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進入华体汇体育登陆[請登錄][免費注冊(ce) ] 我的辦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工業(ye) 經濟效益月度報告。數據顯示,7月份,隨著國民經濟持續穩定恢複,工業(ye) 生產(chan) 總體(ti) 穩定,企業(ye) 經營狀況繼續改善,利潤保持平穩增長。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利潤同比增長16.4%,比2019年同期增長39.2%,兩(liang) 年平均增長18.0%,比6月份加快2.3個(ge) 百分點。
六成行業(ye) 利潤同比增長
國家統計局工業(ye) 司高級統計師朱虹表示,7月份,在41個(ge) 工業(ye) 大類行業(ye) 中,有25個(ge) 行業(ye) 實現利潤同比增長或扭虧(kui) 為(wei) 盈,占61.0%,其中18個(ge) 行業(ye) 利潤實現兩(liang) 位數及以上增長。與(yu) 2019年同期相比,31個(ge) 行業(ye) 實現利潤增長。“六成行業(ye) 利潤同比增長,超七成行業(ye) 盈利規模超過疫情前水平。”朱虹說。
分行業(ye) 看,采礦業(ye) 、原材料製造業(ye) 利潤增速有所加快。7月份,采礦業(ye) 、原材料製造業(ye) 利潤同比分別增長2.03倍、50.9%,對工業(ye) 利潤增長的帶動作用增強。油氣開采、石油加工、煤炭、化工行業(ye) 利潤同比增速均比6月份有所加快。
高技術製造業(ye) 利潤保持快速增長。7月份,高技術製造業(ye) 利潤同比增長37.9%,拉動規模以上工業(ye) 利潤增長6.2個(ge) 百分點。其中,醫藥製造業(ye) 利潤同比增長1.10倍,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ye) 利潤同比增長37.8%。
消費品製造業(ye) 盈利持續恢複。7月份,消費品製造業(ye) 利潤同比增長18.6%,延續穩定恢複態勢。其中,化纖行業(ye) 利潤同比增長3.71倍,家具、紡織、酒飲料行業(ye) 利潤同比分別增長41.9%、13.0%、11.2%,繼續保持恢複勢頭。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芯片供應緊張、部分企業(ye) 進入設備檢修期等供給端短期衝(chong) 擊下,7月全國規上工業(ye) 企業(ye) 利潤同比增速有所下滑,但從(cong) 兩(liang) 年平均增速看,7月工業(ye) 企業(ye) 利潤兩(liang) 年平均增長18.0%,較6月份快2.3個(ge) 百分點,反映出國內(nei) 統籌疫情防控和社會(hui) 經濟發展工作紮實推進,國民經濟發展內(nei) 生動力旺盛。
企業(ye) 經營狀況有所改善
企業(ye) 經營狀況在持續好轉。數據顯示,1-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實現利潤總額49239.5億(yi) 元,同比增長57.3%,比2019年同期增長44.6%,兩(liang) 年平均增長20.2%。
資金使用效率繼續提升,經營狀況有所改善。7月末,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產(chan) 成品存貨周轉天數同比減少2.1天,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同比減少4.8天;企業(ye) 資產(chan) 負債(zhai) 率為(wei) 56.3%,同比下降0.4個(ge) 百分點,比6月末下降0.2個(ge) 百分點。
單位費用保持下降,盈利能力同比提高。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每百元營業(ye) 收入中的費用同比減少0.41元;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營業(ye) 收入利潤率為(wei) 6.94%,同比提高0.19個(ge) 百分點。“今年以來,減稅降費政策成效持續顯現,工業(ye) 企業(ye) 單位費用保持同比下降趨勢,有利於(yu) 企業(ye) 盈利狀況改善。”朱虹說。
蘇劍分析,進入下半年以來,工業(ye) 企業(ye) 的營收和利潤累計同比增速回落,但仍保持平穩增長趨勢。一方麵,經濟複蘇周期放緩以及疫情散點式爆發影響下,製造業(ye) 和服務業(ye) 需求不足,帶動原材料行業(ye) 增速回落;另一方麵,受國內(nei) 洪澇汛情影響,采礦業(ye) 產(chan) 出下降,對出口和工業(ye) 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造成影響。此外,高技術製造業(ye) 產(chan) 出及利潤均保持較高的增速,表明下遊製造業(ye) 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仍然較強。
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jia)
朱虹表示,總體(ti) 來看,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利潤保持平穩增長態勢,但工業(ye) 企業(ye) 效益改善的不平衡性、不確定性仍然存在。
蘇劍預計,本輪大宗商品價(jia) 格高位運行可能將持續到2022年上半年。“一方麵,受疫情影響,國際經濟複蘇緩慢,隨著後期各國出行限製進一步放開,對大宗商品的需求有望進一步提高;另一方麵,目前市場預期部分主要發達經濟體(ti) 將於(yu) 2022年開始逐漸縮減購債(zhai) 規模,收緊市場流動性,屆時將對大宗商品漲價(jia) 產(chan) 生顯著抑製作用。”
蘇劍認為(wei) ,應在保證貨幣政策穩定性的前提下,繼續用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精準滴灌”對企業(ye) 進行金融支持,緩解企業(ye) 成本壓力。同時,要有效引導和穩定市場預期,遏止投機行為(wei) ,抑製大宗商品漲價(jia) 勢頭。
“下階段,要深入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jia) 工作,助力企業(ye) 紓困解難,強化科技創新,提高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不斷推動工業(ye) 經濟高質量發展。”朱虹說。(記者 汪文正)
The 133rd Canton Fair was Fully Resume...
Exports of China’s Mechanical and Ele...
Exports of China’s Mechanical and Ele...
Exports of China’s Mechanical and Ele...
Exports of China’s Mechanical and Ele...
Exports of China’s Mechanical and Ele...
汽車行業(ye) :巴西10月產(chan) 量同比增長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