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汇会员登录平台官网
News & Information
韓經濟疲軟促央行再次降息
近日,韓國央行金融貨幣委員會決定將基準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2.5%,獲得全體委員一致通過。央行還將今年韓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預期從1.5%大幅下調至0.8%,這是自疫情暴發以來最大幅度的一次下調,集中反映了對當前韓國經濟形勢的悲觀評估。韓國央行行長李昌鏞在記者會上表示,當前經濟增長的下行趨勢遠比此前預期的更為嚴峻,未來3個月內進一步降息的可能性已經被納入政策考量中。
此次下調經濟增長預期的重要依據之一是建築業投資的崩塌性下滑。在0.7個百分點的GDP下調幅度中,僅建築業一項便占據0.4個百分點。韓國央行指出,過去幾年,韓國房地產過熱所導致的供應過剩正在反噬經濟,尤其是地方住宅市場庫存積壓嚴重,大量建設項目被迫擱置,建築行業進入係統性收縮期。同時,接連不斷的施工事故和金融機構對房地產融資的審慎態度,令該行業雪上加霜。韓國央行表示,若建築投資增長率能夠回升至0%,韓國整體GDP增長有望從0.8%提升至1.7%,由此可見該行業對韓國整體經濟的嚴重拖累。
除建築業外,出口疲軟也成為影響經濟增長的負麵因素。韓國經濟對外依賴度高,尤其體現在半導體、汽車等關鍵行業。但今年年初以來,美國重新考慮對部分品類商品加征關稅等因素導致韓國出口增長受阻。韓國央行在中性情景下預測,今年出口將拖累韓國GDP增長0.2個百分點;在更悲觀的假設中,若美國加征關稅至更高水平,韓國全年增長率可能進一步降至0.7%。
麵對內外部需求同步疲弱的問題,韓國的民間消費未能承擔起拉動經濟增長的重任。今年一季度,消費觸底之後雖略有恢複,但幅度有限,難以彌補建築投資萎縮和出口疲軟造成的缺口。雖然韓國央行預計隨著利率下調和財政支出逐步見效,消費將在年中過後緩慢複蘇,但其支撐力度仍顯不足。更值得關注的是,在當前的增長預期中,幾乎所有正向貢獻都來自內需,淨出口貢獻為零甚至為負。韓國經濟正陷入一種特殊境地:依賴外部市場的傳統模式失效,內部市場又難以提供強勁支撐。
綜合多方麵情況,貨幣政策成為為數不多的可用工具。此次降息至2.5%之後,韓國央行首次明確表示在年內進一步降息的可能性。李昌鏞指出,若經濟繼續低迷,追加降息將不可避免。同時,他也強調了政策節奏控製的重要性。自疫情暴發以來,韓國曾因超低利率造成房地產價格非理性飆升、家庭負債高企等問題,如今若再次放任流動性無序擴張,恐怕將重蹈覆轍。他在發言中提及,若貨幣刺激過度,新增資金未必流向生產與投資,反而可能再次推高房地產市場,引發係統性金融風險。
在結構性製約下,貨幣寬鬆政策的效力已大打折扣。李昌鏞特別指出,目前政策目標已不再是簡單地刺激經濟增長,而是在避免經濟進一步下滑的同時,防止金融市場發生波動。在這種背景下,貨幣政策的角色更像“穩壓器”而非“發動機”。而財政政策方麵,雖然今年年初追加預算已投入使用,但其效果尚未完全顯現。下半年若能順利通過第二輪追加預算,可能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增長壓力。但即便如此,韓國央行依然預計韓國今年全年經濟增長難以突破1%。
從更長遠來看,韓國經濟結構性問題日益凸顯。長期依賴建築投資和出口驅動的增長模式正在失效,國內消費的增長則因高房價、勞動力結構老化、家庭負債率高企而受到抑製。韓國央行預計,2026年經濟增長雖然會小幅回升至1.6%,但這依舊低於潛在增長水平。並且,這一回升預期還需建立在建築業逐步企穩、消費持續回升、外部環境穩定等前提上。若任何一環出現問題,增長反彈將難以實現。
更加嚴峻的是,韓國出口產業麵臨的不隻是需求減緩,更是全球產業鏈重組帶來的挑戰。韓國央行分析報告指出,若美國對汽車、鋼鋁等關鍵產品繼續維持當前關稅,將分別拖累整體貨物出口0.6個百分點和0.3個百分點的增長。而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汽車零部件產業若因出口受阻而收縮,可能對就業市場造成實質性衝擊,進而間接影響民間消費信心。
今年韓國經濟已顯著偏離年初所描繪的溫和複蘇路徑,結構性疲軟、外部壓力與政策工具的局限性正交織形成多重困境。韓國央行雖試圖以降息穩定局勢,但對其效果本身也保持高度警覺。韓國的經濟政策製定者正處於十字路口:既不能放任經濟持續滑落,也不能貿然采取可能加劇金融風險的刺激措施。
在未來數月,財政與貨幣政策的協同、房地產市場的調整進程、全球貿易政策的變化,將成為決定韓國經濟命運的三大關鍵變量。而推進結構性改革,轉變增長模式,是韓國政府引領韓國真正走出低增長困境、重回穩定發展軌道的必由之路。(楊 明)
聲明:本文所用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涉版權問題,請及時聯係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