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汇会员登录平台官网

News & Information

2024年全球經濟增速將保持3.2% IMF釋放軟著陸信號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時間:2024-04-19 分享:

隨著全球通脹從(cong) 2022年中期的峰值回落,有關(guan) 滯脹和全球經濟衰退的警告並未成為(wei) 現實,全球經濟仍然保持著顯著的韌性。當地時間4月16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下稱“報告”)。報告預測,2024年和2025年的全球經濟增速將保持在3.2%,與(yu) 2023年持平,總體(ti) 通脹中位水平將從(cong) 2024年底的2.8%下降至2025年底的2.4%。

“雖然存在許多悲觀的預測,但世界避免了一場經濟衰退。”IMF首席經濟學家古林查斯(Pierre-Olivier Gourinchas)在新聞發布會(hui) 上指出,2022年底,全球增速在2.3%的水平上觸底回升。如今,大多數指標都表明,全球經濟將實現軟著陸。

他進一步指出,銀行體(ti) 係在很大程度上表現出韌性,主要新興(xing) 市場經濟體(ti) 的資本流動也未驟停。此外,盡管通脹率大幅飆升並引發生活成本危機,但其並未導致工資和價(jia) 格不受控製地呈螺旋式上升。全球通脹回落的速度與(yu) 此前的上漲速度不相上下。

但同時,IMF警告,全球總體(ti) 狀況可能會(hui) 掩蓋各國之間的巨大差異。該組織將2024年、2025年美國經濟增速預期分別上調0.6和0.2個(ge) 百分點至2.7%和1.9%。古林查斯稱,美國近期的出色表現無疑令人印象深刻,也是全球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與(yu) 美國相比,IMF認為(wei) ,歐元區的前景依然暗淡,預計今明兩(liang) 年將分別增長0.8%和1.5%,與(yu) 三個(ge) 月前的預測相比,分別低了0.1和0.2個(ge) 百分點,但與(yu) 2023年0.4%的增速相比有所提升。值得一提的是,歐洲兩(liang) 大經濟火車頭紛紛“熄火”——德國和法國今明兩(liang) 年的經濟增速預期均被下修0.3個(ge) 百分點,前者為(wei) 0.2%和1.3%,後者為(wei) 0.7%和1.4%。“與(yu) 美國情況不同的是,幾乎沒有證據表明歐元區存在經濟過熱問題。”古林查斯說道。

對於(yu) 中國,IMF維持了三個(ge) 月前的預測,預計中國今明兩(liang) 年經濟增速分別為(wei) 4.6%和4.1%。古林查斯認為(wei) ,當前,中國經濟的主要挑戰是房地產(chan) 部門持續低迷。他呼籲采取強有力的措施和改革,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問題,避免國內(nei) 需求在一段時間內(nei) 保持低迷狀態。

在新興(xing) 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ti) 中,印度和俄羅斯有望表現不俗。根據IMF的預測,印度今明兩(liang) 年的經濟增速預期為(wei) 6.8%和6.5%,比三個(ge) 月前的預測分別高了0.3個(ge) 百分點和持平;而盡管麵對美歐不斷升級的經濟製裁,俄羅斯今明兩(liang) 年經濟增速分別為(wei) 3.2%和1.8%,分別比三個(ge) 月前的預測高了0.6和0.7個(ge) 百分點。

“許多其他新興(xing) 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ti) 目前表現強勁,有時甚至還會(hui) 從(cong) 全球供應鏈調整中獲利。”古林查斯認為(wei) ,未來幾年,這些國家和地區將在支持全球增長方麵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機構上調中國增長預期

近期,不少金融機構都上調了對今年中國經濟前景的預期。高盛、花旗近日分別發布報告表示,2024年中國經濟開局良好,預計中國政府設定的“5%左右”的GDP增速目標可以實現,並上調對2024年全年中國GDP增速預測。其中,高盛從(cong) 4.8%上調至5.0%,花旗從(cong) 4.6%上調至5.0%。此後,摩根士丹利亦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從(cong) 原來的4.2%上調至4.8%。

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一季度開局良好,“比去年底想象的要好”。在0.6個(ge) 百分點的上修中,有0.4個(ge) 百分點來自於(yu) 強於(yu) 預期的出口,主要體(ti) 現了來自美國增長的韌性,以及出口商讓利之下出口量的高增;剩下0.2個(ge) 百分點來自於(yu) 製造業(ye) 的產(chan) 能投資,得益於(yu) 中國政府加大供應鏈升級力度,特別突出提升能耗和數字化。

