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進入华体汇体育登陆[請登錄][免費注冊(ce) ] 我的辦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近10年,我國機電產(chan) 品與(yu) RCEP國家的貿易總額年均增速為(wei) 4.8%,高於(yu) 同期機電產(chan) 品及全商品貿易總額的增速水平,我國與(yu) RCEP國家的機電產(chan) 品貿易規模從(cong) 4 849億(yi) 美元增長到7 755億(yi) 美元,增幅近六成。我國機電產(chan) 品與(yu) RCEP國家貿易整體(ti) 處於(yu) 逆差,電子信息是重要行業(ye) 。
RCEP國家是我國機電產(chan) 品進口重要來源地區
近10年,我國機電產(chan) 品向RCEP國家出口年均增長率達7.16%,高出機電產(chan) 品總體(ti) 增幅2個(ge) 百分點,對RCEP國家的機電產(chan) 品出口額占我國同期機電產(chan) 品出口總額的比重從(cong) 2010年的20.1%升至2020年的24.3%,超過我機電產(chan) 品前兩(liang) 大出口市場美國和歐盟。不過,我國機電產(chan) 品與(yu) RCEP國家之間的貿易常年處於(yu) 逆差狀態。RCEP國家是我國機電產(chan) 品進口的重要來源地區,比重超過40%。
出口方麵,從(cong) 品類看,以計算機、手機、彩色電視機為(wei) 代表的電子信息類產(chan) 品的整機和零部件,是我國與(yu) RCEP國家貿易最主要的品類。以近10年重點出口商品HS編碼對比,從(cong) 整機向零部件轉換的趨勢明顯,加工組裝環節的轉移跡象可見一斑。
進口方麵,近10年我國自RCEP國家進口年均增長率約在3.03%,高於(yu) 全商品的年均增長率,但略低於(yu) 機電產(chan) 品總體(ti) 約3.7%的增幅。2020年,我國自RCEP國家的機電產(chan) 品進口額占我國同期機電產(chan) 品進口總額的42.2%。從(cong) 品類看,主要進口產(chan) 品包括電子元器件、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電工器材、汽車及其關(guan) 鍵件和零附件等。
韓國和日本是我國機電貿易逆差的主要來源
在RCEP覆蓋的貿易夥(huo) 伴中,我國與(yu) 韓國、日本和馬來西亞(ya) 的機電貿易呈逆差狀態,與(yu) 其餘(yu) 國家均保持順差狀態。日本是我國機電貿易在RCEP國家中第一大貿易夥(huo) 伴,韓國和澳大利亞(ya) 分別是我國機電貿易在RCEP國家中貿易逆差和順差最大的國家。
重點國家:日本和韓國,越南和馬來西亞(ya)
日本和韓國,以及東(dong) 盟的越南和馬來西亞(ya) ,不僅(jin) 是我國在RCEP國家中的前四大貿易夥(huo) 伴,更是我國機電產(chan) 業(ye) 融入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夥(huo) 伴。
日本:汽車、電子等關(guan) 鍵設備和零部件進口多
日本是我國機電貿易在全球範圍內(nei) 的第四大貿易夥(huo) 伴。由於(yu) 我國自日本進口半導體(ti) 設備、集成電路、液晶顯示板、汽車及其關(guan) 鍵零附件產(chan) 品的額度較高,我機電產(chan) 品對日本貿易常年保持巨額逆差且持續擴大。
我國機電產(chan) 品對日本逆差主要來自汽車產(chan) 品的進口。2020年,我國自日本合計進口汽車整車及零配件181.4億(yi) 美元,以22.9%的份額位列我國該類產(chan) 品進口來源地第二位,僅(jin) 次於(yu) 德國29.6%的份額。豐(feng) 田在華子公司自日本進口份額較高。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1—7月,我國自日本進口額排名前500位的企業(ye) 中,有15家為(wei) 豐(feng) 田子公司,共進口65.8億(yi) 美元,占我國同期對日本機電產(chan) 品進口總額的9.9%。
