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汇会员登录平台官网

News & Information

訂單增長200%!又一個“中國製造”賣爆歐洲,工廠連夜加班趕工

來源: 外市場 時間:2023-09-11 分享:


在近年來火熱的儲(chu) 能賽道中,中國製造的便捷式小型儲(chu) 能設備在歐洲市場嶄露頭角。


特別是在因能源危機缺電、限電的歐洲市場,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中國作為(wei) 便攜儲(chu) 能生產(chan) 及出口第一大國,不少企業(ye) 成為(wei) 其中重要的產(chan) 品供應商。


2023年之際,中國製造的便捷式小型儲(chu) 能設備已經成為(wei) 了歐洲市場的一顆新星。根據海關(guan) 數據,上半年便攜式小型儲(chu) 能設備的訂單增長了驚人的50%,而來自歐洲的外貿訂單更是增長了200%。



工廠連夜加班趕工


受大量訂單的刺激,中國廠家不得不開足馬力生產(chan) ,在廣東(dong) 的一個(ge) 生產(chan) 車間,8條生產(chan) 熱火朝天地加班加點工作,隻為(wei) 滿足客戶訂單需要


該工廠的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專(zhuan) 供用戶在移動空間和露營,以及部分家庭使用場景中做備電使用的移動儲(chu) 能產(chan) 品需求持續增長,銷往德國、法國、英國等歐洲市場的訂單占到了全球訂單的四分之一。 


廣東(dong) 省深圳市某儲(chu) 能設備生產(chan) 企業(ye) 負責人王耀東(dong) 稱:“在歐洲市場全渠道來看,我們(men) 上半年訂單有超過同比50%的增長,在官網渠道有超過同比200%的增長。


據他介紹,在他們(men) 公司銷往歐洲的訂單中,1-2度的便攜式移動儲(chu) 能最受歡迎。此外,今年以來,歐洲市場對陽台戶用儲(chu) 能產(chan) 品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長。


對此,中國化學與(yu) 物理電源行業(ye) 協會(hui) 儲(chu) 能應用分會(hui) 秘書(shu) 長劉勇稱:“歐洲的戶用儲(chu) 能一直處在一個(ge) 比較快速發展的階段,目前我們(men) 在歐洲市場占比比較高,國產(chan) 戶用儲(chu) 能產(chan) 業(ye) 鏈比較完備,上下遊聯動是比較好的,對市場需求反應速度快,定向開發產(chan) 品周期短,價(jia) 格上也有一定優(you) 勢。


根據預測,歐洲戶用儲(chu) 能滲透率有望從(cong) 2022年18%提升至2025年56%,全球戶用儲(chu) 能滲透率在3年內(nei) 也有望達28%。到2026年,全球便攜式儲(chu) 能的市場規模將超過880億(yi) 元。



歐洲正麵臨(lin) 能源危機


這些數字背後隱藏著一個(ge) 重要的背景:歐洲正在經曆著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機。


歐洲一直以來都被視為(wei) 一個(ge) 能源充足的地區,然而自2022年2月15日俄烏(wu) 衝(chong) 突開始,西歐諸國就集體(ti) 施加了對俄羅斯的各種製裁,並且不斷加碼,但是俄羅斯是歐洲的能源站,歐洲製裁俄羅斯,相當於(yu) 是切斷了自己的能源命脈。


能源危機帶來的惡果,早在2022年的夏天就已經遍布歐洲。對於(yu) 2022年夏天的炎熱仍記憶猶新,而這一年的夏天歐洲一樣忍受著酷熱,隨之而來的幹旱更嚴(yan) 重影響了水電、核電和煤電的生產(chan) 。


並且自斷後路禁用俄羅斯天然氣,將歐洲的電力價(jia) 格和天然氣價(jia) 格推向曆史新高,達到了疫情前水平的10倍之多。而2022年的冬天,無疑又給歐洲一個(ge) 更加冷酷的寒冬。


目前,俄烏(wu) 衝(chong) 突依舊沒有結束的跡象,受此拖累歐洲的能源危機始終懸而未決(jue) ,所以儲(chu) 能設備能夠在歐洲爆火也並不意外。



1000億(yi) 歐元灰飛煙滅


早在今年2月,德國經濟研究所所長就預計,德國因為(wei) 俄烏(wu) 衝(chong) 突引發的能源危機導致實際經濟損失已經達到了1000億(yi) 歐元相當於(yu) 德國去年GDP的2.5%。


在歐洲,德國作為(wei) 工業(ye) 化程度最高、工業(ye) 能力最強的國家之一,本身能源密集型產(chan) 業(ye) 就遠高於(yu) 其他國家,所以長期依賴於(yu) 別的國家,尤其是俄羅斯進口的能源。


這也是德國遲遲沒有加入對俄羅斯的能源製裁國家行列的原因,畢竟別的國家可能隻是短痛,而德國卻要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nei) 麵臨(lin) 這個(ge) 狀況。


自能源危機以來,德國大量汽車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的企業(ye) 接連破產(chan) 。包括成立時間長達150年的知名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博格斯、有著95年曆史的汽車內(nei) 飾供應商施耐德博士集團、曾經的德國第三大汽車製造商寶沃等。


而根據數據顯示,2023年1月至6月,德國共有8400家企業(ye) 申請破產(chan) ,較去年同期大增16.2%,也是20年來最高。而德國統計局的數據顯示,6月季調後工業(ye) 產(chan) 出環比下降1.5%,降幅超出市場預期,且這已經是連續兩(liang) 個(ge) 季度下降。


德國經濟學家所言的德國1000億(yi) 歐元的損失,在此時可能已經擴大了一倍甚至更多。

聲明:本文所用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涉版權問題,請及時聯係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