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汇会员登录平台官网
News & Information
歐盟敲定全球首份人工智能規則
12月10日報道 據美聯社12月8日報道,歐盟談判代表8日就全球首個全麵的人工智能規則達成協議,從而為用法律監管ChatGPT等目前流行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使用的技術,鋪平了道路。
歐洲議會和歐盟27個成員國的談判代表,克服了巨大分歧簽署了一項製定人工智能法案的初步政治協議。這些分歧表現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和警方使用麵部識別監控等爭議問題上。
“協議達成!”歐盟委員蒂埃裏·布雷東午夜在社交媒體平台發文說:“歐盟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為人工智能的使用製定明確規則的地區。”
這一結果是談判代表們本周經過馬拉鬆式的閉門會議後獲得的,其中一次會議持續了22個小時,第二次會議8日上午開始。
歐盟官員沒有詳細說明最終法案將囊括的具體內容,該法案最早要到2025年才會生效。預計他們還將就相關細則的製定展開進一步談判。
歐盟在2021年公布了人工智能規則手冊的初稿,在為人工智能建造護欄的全球競賽中拔得頭籌。隨著最近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蓬勃發展,歐洲官員們抓緊更新規則,有意推出一個供世界參照的藍本。
參與領導歐盟談判事務的意大利議員布蘭多·貝尼費伊告訴美聯社記者說,歐洲議會仍需在明年初就法案進行投票,但由於相關協議已經達成,這隻是一個形式。
像ChatGPT這樣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係統突然闖入人們的視野,讓用戶驚歎的是,它們能夠生成類似人類創作的文字、照片和歌曲,但同時也引發人們擔憂,認為這項快速發展的技術對就業、隱私和版權保護,甚至人類生命本身構成風險。
現在,美國、英國、中國和七國集團等國際組織都提出了各自的人工智能監管倡議。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教授、歐盟和數字監管專家阿努·布拉德福德說,歐盟製定強有力且全麵的監管措施,“可以為許多考慮監管的政府樹立良好的樣板”。其他國家“可能不會照搬每一項條款,但其中很多條款提到的很多方麵會被效仿”。
她說,必須遵守歐盟規則的人工智能公司,也可能將其中一些做法複製到歐洲大陸外的市場。“畢竟,對不同市場重新訓練不同模型的做法沒有效率”。
其他人則擔心該協議的製定有些倉促。
計算機和通信行業協會歐洲辦事處負責人丹尼爾·弗裏德倫德說:“今天的政治協議表示,有關人工智能法案關鍵細節的重要和必要技術工作即將開始。目前仍缺失這些內容。”
報道稱,人工智能法案的最初目的是根據特定人工智能功能的風險水平,減輕其危險性。但歐洲議員們推動將其擴展到涵蓋基礎模型,即支撐ChatGPT和穀歌的Bard聊天機器人等通用人工智能服務的先進係統。
基礎模型似乎成為困擾歐洲的最大症結之一。然而,談判人員在談判初期就設法達成初步妥協,盡管以法國為首的反對聲音呼籲自我監管,以幫助歐洲本土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公司與微軟等強大的美國競爭對手較量。
這些係統也被稱為大型語言模型,它們利用從互聯網上抓取的大量文本和圖像進行訓練,賦予生成式人工智能係統創造新事物的能力。相比之下,傳統人工智能隻能使用預先確定的規則處理數據並完成任務。
根據協議,那些構成最大“係統性風險”的先進基礎模型將受到額外審查,包括被要求披露更多信息。
研究人員警告說,由少數幾家大型科技公司建立的這些強大的基礎模型,可能被用於加工網絡虛假信息和信息操縱、網絡攻擊或製造生物武器。(編譯/郭駿)
聲明:本文所用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涉版權問題,請及時聯係我們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