汽車行業(ye) 的關(guan) 稅減讓是中國和日本兩(liang) 國共同關(guan) 注的重要議題。根據RCEP,汽車行業(ye) 關(guan) 稅能夠立刻減至零的部分汽車零配件價(jia) 格相對較低,對整車價(jia) 格影響較小;而單價(jia) 較高的零部件,一般在未來10~20年才能逐漸歸零。部分車企表示,雖然芯片在協定範圍內(nei) 關(guan) 稅減免,但車企並不掌握具體(ti) 免稅的芯片稅則號,因此較難估計其對整車生產(chan) 的影響。
韓國:存儲(chu) 器等半導體(ti) 進口逆差大
自2015年中韓自貿協定正式簽署以來,韓國以4%左右的份額穩列我國機電產(chan) 品出口市場第四位。作為(wei) 全球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重要國家,尤其憑借三星、海力士在全球存儲(chu) 市場的絕對地位和韓國在顯示屏、處理器、鋰電池等領域的整體(ti) 技術與(yu) 產(chan) 業(ye) 優(you) 勢,韓國也是穩列我國機電產(chan) 品進口來源地的第二位,並保持對我機電產(chan) 品貿易的常年貿易順差地位。
我國對韓國的貿易逆差主要來自集成電路。作為(wei) 全球電子信息產(chan) 品製造和出口大國,我國手機、計算機、電視機等產(chan) 品所需的集成電路嚴(yan) 重依賴進口;作為(wei) 現代工業(ye) 最重要的基礎部件——集成電路更是成為(wei) 我國進口額最大、拉動我國進口增長最重要的單一產(chan) 品。2020年,我國集成電路進口額超過3 500億(yi) 美元,遠超原油,占我貨物進口總額和機電產(chan) 品進口總額的比重分別達到17%和36.9%,剔除集成電路的拉動作用,當年我國機電產(chan) 品進口額將由4.5%的正增幅變為(wei) 0.4%的負增長。當前,韓國半導體(ti) 產(chan) 能僅(jin) 次於(yu) 中國台灣,位列全球第二,韓國也成為(wei) 我國集成電路尤其是存儲(chu) 芯片的進口主要來源地區。2020年,我國自韓國進口集成電路687.5億(yi) 美元,以19.6%的份額位列我國該產(chan) 品進口來源地的第二位,超過第三位馬來西亞(ya) 8.7%的份額。據韓國海關(guan) 與(yu) 貿易發展局統計,我國是韓國集成電路出口第一大市場,2020年出口份額占比達43.7%。
外資尤其是韓資企業(ye) 主導中韓機電貿易。2019年,外資企業(ye) 約占我國對韓國進出口總額的63%,且我國對韓國貿易企業(ye) 的貿易額分布不均,龍頭效應顯著,進口尤甚。在對韓國進出口機電產(chan) 品的頭部企業(ye) 中,出口額排名前十位的企業(ye) 占總出口額的77%,進口額占比為(wei) 49%。其中,三星在華子公司是我國對韓國機電貿易的龍頭企業(ye) 。據不完全統計,進口額排名前500位的企業(ye) 中約有20家為(wei) 三星子公司,共進口約154.4億(yi) 美元,占我國對韓國機電產(chan) 品進口總額的24.4%。
隨著韓國三星、海力士、LG等跨國企業(ye) 調整在我國投資設廠布局,將加工組裝環節從(cong) 我國轉移至越南等東(dong) 盟國家,同時增加在我國的新型顯示、鋰電池化學品、半導體(ti) 等技術和資本密集型產(chan) 業(ye) 的投資,我國與(yu) 韓國的貿易黏性將隨跨國公司區域間產(chan) 業(ye) 調整而持續加深。
東(dong) 盟:承接我國機電產(chan) 能國際布局的重要地區
2020年,我國對東(dong) 盟國家出口機電產(chan) 品2 044.6億(yi) 美元,占當年我國機電產(chan) 品出口總額的13.3%,僅(jin) 次於(yu) 美國18%和歐盟15.6%的份額;自東(dong) 盟進口機電產(chan) 品1 590.1億(yi) 美元,同比增長11.4%,占當年我國機電產(chan) 品進口總額的16.8%。我國機電產(chan) 品進口來源地前10位國家中,有一半為(wei) 東(dong) 盟國家。從(cong) 品類看,計算機、集成電路、通信產(chan) 品等電子信息產(chan) 品是我國與(yu) 東(dong) 盟貿易的重點行業(ye) 。
