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汇会员登录平台官网

News & Information

越南不再是中國光伏企業穩妥的避風港

來源:第一財經 時間:2023-06-15 分享:

中國光伏企業(ye) 的國際化,應該再向前走一步。

安徽光勢能新能源有限公司的董事長趙學文不願意再投資越南了。

“我當初在國內(nei) 找基地的時候,很多朋友說你在越南有這麽(me) 多年經驗,在海外投資的話,投資回報可能很快會(hui) 回來,我拒絕了。”在電話會(hui) 議上,趙學文接受第一財經等媒體(ti) 的采訪時表示,他的光伏產(chan) 業(ye) 基地選在了合肥。

中國光伏的頭部企業(ye) 近年紛紛在越南擴產(chan) ,固然有東(dong) 南亞(ya) 市場的考量,但更多是將之作為(wei) 出口歐美的跳板。趙學文認為(wei) ,盡管美國對產(chan) 自越南、柬埔寨等東(dong) 南亞(ya) 國家的光伏產(chan) 品給予了兩(liang) 年的關(guan) 稅豁免,但貿易大棒的風險並沒有消散。中國企業(ye) 的國際化,應該再向前走一步。

去留越南

6月9日,光勢能10.8GW的異質結電池及組件製造項目在合肥廬江縣開建。

“我想做一個(ge) 有根的企業(ye) ,所以我們(men) 的策略是在國內(nei) 先找一個(ge) 總部。”趙學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而他的“無根”之感來自於(yu) 十年前在越南的投資經曆。

趙學文是最早投資東(dong) 南亞(ya) 光伏的中國創業(ye) 者之一。

中國光伏企業(ye) 的創始人們(men) 一路兢兢業(ye) 業(ye) ,企業(ye) 則在行業(ye) 的起起伏伏中成為(wei) 主導全球光伏市場的力量。在中外企業(ye) 的此消彼長過程中,中國光伏企業(ye) 在2013年底和2014年遭遇了歐洲和美國發起的反補貼反傾(qing) 銷調查。這激發了一批中國企業(ye) 海外構築製造基地的需要。趙學文與(yu) 合作夥(huo) 伴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於(yu) 2014年越南創業(ye) 。

“我們(men) 當年去越南是因為(wei) 歐美對中國的雙反使得中國企業(ye) 不能從(cong) 中國直接出口,因此我們(men) 在海外做了一個(ge) 跳板,讓中國的一線廠通過我們(men) 的通道出口到歐洲和美國,這是我們(men) 最早的初心。”趙學文說。

他們(men) 所設立的越南光伏企業(ye) 最初為(wei) 國內(nei) 大廠代工組件這一最終環節,但當企業(ye) 需要向上遊的電池製造環節擴展的時候,創始團隊感到了力不從(cong) 心。“我們(men) 發現設備的投資以及整個(ge) 運營資金都是個(ge) 問題。”

在接觸過數家企業(ye) 後,趙學文等創始團隊在2020年初接受了隆基綠能的收購條件。

中美之間新一輪的貿易摩擦開始於(yu) 2018年,它大大改變了中國企業(ye) 對美國出口的預期,隆基綠能當時在馬來西亞(ya) 已有部分產(chan) 能,但它也需要在中國之外建立新的出海口。

截至目前,隆基綠能在東(dong) 南亞(ya) 的製造基地分布於(yu) 馬來西亞(ya) 和越南,其中馬來西亞(ya) 是其矽片、單晶電池基地,越南有單晶電池、組件產(chan) 能。而且在2022年,隆基綠能完成其越南基地的產(chan) 能改造提升。

國內(nei) 的光伏龍頭企業(ye) 們(men) 近年都如隆基股份一樣在東(dong) 南亞(ya) 建立製造基地,而且擴產(chan) 不斷。

晶澳科技在越南、馬來西等東(dong) 南亞(ya) 國家都布局了光伏基地。

2022年6月晶澳科技新設了一家越南公司:晶澳太陽能新能源越南有限公司。這是對其此前投資的追加。截至2022年底,晶澳科技在越南的年產(chan) 3.5GW高功率組件項目和年產(chan) 3.5GW電池項目的工程進度都已經超過了98%。

晶澳科技的兩(liang) 家越南子公司晶澳太陽能越南有限公司和晶澳太陽能光伏越南有限公司是其核心的利潤來源,兩(liang) 者分別以矽片、電池組件為(wei) 主營業(ye) 務,以9000萬(wan) 美元和6000萬(wan) 美元的注冊(ce) 資本在2022年實現了9.5億(yi) 人民幣和6.5億(yi) 人民幣的淨利潤。

晶科能源目前正在越南推進其8GW電池及8GW組件項目。該公司對第一財經表示,其東(dong) 南亞(ya) 產(chan) 能根據市場需要,“服務於(yu) 多個(ge) 國家,主要麵向美國、印度等市場。”

