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進入华体汇体育登陆[請登錄][免費注冊(ce) ] 我的辦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 資訊

2023年,光伏行業將迎來真正繁榮

來源:光伏聯播公眾號 時間:2022-09-26 00:00:00

2023年矽料產(chan) 能逐步釋放,供給瓶頸解除。2022年底矽料產(chan) 能將達到 124萬(wan) 噸左右,同時2023年再有130萬(wan) 噸以上產(chan) 能投放,全年產(chan) 量在150 萬(wan) 噸左右。節奏上看,後續投產(chan) 時間預計集中在2022年底-2023年初,以及2023年 中,因而矽料供給顯著釋放更多在於(yu) 2023H2。

同時,矽耗繼續降低,矽料可支撐裝機量進一步上調。2022年以來P型矽片主流厚度從(cong) 165μm逐步向160μm、155μm過渡,矽耗持續降低。2023年預計矽料 價(jia) 格依然偏高,矽片薄片化需求依然存在,疊加厚度更薄的N型占比提升,2023年矽片平均厚度有望進一步下降,有望帶動矽耗下降。同時,N型占比提升也 會(hui) 帶來轉換效率提升,單片瓦數增加,還會(hui) 使得電池片良率降低,電池片單片瓦數矽耗增加,綜合考慮上述影響,我們(men) 預計2023年組件矽耗呈小幅下降趨勢, 達到2.5g/W左右。

綜上,以矽料供給約150萬(wan) 噸、矽耗2.5g/W 、容配比1.25計算,2023年矽料可支撐裝機量近480GW,供給較為(wei) 充分。

矽片:產(chan) 能繼續大幅擴張,格局或有分散趨勢

2023年矽片產(chan) 能繼續大幅擴張。2021年以來一方麵隆基、中環繼續鞏固自身規模優(you) 勢地位,產(chan) 能不斷加碼,另一反麵後起之秀如上機數控、京運通、高景、 雙良節能等亦加速追趕。預計2022-2023年底單晶矽片產(chan) 能分別達到585、769GW,同比增速為(wei) 73%、31%,產(chan) 能超過20GW的企業(ye) 數量分別為(wei) 10、11家。

2023年矽片格局或有分散趨勢。產(chan) 能集中度上看,CR2從(cong) 2020年的53%下滑到2023年的45%。從(cong) 產(chan) 量集中度看,2021年矽片產(chan) 量CR1、CR2有所降低,CR3、 CR5小增。按照當前各家擴產(chan) 規劃推演,2022-2023年矽片格局或有分散趨勢。

矽片:石英砂限製有效產(chan) 出,格局惡化程度有限

盡管如此,我們(men) 預計2023年矽片環節格局惡化程度有限。2021-2022年矽片有效產(chan) 能實則錨定矽料,市場份額實際上錨定矽片企業(ye) 的矽料供應能力。龍頭受 益於(yu) 更充沛的長單保障,2021-2022年矽片盈利下滑的幅度相對有限。2023年矽料釋放下石英砂大概率緊張,有望接替矽料形成對矽片有效產(chan) 能的限製。

目前高純石英砂主要供應企業(ye) 為(wei) 尤尼明、TQC、石英股份等。其中尤妮明和TQC礦源均為(wei) 美國斯普魯斯派恩礦,曾一度在全球高純石英砂產(chan) 業(ye) 當中處於(yu) 壟斷地 位,但由於(yu) 企業(ye) 經營、伴生礦等問題,擴產(chan) 意願不強。近年來產(chan) 能增量主要在於(yu) 石英股份為(wei) 主的國內(nei) 企業(ye) 。

中性判斷下,假設海外產(chan) 能無擴張,我們(men) 預計2022年底全球石英砂產(chan) 能在8.1萬(wan) 噸,2023年底達到10萬(wan) 噸左右。

電池片:大尺寸延續緊俏,新技術量產(chan) 普及

2023年電池總供給較為(wei) 充分。截至2022年底,全球電池片產(chan) 能預計在560GW左右,2023年N型電池擴產(chan) 加速,年底電池片總產(chan) 能有望達到780GW左右,電 池環節產(chan) 能擴張快速。考慮到2022H2以後新建產(chan) 能以新技術產(chan) 能為(wei) 主,產(chan) 能爬坡進度大概率慢於(yu) PERC,預計2023年電池片產(chan) 出在610GW左右,同比增長超 30%。

大尺寸產(chan) 能占比繼續提升。2022年大尺寸比例快速提升,使得大尺寸電池片產(chan) 能相對緊俏,刺激電池企業(ye) 大尺寸改造和老舊產(chan) 能出清。我們(men) 預計2022年底大 尺寸電池片產(chan) 能480GW左右,占總產(chan) 能85%左右;2023年700GW左右,占總產(chan) 能90%左右。

新技術占比持續提升。2022H2-2023是新技術電池加速擴產(chan) 的時間窗口。我們(men) 預計2022年底新技術產(chan) 能達到130GW,占總產(chan) 能24%,2023年底 達到300GW以上,占比40%。