2020年,越南以31.6%的出口比重和25.8%的出口增速、33.4%的進口比重和35.6%的進口增速,成為(wei) 我國在東(dong) 盟的首要貿易夥(huo) 伴,也是我國對外貿易值增速最快的夥(huo) 伴。馬來西亞(ya) 以15%的出口比重、29%的進口比重成為(wei) 我國與(yu) 東(dong) 盟的第二大貿易夥(huo) 伴。
馬來西亞(ya) 是東(dong) 盟唯一一個(ge) 對我國機電貿易保持順差的國家,集成電路進口是我國對馬來西亞(ya) 機電貿易常年逆差的主要原因。馬來西亞(ya) 在全球半導體(ti) 後端的封測領域占據重要位置,其封測產(chan) 能占全球的13%左右。2020年,我國自馬來西亞(ya) 進口集成電路303.5億(yi) 美元,以8.7%的份額位列我國集成電路進口來源地第三位,占我國自馬來西亞(ya) 機電進口總額的65.9%。受益於(yu) 全球產(chan) 業(ye) 布局的調整,未來電子科技廠商富士康、緯創、仁寶也會(hui) 向馬來西亞(ya) 擴產(chan) 。
我國對越南的機電貿易以中間品和零散件為(wei) 主。出口方麵,集成電路、手機零部件、計算機零部件為(wei) 對越南出口增量的主要商品,其他還包括太陽能電池、加工鋼材等。其中,集成電路幾乎占據增量的30%。我國對越南集成電路出口額已從(cong) 2014年的5.3億(yi) 美元增長到2020年的135.8億(yi) 美元,自2016年開始連續保持30%以上的年度同比增幅。進口方麵,集成電路同樣是自越南進口增量的主要來源,主要在越南當地進行封測。近3年,集成電路占我國機電產(chan) 品進口比重迅速擴張,同比增幅幾乎維持在30%的高位。2020年,我國自越南進口的集成電路進口額已達當年自越南進口機電產(chan) 品總額的31.3%。
我國企業(ye) 在越南的投資主要集中在鋼鐵、電力、工業(ye) 園區建設、汽車摩托車零部件生產(chan) 、礦產(chan) 開發等領域,且主要投資在越南南部和北部基礎設施比較完善的城市(如北部的廣寧省和海防市,南部的河內(nei) 市、胡誌明市)。另外,部分原來在我國投資設廠的外資企業(ye) 加快了產(chan) 能國際調整步伐,以三星投資為(wei) 代表的企業(ye) 陸續進入越南投資建廠。三星將原本在我國的手機產(chan) 能全部轉移至越南。除三星電池爆炸導致我國消費者不信任外,國內(nei) 手機企業(ye) 競爭(zheng) 力的提升也是重要原因。同時,在越南生產(chan) 一部手機較在我國要低3~5美元,有助於(yu) 確保其在全球市場的價(jia) 格競爭(zheng) 力。
RCEP促進機電產(chan) 業(ye) 區域間貿易,但加工組裝環節將向外轉移
作為(wei) 全球機電產(chan) 品重要的生產(chan) 國和出口國,我國機電產(chan) 業(ye) 形成了龐大的規模效應和完善的供應體(ti) 係,但在進出口貿易方麵,關(guan) 鍵零部件和技術、市場“兩(liang) 頭在外”和“大進大出”的特征依然突出,且融入全球產(chan) 業(ye) 鏈後形成的巨大進出口額麵臨(lin) 增長壓力。
短期:疫情延緩了機電產(chan) 能國際調整節奏
盡管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貿造成了衝(chong) 擊,但國內(nei) 疫情防控得力和穩外貿綜合施策,尤其疫情導致的居家生活和遠程辦公學習(xi) ,大幅拉動了全球市場對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服務器等數字通信設備和家用電器、健身康複器材、電動工具等各類居家產(chan) 品(產(chan) 能主要集中在我國)的需求,且這種工作學習(xi) 方式的變化正趨於(yu) 長期化,我國機電產(chan) 業(ye) 生產(chan) 的穩定性也確保了出口的持續性。
