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進入华体汇体育登陆[請登錄][免費注冊(ce) ] 我的辦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 資訊

人民日報:我國迎來向“製造強國”“網絡強國”曆史性跨越

來源:人民日報 時間:2022-06-15 00:00:00

 6月14日,中共中央宣傳(chuan) 部舉(ju) 行“中國這十年”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工業(ye) 和信息化發展成就。這十年,我國新型工業(ye) 化步伐顯著加快,迎來從(cong) “製造大國”“網絡大國”向“製造強國”“網絡強國”的曆史性跨越。

產(chan) 業(ye) 結構進一步優(you) 化,製造業(ye) 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大幅躍升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說,十年來,工業(ye) 和信息化事業(ye) 發展取得了重大成就,產(chan) 業(ye) 體(ti) 係更加健全、產(chan) 業(ye) 鏈更加完整,產(chan) 業(ye) 整體(ti) 實力、質量效益以及創新力、競爭(zheng) 力、抗風險能力顯著提升。

十年來,我國著力做強做優(you) 做大製造業(ye) ,製造業(ye) 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從(cong) 2012年到2021年,工業(ye) 增加值從(cong) 20.9萬(wan) 億(yi) 元增長到37.3萬(wan) 億(yi) 元,年均增長6.3%;製造業(ye) 增加值從(cong) 16.98萬(wan) 億(yi) 元增加到31.4萬(wan) 億(yi) 元,占全球比重從(cong) 20%左右提高到近30%。500種主要工業(ye) 產(chan) 品中,我國有四成以上產(chan) 品的產(chan) 量位居世界第一。產(chan) 業(ye) 體(ti) 係完整優(you) 勢進一步鞏固,擁有41個(ge) 工業(ye) 大類、207個(ge) 工業(ye) 中類、666個(ge) 工業(ye) 小類。

十年來,著力提高供給體(ti) 係質量,產(chan) 業(ye) 結構進一步優(you) 化。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加速發展,服務機器人、智能可穿戴裝備等產(chan) 品增勢強勁,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量連續7年位居世界首位,新材料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實現翻番,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改造升級步伐加快,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全麵推進。部分領域智能製造處於(yu) 國際先進水平,高技術製造業(ye) 和裝備製造業(ye) 占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比重分別從(cong) 2012年的9.4%、28%提高到2021年的15.1%、32.4%。區域布局不斷優(you) 化,重點地區龍頭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電子信息、軌道交通等領域形成一大批先進製造業(ye) 集群。

十年來,著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重點領域創新邁上一個(ge) 大台階。嫦娥探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北鬥組網……一大批重大標誌性創新成果引領中國製造業(ye) 不斷攀上新的高度。

製造業(ye) 企業(ye) 實力顯著增強,中小微企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顯著提升

十年來,我國著力培育優(you) 質企業(ye) ,製造業(ye) 企業(ye) 實力和競爭(zheng) 力顯著增強。入圍世界500強企業(ye) 的工業(ye) 企業(ye) 達到73家,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資產(chan) 規模實現翻番,已培育4萬(wan) 多家“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4762家“小巨人”企業(ye) 、848家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研發經費總額投入強度成倍提升,新產(chan) 品銷售收入占業(ye) 務收入比重從(cong) 11.9%提高到22.4%,570多家工業(ye) 企業(ye) 入圍全球研發投入2500強。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曉蘭(lan) 介紹,十年來,我國促進中小企業(ye) 發展力度之大、出台政策之密集、含金量之高前所未有。我國中小微企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顯著提升,對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的重要性和貢獻越發凸顯。

一是增長快。截至2021年末,全國企業(ye) 的數量達到4842萬(wan) 戶,增長1.7倍,其中99%以上都是中小企業(ye) 。我國規模以上的工業(ye) 中小企業(ye) 戶數達到40萬(wan) 戶,營業(ye) 收入超過75萬(wan) 億(yi) 元,利潤總額達到4.7萬(wan) 億(yi) 元,較2012年分別增長23.5%、38.7%、37.1%。

