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汇会员登录平台官网
News & Information
誰將生產最多芯片?中國29%,美國11%
全球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聚焦庫存調整,IDC預測,全世界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市場規模在2023年將年減13.1%至5,188億(yi) 美元,2024年回歸成長軌道,將年增20.7%,回升至6,259億(yi) 美元。
長期而言,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將由車用、資料中心、工業(ye) 及AI四大新科技應用驅動成長,IDC預測,到2032年全世界的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將達到1兆美元。
IDC亞(ya) 太區資深研究經理曾冠瑋20日舉(ju) 行的「2024全球半導體(ti) 供應鏈市場展望」線上研討會(hui) 中指出,受到地緣政治風險的影響,全球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供應鏈正在朝向中國大陸相關(guan) 及非中大陸相關(guan) 兩(liang) 大不同體(ti) 係發展。
中國大陸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正積極擴展成熟製程,他預估,中國大陸本地產(chan) 能在2027年時,將躍增至29%。
而美國以政策吸引台積電及三星到美國設廠,英特爾也在美國擴大產(chan) 能,先進製程推進至7奈米製程,預期美國半導體(ti) 產(chan) 能自2025年開始成長,至2027年產(chan) 能市占將達11%。
由於(yu) 22/28納米製程的需求穩定,所有晶圓代工廠皆選擇擴展產(chan) 能,而重量級大客戶也依賴3/4/5納米製程,來大量生產(chan) 5G手機、更小的芯片以及高階CPU /GPU,而AI、HPC及車用應用,對先進製程1.4/2納米製程,更具強勁需求。
IDC預測,在2022~2027年間,AI年均複合成長率是14%,車用年均複合成長率為(wei) 9%,工業(ye) 年均複合成長率是8%,資料中心年均複合成長率是6% 。
曾冠瑋預期,在未來不到十年的時間內(nei) ,科技新應用將驅動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的產(chan) 值,呈現倍數成長。
就產(chan) 業(ye) 細項的近二年變化來看,他預測,亞(ya) 太地區2023年IC設計產(chan) 業(ye) 市場規模將年減19.1%,2024年將年增10.6%。
就晶圓代工市場來說,2023年市場規模將年減11.4%,主要原因是IC需求能見度低,但2024年將晶圓產(chan) 業(ye) 將恢複成長,預期是年增9.3%。
就委外封裝及測試(OSAT)市場來說,2023年市場規模將年減13.3%,但2024年在先進封裝及小芯片技術帶動下,將年成長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