另外,其他國家疫情導致的生產(chan) 中斷使我國機電產(chan) 能總體(ti) 處於(yu) 主導供給的相對優(you) 勢。從(cong) 2020年第四季度開始,我國機電產(chan) 品每月出口額較曆史同期平均水平高出300億(yi) 美元,出口額占90%以上的細分產(chan) 品都同比增長,對歐洲、美國、日本、韓國和東(dong) 盟等重點市場出口額增幅普遍超過30%,推動我國機電產(chan) 品出口突破過去4個(ge) “五年規劃”增速逐步下降的瓶頸,進入總量規模新的“平台期”,構成“十四五”期間機電外貿進出口量增質升的新起點。
中長期:產(chan) 能國際布局仍將持續
從(cong) 中長期看,我國機電外貿整體(ti) 正處於(yu) 規模與(yu) 質量兼顧,技術、質量、品牌、服務等綜合性提質增效的新發展階段,無論外資或民營企業(ye) ,在大國經貿摩擦持續尤其國內(nei) 各項成本上升的趨勢下,加快在國際間調整產(chan) 業(ye) 布局,既是外在壓力的倒逼,更是國內(nei) 產(chan) 業(ye) 發展的必然。
全球疫情使國際產(chan) 業(ye) 調整的驅動因素更趨複雜,各國更加注重實體(ti) 製造業(ye) 的回歸引導,產(chan) 業(ye) 界的國際產(chan) 能調整也更加兼顧效率與(yu) 安全的雙重因素,全球機電行業(ye) 產(chan) 業(ye) 鏈、價(jia) 值鏈的區域化、短鏈化正在強化,以跨國公司主導的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將麵臨(lin) 區域內(nei) 分工的重新調整,也將帶來貿易流的變化。
融入RCEP:外資產(chan) 業(ye) 升級與(yu) 內(nei) 資主動優(you) 化
RCEP的生效,將會(hui) 加快機電產(chan) 業(ye) 在區域內(nei) 的投資合作與(yu) 融合深化,亞(ya) 洲勞動力特性和文化特征,仍確保亞(ya) 洲地區在全球製造業(ye) 的重要地位。RCEP的實施將給我國機電行業(ye) 的區域鏈整合、解決(jue) 貿易糾紛和貿易摩擦、優(you) 勢行業(ye) (電信、高鐵、電商、新基建等)開拓區域市場、跨境電商等帶來機遇和積極影響。
基於(yu) 國際政治關(guan) 係演變和後疫情時期的產(chan) 業(ye) 鏈重構,我國機電產(chan) 業(ye) 組裝環節的向外轉移與(yu) 外商企業(ye) 加強在華研發投資、產(chan) 業(ye) 升級交織,中國與(yu) 東(dong) 盟的產(chan) 業(ye) 內(nei) 貿易黏性將增強。但日本、韓國作為(wei) 我國機電尤其電子信息進口的主要來源地區,若受美國加強出口管製的約束,將對整體(ti) 貿易投資產(chan) 生比較明顯的影響。
建議加強對外開放,尤其吸引跨國公司加大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和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在華投資,擴大產(chan) 業(ye) 國際合作,同時鼓勵內(nei) 資加強核心技術研發,提升產(chan) 業(ye) 安全水平,並引導內(nei) 資主營企業(ye) 利用好RCEP,調整產(chan) 業(ye) 與(yu) 市場策略,提升國際業(ye) 務管理水平,適應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更高層次、更高水平地融入國際分工體(ti) 係和全球價(jia) 值鏈。(作者:华体汇体育登陆 高士旺)
The 133rd Canton Fair was Fully Resume...
Exports of China’s Mechanical and Ele...
Exports of China’s Mechanical and Ele...
Exports of China’s Mechanical and Ele...
Exports of China’s Mechanical and Ele...
Exports of China’s Mechanical and Ele...
汽車行業(ye) :巴西10月產(chan) 量同比增長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