄][免費注冊(ce) ] 我的辦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據海關(guan) 統計,今年前7個(ge) 月,我國進出口總值21.34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4.5%,比2019年同期增長22.3%。其中,出口11.66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24.5%,比2019年同期增長23%;進口9.68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24.4%,比2019年同期增長21.4%;貿易順差1.98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加24.8%。
按美元計價(jia) ,今年前7個(ge) 月我國進出口總值3.3萬(wan) 億(yi) 美元,同比增長35.1%,比2019年同期增長28.4%。其中,出口1.8萬(wan) 億(yi) 美元,同比增長35.2%,比2019年同期增長29.2%;進口1.5萬(wan) 億(yi) 美元,同比增長34.9%,比2019年同期增長27.5%;貿易順差3061.2億(yi) 美元,同比增加36.5%。
7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3.27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1.5%,環比下降0.8%,比2019年同期增長18.8%。其中,出口1.82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8.1%,環比增長0.1%,比2019年同期增長18.9%;進口1.45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6.1%,環比下降1.9%,比2019年同期增長18.7%;貿易順差3626.7億(yi) 元,同比減少15.3%。
按美元計價(jia) ,7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5087.4億(yi) 美元,同比增長23.1%,環比下降0.5%,比2019年同期增長27.3%。其中,出口2826.6億(yi) 美元,同比增長19.3%,環比增長0.4%,比2019年同期增長27.5%;進口2260.8億(yi) 美元,同比增長28.1%,環比下降1.6%,比2019年同期增長27.2%;貿易順差565.8億(yi) 美元,同比減少6.3%。
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比重提升。前7個(ge) 月,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13.21萬(wan) 億(yi) 元,同比(下同)增長27.6%,占我外貿總值的61.9%,比去年同期提升1.5個(ge) 百分點。其中,出口7.13萬(wan) 億(yi) 元,增長27.7%;進口6.08萬(wan) 億(yi) 元,增長27.4%。同期,加工貿易進出口4.58萬(wan) 億(yi) 元,增長13.7%,占21.5%,下滑2個(ge) 百分點。其中,出口2.86萬(wan) 億(yi) 元,增長12.3%;進口1.72萬(wan) 億(yi) 元,增長16.1%。此外,我國以保稅物流方式進出口2.63萬(wan) 億(yi) 元,增長29%。其中,出口9370.8億(yi) 元,增長36.8%;進口1.7萬(wan) 億(yi) 元,增長25.2%。
對東(dong) 盟、歐盟和美國等主要貿易夥(huo) 伴進出口均增長。前7個(ge) 月,東(dong) 盟為(wei) 我第一大貿易夥(huo) 伴,我與(yu) 東(dong) 盟貿易總值3.12萬(wan) 億(yi) 元,增長24.6%,占我外貿總值的14.6%。其中,對東(dong) 盟出口1.72萬(wan) 億(yi) 元,增長23.6%;自東(dong) 盟進口1.4萬(wan) 億(yi) 元,增長25.9%;對東(dong) 盟貿易順差3233億(yi) 元,增加14.6%。歐盟為(wei) 我第二大貿易夥(huo) 伴,與(yu) 歐盟貿易總值為(wei) 2.96萬(wan) 億(yi) 元,增長23.4%,占13.9%。其中,對歐盟出口1.79萬(wan) 億(yi) 元,增長22.2%;自歐盟進口1.17萬(wan) 億(yi) 元,增長25.3%;對歐盟貿易順差6167.4億(yi) 元,增加16.7%。