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汇会员登录平台官网

News & Information

加拿大果然想跟,聲稱“不能給中國留後門…”

來源:觀察者網 時間:2024-05-28 分享:
綜合加拿大廣播公司(CBC)、《環球郵報》17日報道,當地時間周五,加拿大創新、科學和工業部長商鵬飛(François-Philippe Champagne)在一檔節目中宣稱,在美國宣布將對中國電動汽車和其他相關商品加征關稅後,渥太華正在“考慮所有措施”,不排除征收類似關稅的可能性。
他稱,加拿大不會成為中國進入北美電動汽車市場的通道,“我們正在與美國同步努力。加拿大從未也永遠不會成為中國進入北美市場的後門,我們的美國朋友也明白這一點。”
對於此舉可能會引來中國的“報複”,對電動汽車電池製造中所需的關鍵礦物實施出口管製,商鵬飛表示,加拿大必須加強本國的關鍵礦物生產。報道提到,本周四加拿大和美國剛宣布將首次共同投資兩家加拿大關鍵礦物生產商,以增加地區供應。
加拿大創新、科學和工業部長商鵬飛 視頻截圖
另據彭博社17日報道,同一天,加拿大出口促進、國際貿易和經濟發展部長伍鳳儀(Mary Ng)在電話訪問中也稱,加拿大正在考慮是否需要提高對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的關稅。
當被問及加拿大是否可能需要調整本國關稅與美國新規保持一致時,伍鳳儀再次表示,加拿大政府正在與美國官員就這一政策進行對話,“我們絕對會考慮這一點。”
她還強調,加拿大方麵的工作重點是在國內生產電動汽車。其透露,特魯多政府已與本田汽車和大眾汽車等汽車製造商簽署協議,計劃在人口及經濟總量第一大省安大略省生產電動汽車、電池或零部件。
據美媒報道,加拿大目前對中國製造的汽車征收少量關稅,約為6%左右,而且對於購買外國製造電動汽車的消費者還提供聯邦退稅優惠。
報道稱,自去年(5月)美國車企特斯拉在中國上海的超級工廠完成對北美的首批發貨後,加拿大進口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數量“激增”。去年從中國運抵溫哥華港的汽車數量增長了五倍多,達到4.44萬輛。
在加拿大銷售的特斯拉主要來自上海工廠和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弗裏蒙特工廠。
加拿大交通部的數據顯示,在截至3月31日的過去一年中,每10個申請聯邦退稅的加拿大電動汽車買家中,就有3人購買了特斯拉汽車,共有約5.1萬輛。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等一些省政府還為電動車車主提供了價值數千美元的額外退稅。
沒能分到這杯羹,這引起了加拿大一些汽車行業者的不滿。他們把矛頭直指中國電動車,呼籲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效仿白宮,采取更多措施保護國內汽車產業。
加拿大汽車零件製造商協會的主席弗拉維奧·沃爾佩(Flavio Volpe)就滿腹牢騷稱:“在加拿大,你可以買一輛在上海製造的特斯拉汽車,並獲得由加拿大納稅人提供的5000加元購車激勵金(約合人民幣2.654萬元),這筆錢裏還包括與特斯拉競爭的加拿大公司。”
“我們現在門戶大開,而美國已經注意到這一點。”在美國14日宣布對話關稅新規後,沃爾佩周二再次要求加拿大也必須實施類似稅收政策,“既然美國人已經築起了關稅牆,我們就不能讓側門開著。”
他進一步聲稱,中國廉價產品若充斥加拿大市場,將阻礙其本國的電動汽車生產。“加拿大沒有理由在實現汽車市場電氣化後,又把市場拱手讓給中國人。”
但彭博社指出,事實上加拿大對中國製造的汽車而言,仍是一個相對新興的市場,真正在這裏占據主導地位的亞洲汽車製造商主要來自日韓。
此外,和美國一樣,電動汽車在加拿大汽車市場上的所占份額仍然相對較小。去年,在加拿大共注冊了約18.5萬輛電池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比前年增長了近50%,但仍隻占新車注冊總量的11%。
加拿大《環球郵報》17日發表評論文稱,“拜登政府的對華關稅新規讓加拿大在電動汽車方麵陷入困境”。文章指出,美國此輪關稅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的是大選年期間的政治姿態,但比關稅直接影響更重要的是其背後的長期戰略政策考慮。
其表示,對第二次“中國衝擊”(China Shock)的恐懼,正在西方國家的政策製定者們中蔓延。但加拿大需要捫心自問,自己是否“能夠”、“必須”以及“應該”效仿美國的保護主義做法。所謂“中國衝擊”的話術,是在中國於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後出現的。美西方炒作渲染稱,中國的出口增長衝擊了美國和歐洲製造業。
文章認為,美國單方麵征稅可以說是違反了世貿組織的規定,而加拿大作為一個依賴國際貿易的中等強國,遵守規則更符合其國家利益,加拿大的任何貿易對策都應盡力與世貿組織保持一致。
文章警告稱,如果為了保護“北美堡壘”的完整性,被迫在維持自主貿易政策和保留美國市場準入之間做出選擇,加拿大將陷入困境。“我們有一條實現氣候、貿易和產業政策目標平衡的道路。但要找到並沿著這條路走下去,需要付出努力。”
當地時間14日,美方發布對華加征301關稅四年期複審結果,宣布在原有對華301關稅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對自華進口的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電池、關鍵礦產、半導體以及鋼鋁、港口起重機、個人防護裝備等產品的加征關稅。
此次新出台的對華關稅預計將在未來三年內分階段實施,涵蓋了價值約18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外媒報道分析稱,拜登此舉冒著加劇中美之間加大摩擦的風險,企圖在選舉年贏得更多支持。白宮方麵發布的聲明稱,拜登政府將繼續保留美國前任總統特朗普時期實施的關稅政策,並進一步加大對其他產品的關稅力度。
5月15日,中國駐美國使館發言人就美對華加征關稅回答記者提問時指出,世貿組織已明確作出結論,美國的301關稅違背世貿規則,是違反國際法的行為。美方的這一做法損人不利己,隻會顯著推升進口商品成本,讓美國企業和消費者承擔更多的損失,令美國消費者付出更大的代價。
同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也表示,中方注意到,有多位歐洲政要表示,加征關稅是破壞全球貿易的下策。我們敦促美方切實遵守世貿組織的規則,立即取消對華加征關稅措施。中方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衛自身權益。
國家統計局17日發布的數字顯示,我國4月份國民經濟運行延續回升向好態勢,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7%。法新社稱,這一數字高於3月份的4.5%,也高於彭博社經濟學家預測的5.5%。
國新辦當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在被問及“美國新征關稅將對中國商品出口有什麽影響”時,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回應表示,今年以來,中國經濟運行持續向好,供需銜接不斷改善,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聯動效應積極發揮,國民經濟整體運行顯現出比較強的韌性和潛力,有利於化解外部衝擊帶來的影響。
聲明:本文所用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涉版權問題,請及時聯係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