組件:產(chan) 能跟進需求,一體(ti) 化率提升

2023年組件產(chan) 能跟進,一體(ti) 化企業(ye) 一體(ti) 化率進一步提升。組件產(chan) 能輕資產(chan) ,建設周期短,一般不存在供給問題,能夠相對快速響應需求變化。2021年底組件 產(chan) 能達到465.2GW,中性預期下2022年底、2023年底將分別達到570GW、700GW左右,同比增長在此背景下,對於(yu) 一體(ti) 化組件企業(ye) ,一體(ti) 化率有望進一步 提升。

膠膜:粒子緊俏或超預期,N型帶來結構變化

2023年粒子瓶頸地位提升,膠膜有效產(chan) 能有限。膠膜企業(ye) 在2022年產(chan) 能 擴張加速,2023年產(chan) 能有望超70億(yi) 平,可支撐組件需求接近800GW,名 義(yi) 產(chan) 能充足。然而,膠膜實際供給能力取決(jue) 於(yu) 粒子。

中性預期下,我們(men) 預計2022年全球光伏級EVA粒子產(chan) 量在170萬(wan) 噸(極限 在190萬(wan) 噸左右),POE產(chan) 量達到35-40萬(wan) 噸左右。

按照EVA全球供給量170萬(wan) 噸,雙玻占比41%,POE膠膜中共擠POE占比84%,EVA克重504g/平,共擠POE克重525g/平推算,2023年粒子可支撐裝機 350GW左右。

此外,N型需求提升,有望帶動POE需求提升。一方麵,N型電池組件抗PID要求更高,POE 膠膜性能上更貼近N型需求,2023年N型放量有望帶動POE需求 大幅增長,另一方麵,POE粒子產(chan) 能亦有限,膠膜企業(ye) 正在嚐試EPE或EVA在N型上的應用。

玻璃:格局有望出清,2023迎新一輪周期

2023年玻璃繼續加速擴張。2022年玻璃有效產(chan) 能預計達到6萬(wan) 噸/天左右, 同比增長超50%,可支撐組件需求440GW左右;根據目前產(chan) 能規劃2023 年玻璃有效產(chan) 能預計達到9萬(wan) 噸/天以上,延續同比50%以上增長,可支撐 組件需求接近680GW。這一局麵實則有利於(yu) 格局出清,二三線企業(ye) 在建 產(chan) 能或延後甚至取消。疊加需求潛在超預期的可能,光伏玻璃供需情況較 此前預期更好,進而帶動價(jia) 格優(you) 於(yu) 預期。

逆變器:加速產(chan) 能擴張,出貨預期上調

2022Q2以來逆變器依然表現出高景氣,原因包括疫情恢複,IGBT改善, 再疊加歐洲戶用,特別是戶用儲(chu) 能的需求爆發。企業(ye) 加速擴產(chan) 的同時考慮到產(chan) 能具有較大彈性,逆變器企業(ye) 紛紛上調出貨 預期,各家2023年出貨增速預期均在60%-100%水平,同時結構上進一 步向儲(chu) 能傾(qing) 斜,儲(chu) 能利潤占比繼續提升。

2020年來,國內(nei) 外碳達峰、碳中和政策頻出,自上而下推動驅動裝機增長,提高了行業(ye) 遠期空間的確定性和成長性。我們(men) 以2020-2030年全球發電增速2.5%, 2030-2060年發電增速2.0%;煤電、火電逐步退出,水電、核電、生物質小規模發展;主要發展以風光儲(chu) 為(wei) 主體(ti) 的能源係統。依據當前各國的保守規劃目標,預計到2030、2060年全球保守的光伏新增裝機規模為(wei) 1000GW以上、2400GW以上;

光伏LCOE目前在全球多數地方都可以做到5美分以下的發電成本,國內(nei) 目前是3毛人民幣。我們(men) 算的平價(jia) ,是按照2019年以前,5500大卡的煤炭常年在80美金以下一噸的情況下的電力價(jia) 格來做對比的。現在煤炭國外市場400美金,歐洲的天然氣價(jia) 格,就不要說了。美國、中東(dong) 、澳洲等地的LNG,同樣也是跟著飛了。現在光伏發電已經不是平價(jia) 了,而是廉價(jia) 時代了。

工商業(ye) 的屋頂,居民的屋頂,水麵、湖麵,能用盡用。現在德國甚至鼓勵樓房有陽台的住戶在陽台裝光伏。新加坡不僅(jin) 在本國的蓄水池裝,還跑到對麵印尼的島上的蓄水池上裝,拉海底電纜輸電給新加坡。Sun Cable甚至打算在海底拉個(ge) 4200公裏的電纜,從(cong) 澳大利亞(ya) 輸送光伏發電到新加坡。未來的澳大利亞(ya) ,很有可能成為(wei) 全球電力、氫氣的一個(ge) 出口大國,地廣人稀,都是荒地,日照極為(wei) 充足,非常適合光伏發電,已經有很多資本正在跑步進入。中國的高壓電網在陸地搞,澳洲在海底搞,都是一碼事兒(er) 。

