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汇会员登录平台官网

News & Information

警惕風險!10天內對中國產品發起13項反傾銷調查,這個國家想打“對華貿易戰”?

來源: 外市場 時間:2023-10-12 分享:


近日,據中國貿易救濟信息網發布信息顯示,9月下旬短短10日內(nei) ,印度一口氣對中國發起了13起反傾(qing) 銷調查案。


雖然印度一直是對中國實施反傾(qing) 銷措施最多的國家,但短時間內(nei) 如此密集的對中國發起反傾(qing) 銷調查,曆史上並不多見。



印度密集發布反傾銷調查




據相關(guan) 信息顯示,自9月20日起至9月30日,短短10日內(nei) ,印度已密集性決(jue) 定對中國相關(guan) 產(chan) 品發起13項反傾(qing) 銷調查。


調查領域涉及到透明玻璃紙薄膜、滾子鏈、軟磁鐵氧體(ti) 磁芯、三氯異氰尿酸、環氧氯丙烷、異丙醇、聚氯乙烯糊樹脂、保溫瓶、硫化黑、緊固件等化學原材料、工業(ye) 用零部件等產(chan) 品。



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hui) 副會(hui) 長霍建國稱,當一國認為(wei) 進口自他國的產(chan) 品低於(yu) 本國市場價(jia) 格並對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造成損害時,就可以發起反傾(qing) 銷調查,並可采取加征懲罰性關(guan) 稅等措施以保護本國的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


但在實踐中,反傾(qing) 銷措施有時會(hui) 被濫用,實質上成為(wei) 實施貿易保護主義(yi) 的一種表現。


經查詢,1995年至2023年,全球對中國實施的反傾(qing) 銷案總計1614起。其中,排名前三的申訴國家(地區)分別為(wei) 印度298起,美國189起,歐盟155起。



日前,據中國貿促會(hui) 發布今年上半年全球經貿摩擦指數顯示,2023年上半年印度、美國和加拿大是涉華貿易救濟措施的主要發起方,且已實現從(cong) 傳(chuan) 統勞動密集型行業(ye) 到先進技術領域的全覆蓋。


在印度對中國發起的反傾(qing) 銷調查中,排名前三的行業(ye) 分別為(wei) 化學原料和製品工業(ye) 、醫藥工業(ye) 和非金屬製品工業(ye) 。



中國企業如何應對?




近年來,中國成為(wei) 貿易保護主義(yi) 的頭號受害國。


世界貿易組織曾經發布的一項統計數據表明,截至2017年,中國已連續23年成為(wei) 全球遭遇反傾(qing) 銷調查最多的國家,連續12年成為(wei) 全球遭遇反補貼調查最多的國家。


與(yu) 此相比,中國對外發布的貿易限製措施數量則非常少。


據中國貿易救濟信息網數據顯示,1995年至2023年,中國對印度發起的貿易救濟案件中,反傾(qing) 銷隻有12起,反補貼2起,保障措施2起,合計16起。


北京大成(廣州)律師事務所羅心曲對此表示,中國企業(ye) 一定要應訴,否則被實施最高關(guan) 稅稅率後,很難再出口到印度,相當於(yu) 失去了印度市場。



同時,他認為(wei) ,反傾(qing) 銷措施一般期限為(wei) 五年,但五年之後印度通常會(hui) 通過日落複審繼續維持反傾(qing) 銷措施。


除個(ge) 別情況外,印度的貿易限製措施會(hui) 一直持續,一些針對中國的反傾(qing) 銷措施已經持續了30-40年。



印度想發起“對華貿易戰”?



對此事件,複旦大學南亞(ya) 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民旺稱,印度之所以成為(wei) 對中國實施反傾(qing) 銷措施最多的國家,主要原因之一是印度不斷擴大對中國的貿易逆差。


因為(wei) 在中印貿易交往中,對印度來說,其與(yu) 中國之間的貿易逆差在不斷擴大,這讓印度政府片麵的認為(wei) ,中國在不斷賺取印度的錢,而印度一直在吃虧(kui) 。



加之,最近幾年中印關(guan) 係極不穩定,邊境小規模衝(chong) 突爆發不斷,兩(liang) 國有很大可能兵戎相見。


在這種背景之下,印度潛意識認為(wei) 中國想用賺來的錢對付自己。


此前,印度商工部年初曾召開多達十幾個(ge) 部委參加的會(hui) 議,共同商議如何削減從(cong) 中國的產(chan) 品進口,以解決(jue) “中印貿易不平衡”問題


而消息人士稱,措施之一就是加大對中國的反傾(qing) 銷調查。另有一些分析認為(wei) ,莫迪政府打算主動發起一場“印度版”的“對華貿易戰”。



林民旺認為(wei) ,印度政策精英秉持過時的執念,認為(wei) 貿易不平衡意味著逆差一方“吃虧(kui) ”,順差一方“掙”了。還有一些人以為(wei) 在經貿和戰略上配合美國打壓中國,就可以實現取代中國成為(wei) “世界工廠”的目標。


而這些都不符合經濟和貿易全球化的發展趨勢。


林民旺認為(wei) ,美國發動對華貿易戰5年多,並沒有實質性地影響中美貿易,中美貿易額在2022年反而達到創紀錄的約7600億(yi) 美元。


因此,印度此前采取一係列對華貿易舉(ju) 措,也幾乎是類似的結果。


同樣,羅心曲也認為(wei) ,中國產(chan) 品物美價(jia) 廉很難被取代。她表示,“根據我們(men) 這麽(me) 多年做(中國企業(ye) 應訴反傾(qing) 銷調查)印度案子的經驗,印度單是品質、數量和品種是沒有辦法滿足下遊產(chan) 業(ye) 需求的。


中國產(chan) 品物美價(jia) 廉,即使在(反傾(qing) 銷)措施實施了之後,有可能還是中國人和中國人在印度這片市場上的競爭(zheng) 。”

聲明:本文所用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涉版權問題,請及時聯係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