他認為(wei) ,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中國經濟都有望實現政府設定的5%左右的經濟增速目標,但這主要反映了生產(chan) 端的強勢,特別是出口方麵的“以價(jia) 保量”。在他看來,目前,中國經濟複蘇的基礎尚不牢固,主要體(ti) 現在內(nei) 需不足,預計今年中國GDP平減指數為(wei) -0.1%,明年小幅回升至0.4%,也沒有高出“水麵”太多,低物價(jia) 循環風險還沒有完全消減。

至於(yu) 需求外強內(nei) 弱的原因,他認為(wei) ,痛點主要是仍在困境之中的房地產(chan) 行業(ye) 。不過,他認為(wei) ,春天可能已經不遠了,當前房地產(chan) 市場已經出現了一些企穩的跡象。“與(yu) 過去全球經曆過房地產(chan) 市場大幅調整的經濟體(ti) 們(men) 相比,中國各項房地產(chan) 指標的調整幅度已經不小……今明兩(liang) 年有望成為(wei) 本輪房地產(chan) 調整的末期。”

邢自強認為(wei) ,中國有通過創新和產(chan) 業(ye) 升級好不容易獲得先發優(you) 勢的行業(ye) ,但從(cong) 產(chan) 能利用率、企業(ye) 利潤率的角度看,這些行業(ye) 確實麵臨(lin) 較大的挑戰。因此,中國亟需推動更加平衡的發展模式,打破當前生產(chan) 強、供給強、需求偏弱的困局。

     美國利率水平或維持高位

美國經濟增速持續高於(yu) 潛在水平正成為(wei) 全球經濟持續擴張的關(guan) 鍵支撐。“美國的經濟形勢已超越了疫情前的趨勢水平。”古林查斯也指出,這有可能推高全球融資成本,因此給降通脹進程帶來了短期風險,並給全球經濟帶來了長期財政和金融穩定風險。

邢自強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預測道,美國當前的“高增長、高通脹、高利率的三高局麵”會(hui) 持續相當長的時間,也就是說,美國的利率水平不會(hui) 大幅下調,而是維持在偏高的水平,因為(wei) 美國這一輪經濟增長的韌性和通脹的黏性都較高。因此,他的判斷是,今年美聯儲(chu) 降息的次數不會(hui) 太多,可能也就兩(liang) 三次左右,而且可能從(cong) 下半年開始。

美國勞工部4月10日公布數據顯示,3月份美國消費者價(jia) 格指數(CPI)同比上漲3.5%,漲幅較2月份擴大0.3個(ge) 百分點,超過市場預期。同時,核心CPI環比上漲0.4%,同比上漲3.8%,核心CPI的這兩(liang) 項指標漲幅已連續3個(ge) 月超預期。

他認為(wei) ,美國經濟當前的情況與(yu) 20世紀90年代有類似之處,特別是在科技和人口兩(liang) 個(ge) 方麵。在科技方麵,互聯網科技革命曾經帶動了美國企業(ye) 的設備投資,隨後大幅提升了生產(chan) 率。不僅(jin) 如此,美國還經曆了從(cong) 單職工家庭向雙職工家庭的轉型,使得勞動參與(yu) 率大幅提升。如今,AI變革正處於(yu) 大力刺激投資的階段,預計未來兩(liang) 年美國企業(ye) 會(hui) 為(wei) 相關(guan) 設備投資3萬(wan) 億(yi) 美元,進一步推動生產(chan) 率的進步。

在人口方麵,邢自強指出,摩根士丹利通過梳理美國國會(hui) 預算辦公室的數據發現,近年來,美國勞動參與(yu) 率意外提高,新移民人數從(cong) 疫情前的每年100萬(wan) 人激增到疫情後的每年250萬(wan) —300萬(wan) 人。雖然這在短期可能會(hui) 引發一些社會(hui) 問題,但對經濟增長潛力有極大的帶動作用,不僅(jin) 讓勞動力不足得到緩解,而且中低收入群體(ti) 的邊際消費傾(qing) 向較高,可以有力地提升需求。

美國經濟表現強勁對中國意味著什麽(me) ?對此,邢自強認為(wei) ,短期來看,這肯定是對中國有利,有利於(yu) 中國的出口。但與(yu) 此同時,也存在一定隱憂,特別是麵對中國有力的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後續美國的政策值得高度關(guan) 注。

邢自強強調,在新一輪的科技競爭(zheng) 中,中國如何趕超也是一個(ge) 需要認真對待的課題。在他看來,這不僅(jin) 需要在供給端對產(chan) 業(ye) 發展的重視,還需要打造有利於(yu) 創新的生態係統。

聲明:本文所用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涉版權問題,請及時聯係我們刪除。