美國為(wei) 我第三大貿易夥(huo) 伴,中美貿易總值為(wei) 2.62萬(wan) 億(yi) 元,增長28.9%,占12.3%。其中,對美國出口1.96萬(wan) 億(yi) 元,增長25.9%;自美國進口6616.1億(yi) 元,增長38.8%;對美貿易順差1.3萬(wan) 億(yi) 元,增加20.2%。日本為(wei) 我第四大貿易夥(huo) 伴,中日貿易總值為(wei) 1.37萬(wan) 億(yi) 元,增長12.6%,占6.4%。其中,對日本出口6049.8億(yi) 元,增長8.7%;自日本進口7688.9億(yi) 元,增長16%;對日貿易逆差1639.1億(yi) 元,增加54.2%。同期,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6.3萬(wan) 億(yi) 元,增長25.5%。其中,出口3.57萬(wan) 億(yi) 元,增長25.3%;進口2.73萬(wan) 億(yi) 元,增長25.7%。
民營企業(ye) 進出口增速最快,比重提升。前7個(ge) 月,民營企業(ye) 進出口10.23萬(wan) 億(yi) 元,增長31%,占我外貿總值的47.9%,比去年同期提升2.4個(ge) 百分點。其中,出口6.63萬(wan) 億(yi) 元,增長30.1%,占出口總值的56.8%;進口3.6萬(wan) 億(yi) 元,增長32.8%,占進口總值的37.2%。同期,外商投資企業(ye) 進出口7.76萬(wan) 億(yi) 元,增長16.7%,占我外貿總值的36.4%。其中,出口4.04萬(wan) 億(yi) 元,增長17.9%;進口3.72萬(wan) 億(yi) 元,增長15.4%。此外,國有企業(ye) 進出口3.27萬(wan) 億(yi) 元,增長24.4%,占我外貿總值的15.3%。其中,出口9602.2億(yi) 元,增長16.7%;進口2.31萬(wan) 億(yi) 元,增長27.9%。
機電產(chan) 品和勞動密集型產(chan) 品出口均增長。前7個(ge) 月,我國出口機電產(chan) 品6.88萬(wan) 億(yi) 元,增長25.5%,占出口總值的59%。其中,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8792.8億(yi) 元,增長14.2%;手機4852.1億(yi) 元,增長15.6%;汽車(包括底盤)1140.8億(yi) 元,增長102.5%。同期,出口勞動密集型產(chan) 品2.09萬(wan) 億(yi) 元,增長11.8%,占17.9%。其中,服裝及衣著附件5703.2億(yi) 元,增長22.2%;包括口罩在內(nei) 的紡織品5198.9億(yi) 元,下降17.9%;塑料製品3460.4億(yi) 元,增長27.1%。此外,出口鋼材4305.1萬(wan) 噸,增加30.9%;成品油4107.9萬(wan) 噸,增加11.2%。
鐵礦砂、原油、煤等商品進口量減價(jia) 揚,天然氣進口量增價(jia) 跌,大豆進口量價(jia) 齊升。前7個(ge) 月,我國進口鐵礦砂6.49億(yi) 噸,減少1.5%,進口均價(jia) 每噸1116.1元,上漲69.5%;原油3.02億(yi) 噸,減少5.6%,進口均價(jia) 每噸2963.7元,上漲26.8%;煤1.7億(yi) 噸,減少15%,進口均價(jia) 每噸534.4元,上漲7.7%;天然氣6895.6萬(wan) 噸,增加24%,進口均價(jia) 每噸2318.8元,下跌8.8%;大豆5762.7萬(wan) 噸,增加4.5%,進口均價(jia) 每噸3422.6元,上漲25.4%;初級形狀的塑料1994.7萬(wan) 噸,減少12.2%,進口均價(jia) 每噸1.12萬(wan) 元,上漲28.2%;成品油1503.6萬(wan) 噸,減少19.7%,進口均價(jia) 每噸3814.5元,上漲31.3%;鋼材839.7萬(wan) 噸,減少15.6%,進口均價(jia) 每噸7929.4元,上漲29.7%;未鍛軋銅及銅材321.9萬(wan) 噸,減少10.6%,進口均價(jia) 每噸5.94萬(wan) 元,上漲39.2%。同期,進口機電產(chan) 品4.13萬(wan) 億(yi) 元,增長18.8%。其中,集成電路3682.9億(yi) 個(ge) ,增加27.4%,價(jia) 值1.51萬(wan) 億(yi) 元,增長17.1%;汽車(包括底盤)61.5萬(wan) 輛,增加43.2%,價(jia) 值2159.4億(yi) 元,增長51.2%。
作為(wei) 今年“穩外貿”後半場的首個(ge) 月份,進出口增速為(wei) 何會(hui) 放緩?後市走勢如何?穩外貿要如何應對?