天合光能在泰國、越南等地投資了太陽能電池、組件製造基地。該公司位於(yu) 越南太原工廠項目占地17公頃,在2021年就建成了年產(chan) 能3GW電池車間和4.5GW的210組件車間。它最近的動作是在越南太原省安平工業(ye) 園區內(nei) 建設年產(chan) 6.5GW單晶切片項目,把光伏產(chan) 業(ye) 鏈的上遊環節進一步帶到越南,截至2022年底這個(ge) 項目處於(yu) 建設期。

國際化如何才好

“現在他們(men) 在海外投資,其實最主要的依然是政策,依然是國際貿易環境決(jue) 定的。”趙學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企業(ye) 在東(dong) 南亞(ya) 等國建廠,背後的驅動因素是海外市場基於(yu) 能源安全而設置的關(guan) 稅壁壘或各種隱形的非關(guan) 稅壁壘。

“我們(men) 下一步馬上要布局在海外的一些合適的布局點,這是企業(ye) 在現在環境裏麵應該考慮的,必須要考慮的。”但趙學文強調:“我基本上對東(dong) 南亞(ya) 不會(hui) 考慮了。”

2022年3月,美國商務部對來自越南、馬來西亞(ya) 、泰國和柬埔寨四國的光伏產(chan) 品展開反規避調查。這項調查指控中國光伏組件製造商將其部分製造業(ye) 務轉移到東(dong) 南亞(ya) ,以規避反傾(qing) 銷和反補貼關(guan) 稅的行為(wei) 。三個(ge) 月之後,美國政府聲明,對從(cong) 柬埔寨、馬來西亞(ya) 、泰國和越南采購的太陽能組件給予24個(ge) 月的關(guan) 稅豁免。

這項豁免政策有利於(yu) 光伏廠商未來兩(liang) 年對美國市場的拓展,但在趙學文看來,貿易製裁大棒再度落下的風險並未消失。

“海外永遠有一個(ge) 風險,就是美國如果關(guan) 掉這個(ge) 門怎麽(me) 辦?到2024年的6月份,美國可能會(hui) 做某種選擇,對這些海外的產(chan) 能進行控製。”趙學文說。

中國光伏產(chan) 業(ye) 的國際化方式,此前更多是“中國製造,全球貿易化”,所有的產(chan) 品都在中國製造,然後做全球貿易。趙學文表示,盡管中國企業(ye) 在東(dong) 南亞(ya) 布局了光伏產(chan) 能,但美國和歐洲會(hui) 認為(wei) 這是中國資本的外延。

“真正的國際化或者本地製造是,比如在歐洲製造,歐洲市場消化。當年老外到中國,是在中國製造給中國市場用。現在中國企業(ye) 應該同樣做這件事情,我們(men) 應該在國外製造,然後服務於(yu) 國外市場。”

在中國、美國和歐洲等各方的全球化態度一致的時期,一地生產(chan) 供應全球是合理,且具有成本優(you) 勢的布局。但現在原有的全球產(chan) 業(ye) 鏈已經被打散,全球化慢慢變成了區域化的過程中,企業(ye) 也不能不做出調整。

現在已經有頭部光伏企業(ye) 開始做東(dong) 南亞(ya) 之外的製造基地布局。

近一年來,數家光伏大廠投資了美國基地。隆基綠能正在美國的俄亥俄州建設年產(chan) 能5GW的組件廠,晶澳科技在美國亞(ya) 利桑那州鳳凰城投資6000萬(wan) 美元建設年產(chan) 能2GW組件的工廠,晶科能源也宣布了5200萬(wan) 美元的美國工廠擴建計劃。

“公司在美國已有一座產(chan) 能約400mw的組件工廠並運營良好,該廠投產(chan) 時間較早。本次規劃的新增產(chan) 能,主要為(wei) 應對目前市場趨勢,進行產(chan) 能升級。”晶科能源方麵對第一財經表示:“短期內(nei) 美國本土產(chan) 能相對不足,仍以東(dong) 南亞(ya) 產(chan) 能供應為(wei) 主。”

TCL中環今年五月宣布將在在沙特阿拉伯地區以合資方式投建光伏晶體(ti) 晶片工廠。這很大部分是應對當地的需求。中東(dong) 產(chan) 油國在尋求轉型,沙特阿拉伯也對光伏發電做出了規劃。

對於(yu) 中國光伏製造的未來版圖,趙學文猜想可能是這樣一種格局:作為(wei) 光伏製造中技術含量較高、需要產(chan) 業(ye) 鏈緊密配套、研發配套的環節,國內(nei) 還是會(hui) 在相當時期內(nei) 有極強的競爭(zheng) 力。但是對於(yu) 組件環節,在海外靠近市場側(ce) 非常有可能出現大量的本土產(chan) 能。

聲明:本文所用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涉版權問題,請及時聯係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