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汇会员登录平台官网

News & Information

通脹黏性困擾德國經濟

來源:金融時報 時間:2023-08-17 分享:

      作為(wei) 歐元區經濟的“火車頭”,德國當前的經濟處境不佳。相對於(yu) 歐元區多成員國通脹放緩,飆升的食品價(jia) 格卻繼續推動德國通脹保持高位。德國官方數據顯示,7月德國通脹率為(wei) 6.2%,雖然低於(yu) 6月的6.4%,為(wei) 通脹下行帶來希望;但食品價(jia) 格卻仍舊高於(yu) 一年前,這給德國居民帶來生活成本攀高的壓力。對比而言,7月歐元區通脹率同比漲幅為(wei) 5.3%,相對於(yu) 6月的5.5%的漲幅有所回落。西班牙7月物價(jia) 同比僅(jin) 上漲2.1%,低於(yu) 德國4.1個(ge) 百分點。

  具體(ti) 來看,食品價(jia) 格成為(wei) 德國通脹走高的主因:2023年7月的食品價(jia) 格平均比2022年7月高出11%。今年6月,這一數字為(wei) 13.7%。在過去的12個(ge) 月裏,德國幾乎所有食品類別的價(jia) 格都出現了大幅上漲。糖、果醬、蜂蜜和其他糖果價(jia) 格漲幅高達18.9%,麵包和穀物產(chan) 品為(wei) 16.6%,蔬菜為(wei) 15.7%,魚、魚製品和海鮮為(wei) 14.1%。但一個(ge) 罕見的例外是,食用油脂價(jia) 格比一年前便宜了12.9%。“德國通貨膨脹率有所緩和,但仍處於(yu) 較高水平。”市場人士表示,“特別是食品價(jia) 格走高值得警覺。”

  除了食品價(jia) 格走高侵蝕德國民眾(zhong) 消費能力之外,能源價(jia) 格上漲所帶來的壓力也不容小覷。去年德國通貨膨脹率為(wei) 7.9%,能源價(jia) 格對此“功不可沒”:螺旋式上升的一個(ge) 主要驅動因素是和石油等能源產(chan) 品成本的飆升。由於(yu) 疫情和俄烏(wu) 衝(chong) 突所造成的供應短缺,去年整個(ge) 歐元區的能源價(jia) 格大幅上漲,導致商業(ye) 成本和商品成本走高。今年以來,歐元區能源市場企穩,但德國統計局報告稱,今年7月德國能源產(chan) 品成本較上年同期上升5.7%。電力價(jia) 格上漲17.6%,價(jia) 格上漲8.5%。

  專(zhuan) 家表示,通脹黏性使德國經濟的處境更加艱難,尤其是在德國經濟已經出現“熄火”的背景下。據歐盟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歐元區經濟繼2022年四季度萎縮0.1%後,一季度環比下降0.1%,從(cong) 而陷入技術性衰退。德國也陷入技術性衰退——今年5月,德國統計局將其第一季度)數據從(cong) 零修正為(wei) -0.3%,此前在2022年最後一個(ge) 季度,德國GDP收縮了0.5%。在今年第二季度,歐元區經濟已經走出衰退,實現了微弱增長;但德國經濟卻在第二季度陷入停滯,遜於(yu) 法國和西班牙的同期表現,兩(liang) 者分別在第二季度實現了0.5%和0.4%的增長。

  集團宏觀經濟全球主管卡斯滕·布熱斯基表示,德國經濟“陷入停滯與(yu) 衰退之間的模糊地帶”。歐元區引擎、工業(ye) 強國、出口世界冠軍(jun) ——這些隻是多年來人們(men) 對德國經濟的一些描述;但最近的數據表明,隨著歐洲最大經濟體(ti) 陷入衰退,德國的好日子似乎已經結束。眾(zhong) 所周知,製造業(ye) 是德國的主要產(chan) 業(ye) 之一,其中包括大眾(zhong) 、寶馬和梅賽德斯等全球汽車製造商。但公布的()顯示,7月歐元區製造業(ye) PMI下降至42.7,為(wei) 新冠疫情全球暴發以來的最低水平。更糟糕的是,傳(chuan) 統的歐洲製造業(ye) 大國德國表現不佳,其7月製造業(ye) PMI甚至暴跌至38.8。

  囊中羞澀購買(mai) 力下降,是德國經濟減弱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歐洲央行大幅加息,也給德國經濟帶來重壓。自去年7月開啟加息進程以來,歐洲央行已連續加息9次,共計加息425個(ge) 基點。在歐洲央行大幅加息的背景下,德國企業(ye) 更趨悲觀。日前,總部位於(yu) 慕尼黑的IFO經濟研究所發布的備受關(guan) 注的商業(ye) 景氣指數,已經在7月份連續第3個(ge) 月下降。

聲明:本文所用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涉版權問題,請及時聯係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