一、表現怎麽(me) 樣
根據海關(guan) 總署公布的數據,7月份中國的出口和進口增速都出現回落。以美元計,中國7月出口金額同比增長19.3%,增速較6月收窄12.9個(ge) 百分點;進口同比增長28.1%,增速較6月收窄8.6個(ge) 百分點,兩(liang) 者均略低於(yu) 預期。
在數據發布前,有媒體(ti) 采集8家機構預測均值顯示,7月出口同比增長19%,進口同比增長30%。但也有媒體(ti) 報道,機構普遍預測中國7月出口增速降幅明顯,外需疲弱的影響已經開始顯現。
二、有哪些原因
“從(cong) 當前形勢看,中國外貿進出口增速有所放緩,既有低基數效應漸弱的原因,也受全球需求放緩的影響。”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dong) 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前7個(ge) 月中國外貿保持較高速增長,主要在於(yu)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中國率先實現複工複產(chan) ,有效支撐全球需求恢複,並成為(wei) 穩定全球抗疫物資供應的重要力量。7月份中國外貿仍保持兩(liang) 位數增長,環比略有下降,主要是低基數效應漸弱,但不會(hui) 改變中國出口在全球需求恢複中的競爭(zheng) 力。同時隨著大宗商品價(jia) 格上漲,中國進口增速或有所回升,將帶動外貿增速維持在較高水平。
根據平安首經團隊《2021年7月外貿數據點評》(為(wei) 剔除去年基數變化的影響,其采用了兩(liang) 年平均增速來分析出口的產(chan) 品結構和區域結構),分產(chan) 品來看,7月機電產(chan) 品仍是當前出口的主要貢獻項,對出口的拉動從(cong) 6月的9.4%下滑到8.5%;勞動密集型產(chan) 品對出口的拉動從(cong) 1.8%下降到1.5%,防疫物資對出口的拉動從(cong) 0.7%下降到0.3%,鋼材對出口的拉動從(cong) 0.9%降低到0.6%,除上述產(chan) 品外的其他產(chan) 品對出口的拉動從(cong) 3.2%下滑到2.6%。海外複工複產(chan) 推進後,中國麵臨(lin) 的外需環境在整體(ti) 收縮。
分區域來看,中國出口向美國遷移,除美國外的主要貿易夥(huo) 伴7月對中國出口的拉動都有所減弱。7月中國對美國出口的兩(liang) 年平均增速從(cong) 1.8%回升到2.4%,是主要貿易夥(huo) 伴中唯一好轉的;對歐盟的出口在6月明顯上行後,7月再次放緩;7月東(dong) 盟對中國出口的拉動下降到2.1%,今年首次低於(yu) 美國。7月東(dong) 南亞(ya) 疫情肆虐,影響到了東(dong) 南亞(ya) 生產(chan) 的恢複;日本對中國出口的拉動,截至7月已連續3個(ge) 月下降。
同樣采用兩(liang) 年平均增速分析進口的產(chan) 品結構。7月中國進口的兩(liang) 年平均增速為(wei) 12.8%,較6月的18.8%明顯回落,但仍處於(yu) 疫情後的較高水平。
主要產(chan) 品中,對7月進口拉動明顯的有原油、鐵礦石、集成電路和農(nong) 產(chan) 品,但這四種產(chan) 品7月的兩(liang) 年平均增速均較6月回落。一是因國內(nei) 限產(chan) 保供政策不及預期、對高能耗行業(ye) 拉閘限電等,壓製了上遊大宗的進口需求;二是7月南華鐵礦石指數和南華農(nong) 產(chan) 品指數的同比較6月都出現回落,也從(cong) 計價(jia) 因素角度拖累鐵礦石和農(nong) 產(chan) 品的進口同比讀數。汽車和汽車底盤的兩(liang) 年平均進口增速也從(cong) 1.2%下滑到0.6%,表明國內(nei) 汽車消費仍然羸弱,以及缺芯對汽車生產(chan) 的壓製仍在。
三、後市怎麽(me) 走
平安首經團隊認為(wei) ,中國外貿大概率已經過了疫情後最為(wei) 景氣的階段。但年內(nei) 的出口和進口,預計都能維持韌性,剔除掉基數影響後,兩(liang) 年平均增速將是逐級下台階的,不會(hui) 斷崖式回落。