二是貢獻大。第四次經濟普查數據顯示,中小企業(ye) 的從(cong) 業(ye) 人數占全部企業(ye) 從(cong) 業(ye) 人數的比例達到80%。2021年我國私營個(ge) 體(ti) 就業(ye) 總數達到4億(yi) 人,較2012年增加2億(yi) 多人。以中小微為(wei) 主的民營企業(ye) 是我國第一大外貿經營主體(ti) ,2021年對外貿增長貢獻度超過58.2%。

三是活力足。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中超六成屬於(yu) 工業(ye) 基礎領域,超七成深耕行業(ye) 十年以上,超八成進入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鏈,超九成是國內(nei) 外知名大企業(ye) 的配套專(zhuan) 家。“小巨人”企業(ye) 的平均研發強度達到10.3%,高於(yu) 上市企業(ye) 1.8個(ge) 百分點。

信息通信業(ye) 實現迭代跨越,新一代信息技術與(yu) 製造業(ye) 融合取得長足進展

十年來,我國著力提升服務經濟社會(hui) 水平,信息通信業(ye) 實現迭代跨越。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網絡基礎設施,光纖網絡接入帶寬實現從(cong) 十兆到百兆、再到千兆的指數級增長。移動網絡實現從(cong) 3G突破、4G同步、5G引領的跨越。曆史性實現全國行政村村村通寬帶,為(wei) 全麵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作出積極貢獻。

近年來,我國新一代信息技術與(yu) 製造業(ye) 融合取得長足進展。支撐融合發展的基礎不斷夯實,融合發展水平邁上新台階。

一是深入推進數字化轉型行動。截至2021年底,全國工業(ye) 企業(ye) 關(guan) 鍵工序數控化率、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分別達到51.3%和74.7%,比2012年分別提高了30.7和25.9個(ge) 百分點。在新技術、新應用的作用下,我國製造業(ye) 的生產(chan) 方式、企業(ye) 形態、業(ye) 務模式和就業(ye) 方式都加速變革,有力促進製造業(ye) 提質、降本、增效、綠色、安全發展。

二是大力實施智能製造工程。發布智能製造國際標準42項、國家標準300多項,基礎共性和關(guan) 鍵技術國家標準的覆蓋率達到97.5%。建成700多個(ge) 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生產(chan) 效率平均提高48%,產(chan) 品研製周期平均縮短38%,產(chan) 品不良品率平均降低35%。

三是開展工業(ye) 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加快建設網絡、平台、安全三大體(ti) 係,工業(ye) 互聯網應用已經覆蓋45個(ge) 國民經濟大類,工業(ye) 互聯網高質量外網覆蓋全國300多個(ge) 城市。培育較大型工業(ye) 互聯網平台超過150家,連接工業(ye) 設備超過7800萬(wan) 台(套)。

  四是大力提升產(chan) 業(ye) 支撐能力。2012年至2021年,我國電子信息製造業(ye) 產(chan) 業(ye) 規模從(cong) 10.7萬(wan) 億(yi) 元增長至14.1萬(wan) 億(yi) 元,軟件產(chan) 業(ye) 規模從(cong) 2.5萬(wan) 億(yi) 元增長至9.5萬(wan) 億(yi) 元。

  “下一步,將堅持以智能製造為(wei) 主攻方向,加快核心技術攻關(guan) ,持續完善融合發展政策體(ti) 係,深入推進工業(ye) 互聯網、智能製造等行動,提升製造業(ye) 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水平。”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韓夏說。

||客服中心|||| |

地址:北京市東(dong) 城區建國門內(nei) 大街18號(恒基中心)辦公樓2座8層 郵編:100005

電話總機:010-58280809 傳(chuan) 真:010-58280810,010-58280820 會(hui) 員服務郵箱:member@anexpatinsingapore.com
會(hui) 員服務熱線: 010-58280888,010-58280836(工作日上午8:00-12:00 下午13:30-17:00)

Copyright © CCCME 华体汇体育登陆 版權所有 |

本網站將在文章轉載後一個(ge) 月內(nei) 支付原創作者稿酬。請未及時領取稿酬的作者及時聯係信息部,如超過6個(ge) 月未領取者,將被視為(wei) 自動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