當老幹部喝著茶,吹著空調,鏗鏘有力地告訴你,德國法國啥的,根本就沒足夠的地方大規模搞光伏基地。可能人家歐洲的新能源的巨頭,已經在北非開疆拓土,阿爾及利亞(ya) 等國搞巨型光伏農(nong) 場,通過海底電纜輸送回歐洲。在利潤驅動之下,還有環保光環加持,政策加金融的支持,一堆資本,準備在新能源電力市場,大幹一場,撈取他們(men) 的第一桶新能源電力金。現在簽的歐洲PPA電價(jia) ,可是非常有賺頭的,等於(yu) 現在把未來25年的高額利潤鎖定了。畢竟吧,就算普京大帝未來打算恢複供氣了,歐洲人也會(hui) 長記性的,能源一定要獨立,俄羅斯人靠不住。

所以,接下來幾年的光伏需求,可能是以料定需,料能給到1000G,可能就裝它1000GW。要是明年組件能產(chan) 出2000 GW,說不定裝它2000 GW也不是癡人說夢。到什麽(me) 時候能消停下來呢?到新能源電力裝機到了一定程度,開始部分替代火電,火電上的煤炭、天然氣需求降下來,抵消掉環保大躍進帶來的傳(chuan) 統能源的新增產(chan) 能的減量,導致傳(chuan) 統能源的電力價(jia) 格回到10美分以下,新能源電力的燒才能暫時消停下。

這個(ge) 還沒算各國每年新增的工業(ye) 、居民電力需求,還沒去算歐洲、澳洲、中國等如火如荼在搞的光伏製氫來替代天然氣(未來在航運、重卡等用的能源,以及需要天然氣作為(wei) 燃料、原料的不可替代的部分行業(ye) ),還沒算電動汽車帶來的未來可能爆發的電力需求。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售約302.9萬(wan) 輛,動力電池裝機量約139.98GWh。每百萬(wan) 輛平均就是46 GWh。一輛車按一周充一次電,全年電力需求,每百萬(wan) 輛車年耗電就是46 * 52 = 2400 GWh = 2.4 TWh。1000萬(wan) 輛電動車,就是24 TWh。截至6月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1001萬(wan) ,全球大概2000萬(wan) 量。今年1-7月,全球電動汽車銷量為(wei) 490萬(wan) 輛,未來可能每年以1000萬(wan) 量起步,逐年遞增。今年年底接近3000萬(wan) 保有量,需要72 TWh,折算到光伏上就是要62 GW的裝機量,年利用小時1163,才能發出72 TWh的電力。並且每年處於(yu) 遞增狀態,明年底保守估計就是4000萬(wan) 保有量。如果到了1億(yi) 保有量的時候呢?就是200 GW的光伏裝機才能滿足這部分電力需求。折個(ge) 半,給風電一半,也是100 GW。單單電動車一個(ge) ,未來數年就能產(chan) 生這麽(me) 多的新需求。

很多需求,未必是我們(men) 能用過去的思維能想到的。那就你光伏、風電,人家不能搞水電麽(me) ?今年全球的高溫,造成來水的下降,可能,會(hui) 限製資本的進入。再者,水電站的建設,周期長,一是不解近渴,二是建好了可能其他能源也補充上來了,收益就下來了,遠不如光伏建電站來得快。其他的選擇?建煤電、氣電嗎?

那麽(me) ,大搞光伏,有那麽(me) 多資金麽(me) ?單單組件來說,以2元的單瓦價(jia) 格,1000 GW,組件價(jia) 值就是2萬(wan) 億(yi) 人民幣。如果放到全球上百個(ge) 國家來消化,相比那電力補貼,不算貴吧?剩下就是各國土地、安裝費用,都發生在本國,還能帶動當地經濟和就業(ye) 呢。(英國新首相好像是為(wei) 居民的電力補貼預算是1500億(yi) 美金,大概1萬(wan) 億(yi) 人民幣)。

火爆的光伏,可能還要火爆幾年。也隻有風光,才能把能源價(jia) 格壓下來。整個(ge) 行業(ye) 的矽料供應充足,是光伏行業(ye) 的整體(ti) 繁榮的一個(ge) 根本。蛋糕大了,大家都好不是麽(me) 。難不成,矽片、電池片、組件、逆變器都跌成狗,矽料企業(ye) 的股價(jia) 能一枝獨秀?看看光伏ETF的K線比比,大概就知道了。

||客服中心|||| |

地址:北京市東(dong) 城區建國門內(nei) 大街18號(恒基中心)辦公樓2座8層 郵編:100005

電話總機:010-58280809 傳(chuan) 真:010-58280810,010-58280820 會(hui) 員服務郵箱:member@anexpatinsingapore.com
會(hui) 員服務熱線: 010-58280888,010-58280836(工作日上午8:00-12:00 下午13:30-17:00)

Copyright © CCCME 华体汇体育登陆 版權所有 |

本網站將在文章轉載後一個(ge) 月內(nei) 支付原創作者稿酬。請未及時領取稿酬的作者及時聯係信息部,如超過6個(ge) 月未領取者,將被視為(wei) 自動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