出口方麵,海外疫情仍是最大的擾動因素,盡管海外疫情肆虐,但全球經濟仍處在疫後複蘇階段。發達國家和非發達國家疫苗接種時間的錯位,將延緩中國出口回落的節奏。進口方麵,中國經濟年內(nei) 原本就無明顯放緩壓力,以擴大財政支出為(wei) 主要抓手的跨周期調控政策已在路上,加之“減碳”背景下,政策因素對生產(chan) 的掣肘在弱化,國內(nei) 對上遊大宗、集成電路和農(nong) 產(chan) 品等都依然有較強的需求。
“當前,外貿發展麵臨(lin) 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依然較多,預計今年下半年進出口額同比增速或將有所回落。”中國貿促會(hui) 研究院副院長趙萍分析認為(wei) ,雖然7月份外貿進出口增速總體(ti) 仍然處於(yu) 高位,但從(cong) PMI等指標來看,出口新訂單指數連續四個(ge) 月小幅下降,連續三個(ge) 月處於(yu) 榮枯線以下,進口新訂單指數連續兩(liang) 個(ge) 月下降,持續處於(yu) 收縮區間,意味著未來外貿進出口穩增長的壓力仍然較大。
趙萍進一步表示,德爾塔毒株在全球加速傳(chuan) 播,主要經濟體(ti) 疫情出現反複,擾動國際市場需求的恢複,對中國外貿出口產(chan) 生不利影響。同時,國內(nei) 疫情多點散發,出口集裝箱運價(jia) 指數創曆史新高,進口集裝箱運價(jia) 快速上升,導致外貿進出口物流成本持續承壓。中國宏觀經濟增長基礎尚不穩固導致進口需求增長有所放緩,加上去年下半年較高基數的影響,都將成為(wei) 影響下半年外貿發展的不利因素。
劉向東(dong) 則認為(wei) ,雖然中國外貿增速會(hui) 有所下降,但在全球供應仍受到疫情抑製的情況下,中國的外貿競爭(zheng) 力依然突出。因此,預計外貿增速仍將保持較高增長,全年走勢呈平穩的先高後低態勢,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依然顯著增強。
四、穩外貿怎麽(me) 做
對於(yu) 下一步的穩外貿工作方向,趙萍建議,一是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加強物流和港口收費項目的監督檢查,有效對衝(chong) 國際海運價(jia) 格上升壓力;二是加大對外貿企業(ye) 的金融支持力度,有效落實促進外貿外資穩定增長的貨幣政策措施,緩解外貿企業(ye) 的資金流動性壓力;三是鼓勵外貿企業(ye) 積極開拓新市場,創新外貿發展模式,增強應對國際市場不確定性風險的能力。
劉向東(dong) 建議,政府層麵,要加快推動穩外貿等相關(guan) 政策落地,同時積極為(wei) 外貿企業(ye) 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特別是幫助外貿企業(ye) 采取降低物流成本、疏通外貿渠道、支持數字化轉型等舉(ju) 措。企業(ye) 層麵,應積極培育全球資源配置的能力,通過數字化轉型等方式,利用跨境電商、海外倉(cang) 等方式捕捉和鎖定訂單,並加強對生產(chan) 供應鏈的柔性改造,使其更好地適應外需的變化,以進一步提升應對外部需求波動的能力。
The 133rd Canton Fair was Fully Resume...
Exports of China’s Mechanical and Ele...
Exports of China’s Mechanical and Ele...
Exports of China’s Mechanical and Ele...
Exports of China’s Mechanical and Ele...
Exports of China’s Mechanical and Ele...
汽車行業(ye) :巴西10月產(chan) 量同比增長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