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進入华体汇体育登陆[請登錄][免費注冊(ce) ] 我的辦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 資訊

中日合作挖掘“新”機遇

來源:中國商務新聞網 時間:2022-07-21 00:00:00

中國生命健康產(chan) 業(ye) 市場需求巨大,日本在藥物研發、醫療器械和功能食品等方麵具有較強的科技實力和產(chan) 業(ye) 優(you) 勢,同時日本養(yang) 老體(ti) 係成熟,養(yang) 老機構的經營與(yu) 管理模式也值得學習(xi) 借鑒。日前,一場“生命健康產(chan) 業(ye) 跨境合作平台——日本專(zhuan) 場項目對接會(hui) ”為(wei) 中日生命健康產(chan) 業(ye) 的國際合作搭建了平台。

在會(hui) 上,中國企業(ye) 和機構積極對接日方資源,搭建聯絡機製,以期在技術合作、經營管理、金融服務等領域開展務實合作;日本企業(ye) 和機構則非常看好中國“醫康養(yang) ”市場,希望雙方在再生醫療、康複醫療、智能化醫療、老年癡呆預防與(yu) 康複治療等方麵深化合作。其實,中日兩(liang) 國不止在生命健康產(chan) 業(ye) ,在新能源、綠色經濟、數字經濟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均能實現優(you) 勢互補。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日本累計對華投資超過1200億(yi) 美元,在華日企超過3萬(wan) 家,中日兩(liang) 國建立了十分緊密的經貿關(guan) 係。2021年,日本對華直接投資達到39.1億(yi) 美元,同比增長16%。

日中投資促進機構事務局長岡(gang) 豐(feng) 樹表示,日中兩(liang) 國在經貿合作方麵仍有繼續深入發展的巨大空間,兩(liang) 國可以實現優(you) 勢互補,共同克服雙方的經濟短板,以實現兩(liang) 國經濟的長遠發展。“例如每年12月左右舉(ju) 辦的‘中日節能環保綜合論壇’,說明日中關(guan) 於(yu) ‘綠色經濟’的跨部門交流合作有效促進兩(liang) 國在環保節能領域的融合發展,這對醫療、數字經濟、農(nong) 業(ye) 、文化產(chan) 業(ye) 等相關(guan) 行業(ye) 也是一個(ge) 值得借鑒的模式。如果日本企業(ye) 所具有的相對優(you) 勢能與(yu) 中國企業(ye) 的優(you) 勢有機結合起來,他們(men) 將有長足的進步。”

岡(gang) 豐(feng) 樹還稱,去年針對日本企業(ye) 所做的商業(ye) 意見調查中,有47%的日企認為(wei) “中國是最有機遇、最受期待的國家”,大幅領先於(yu) 美國(32%)。企業(ye) 認為(wei) 中國市場有著巨大的增長潛力和廣袤的市場規模,並且日企在中國市場上有十分可觀的盈利能力。他直言,日本企業(ye) 對中國經濟發展的關(guan) 心程度乃至對中國市場的依存度都非常高。

同樣看好中日加強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合作的還有中國駐日本大使孔鉉佑。他在此前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交流會(hui) 上就表示,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加速演進,中國將聚力發展先進製造業(ye) ,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日企可在高端製造、智能製造、生物技術等方麵,加強對華投資和本地研發,在中國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升級中謀求發展。

“共同應對氣候變暖、實現碳中和將為(wei) 中日兩(liang) 國創造新的發展機遇,日企應利用在節能環保、綠色循環經濟及可再生能源等領域的成熟技術和經驗,在氫能利用和生物可降解等新領域與(yu) 中國開展深入合作。”孔鉉佑認為(wei) ,與(yu) 此同時,中國經濟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服務業(ye) 成為(wei) 經濟新增長點和對外開放重點領域。他希望日本發揮“課題先進國家”的優(you) 勢,將解決(jue) 各類發展問題的經驗介紹給中國,在金融保險、醫療康養(yang) 和教育文娛等領域加強對華合作。

||客服中心|||| |

地址:北京市東(dong) 城區建國門內(nei) 大街18號(恒基中心)辦公樓2座8層 郵編:100005

電話總機:010-58280809 傳(chuan) 真:010-58280810,010-58280820 會(hui) 員服務郵箱:member@anexpatinsingapore.com
會(hui) 員服務熱線: 010-58280888,010-58280836(工作日上午8:00-12:00 下午13:30-17:00)

Copyright © CCCME 华体汇体育登陆 版權所有 |

本網站將在文章轉載後一個(ge) 月內(nei) 支付原創作者稿酬。請未及時領取稿酬的作者及時聯係信息部,如超過6個(ge) 月未領取者,將被視為(wei) 自動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